圖片來源:http://tiyanzhimei.com/wp-content/ uploads/2015/04/t0113373119ee753ee2.jpg |
刊於2016年10月10日 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兩千多年前,孔子周遊列國聚徒授業,每到一處就在杏林講學,休息時就坐在杏壇之上。當年孔聖杏壇講學,方式是倚賴老師口耳相傳,傳道、授業、解惑;千多年前,活字印刷術的興起及迅速發展,文字典籍等經典得以大量複製,使得學習的方式從只靠倚賴老師,發展到從典籍中學習先輩的教晦和前人的經驗。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尤其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的班級授課制和學科課程制以來,西方現代學校模式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得以基本確定,並隨着殖民主義的擴張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以學校為中心的班級授課制和學科課程制,成為了當前各國各地教育的基本模式,當中的特點,是學校根據一套既定的標準、流程、質檢,完成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加工程序,現代學校的發展同時亦使教育得以廣泛普及。
大約在二十年前,互聯網的興起促使了資訊時代的來臨,應用資訊科技的教學迅速成為學校教與學的重要手段。如今,只要連通互聯網,海量知識就會撲面而來,無論是哈佛、劍橋大學的課程,還是最新的科研成果,抑或最近各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動態;無論是視頻教學,還是網上討論;無論是身處大城市,還是在偏遠的農村,都能依靠互聯網的力量進行學習。
幾千多年以來教育的發展,使受教育的對象從“精英”走向“大衆”,方式亦從“標準化”走向“客制化”,當前的“互聯網+教育”年代,因材施教的理念得以充分發揮,學習方式由“套餐”逐漸發展成“自助餐”。
英國學者Anna Craft在她的專著《創造力和教育的未來》中特別指出,資訊時代的兒童與青少年具備四個關鍵特徵:多樣性、娛樂性、可能性和參與性。也就是說,資訊科技為兒童生活帶來豐富的多樣性,促進兒童不斷自主建構,資訊科技讓兒童和青少年的娛樂活動和學習活動能夠穿梭於現實與虛擬空間之中,而不再局限於學校和家中,使得學習和交往的地點和環境更加具有多樣性。他們的網絡空間是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網絡空間成為了一個融入豐富情感和人際關係的娛樂世界,是現實生活的一個延伸。數位科技提供豐富的場景,讓兒童和青少年能夠通過媒體發展出豐富的想法並傳達出來,讓個體或群體能投入到“假如”思維當中。各種資訊科技設備,為兒童高度的參與性創造了大量機會。資訊科技所營造的環境為兒童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包括自由的廣泛選擇、與他人合作、學中做與做中學、實現想法等。
把握好資訊年代學生的四個關鍵特徵,正確認識並善用資訊科技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是當前“互聯網+教育”年代作為教師必須要思考的議題。去年三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期待“互聯網+教育”在總理前來澳門的同時,能夠進一步在學校不斷得以深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