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曾經是茶葉貿易的重要港口,與“茶”有極大的淵源。風物流變,大浪淘沙,歲月無聲,人間留情,歷史洗滌過後小城留下大量茶樓、茶莊、茶社、茶館、茶攤、茶亭、茶商、茶人、茶藝、茶俗等諸種茶事,為澳門青少年的歷史文化教育提供了大好題材。
民政總署茶文化館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於2006年8月正式啟動“第一屆博物館學生研究員”計劃,由我和民政總署的研究人員共同主持,向學界公開招募成員,凡對本土歷史文化有興趣的本澳在讀大學生和高中學生均可報名參加。應徵是次招募計劃的學生有三百多人,層面廣泛,來自三十多所不同的大學和中學。我們從應徵者中選出40人,參加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完成課程的學員通過實習考試,授予“博物館學生研究員”的稱號,並獲頒發證書、工作證和制服。
課程結束後,40位博物館學生研究員按我們的安排,分成十多個小組,走出校園,充分利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特別是茶文化館等社區資源,通過協作研究,攜手開展“澳門鄉土茶事”的專題研習。
這是一項口述訪談與文獻分析相參照,歷史研究與現況調查相結合的專題研究,當中的“茶”只是一條“研究線索”,旨在給數十名博物館學生研究員提供更廣更多的研究主題,而絕非狹義的茶葉之“茶”或茶湯之“茶。所以,我們以茶樓、茶莊、茶餐廳,甚至是涼茶舖、酒樓、茶話室以及與“茶”有關的事件、組織和物件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當中的歷史發展,並以“茶”為線,將各個主題統整在統一的“鄉土茶事”之下。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分組定期會面,跟進輔導,他們不但要埋首於檔案文獻,更要走進社區,走近人群,進行調查、採訪和拍攝。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和反覆修改,數十位學生共提交了近20萬字,1000多張圖片的研究成果,其水平令人驚喜。我們將部份成果輯錄成《澳門鄉土茶事》一書。每次校閱書稿,我內心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並越來越相信一句老套的教育名言:不是學生沒有才能,而是我們沒有給予他們發揮才華的機會。
從確立計劃、招募學生研究員到逐步展開實施、初見成果,我們先後採訪了百多位社會人士,得到熱情的回應和支持。這些回應是關心家園,珍愛鄉土的表現,使參與計劃的學生深刻感受到澳門是個鄉土情深的地方,這本身又是一種好的教育。《澳門鄉土茶事》付梓了,這是師生合作研究的成果,也是一次澳門鄉土教育不一樣的實踐,我們期望能對澳門鄉土教育起到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