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04月20日 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鄰埠香港將於下學年實行新高中學制,一海之隔的澳門亦受其影響。其中,教科書的改版需要購買新書,以及價格的調升加重家長負擔等,近日都成為家長們熱論的話題。
目前,澳門中、小學校採用的教科書,出版地大多為香港及內地,少數學校由於學生的升學意向等原因,高中部份學科採用臺灣地區的教科書。近年,不少小學開始採用本地出版或鄰地出版但經過本地化的教科書。除此以外,以英語或葡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則選擇一些外地出版的教科書。因此,教科書來源地學制的改變、課程改革,或者出版商更新教科書內容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澳門的學生。
一般而言,教科書的作用有二。作用之一,即為教師開展教學的輔助材料。以地理科為例,教師在講述某些教學主題時,涉及如位置、地形的分析,圖表、數據的比較時,教科書就能發揮其重要功能。很多時候,單靠教師的講述,一些地理問題是難以解釋清楚的。不少的研究表明,適當地運用地圖和圖片,是建構學生地理知識的關鍵。教科書的作用之二,則是其本身的教學功能。教科書與其他書本的區別,在於它既是知識的載體(內容),同時亦承載了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二十世紀早期的地理教科書,現在看來只能算是知識手冊,其內容翔實、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可是缺少與現實問題及學生生活的聯繫,也沒有與學生交互的活動設計。也就是說,教科書應兼具內容和教學二項功能,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教科書。
鄰近包括內地、臺灣和香港等地區,已先後建立並多次改革教科書的審查制度,如內地和臺灣由過去的統編制到目前的審定制,而香港則採用選定制,由教育局課本委員會審查列入「適用書目表」,以供學校參考選用。因此,目前澳門學校採用的大多數外地出版教科書,皆已有一套相當嚴謹的審查制度去評價教科書的內容和教學兩部份是否恰當。也就是說,目前澳門學校採用的教科書,其教學功能應該毋用置疑,問題只在於其內容是否適用和適合澳門的學生。
一套教科書由編輯到出版所需的成本甚高,因此幾乎沒有出版社願意為澳門這個狹小的市場編制教科書。同時,教科書的編制除了需要考慮該地區的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外,所選擇的內容和資訊是否合適,以至本地學校和學生文化背景的研究等,均是教科書編輯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由此可以想像,教科書本地化的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得以解決。
下次,將嘗試就選擇教科書,以及如何靈活使用教科書作一闡釋。
圖片來源:http://edu.aweb.com.cn/awebupf/Image/edu/08-4/jks.jpg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憶下環坊眾學校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9年04月06日 澳門日報C11文化教思版
偶遇一個十多年不見的小學同學,閒談間令我想起了我們已結束了的母校——下環坊眾學校。
母校是澳門一所百年老校,據劉羨冰校長記述,母校的前身陶瑞雲學塾創辦於1906年,由下環福德祠批出廟旁土地,即現時的校址建校,初由塾師陶瑞雲執教。辛亥革命後,改名為瑞雲小學,1941年向澳葡政府立案,1945年在中國教育部及僑務委員會立案,後於1989年由下環坊眾互助會成立校董會接辦,陳騰英女士出任校長18年,至2007年結束。百載蹣跚走來,母校由一所中國的傳統學塾逐漸演變成現代化的正規小學,她的成長與變遷,正是百年澳門華人教育最佳的寫照。
百年人事,時光跨越世紀,世界風起雲湧,澳門滄海桑田,人間塵事變幻紛紛。一個世紀以來,母校從未變改,靜靜地佇立在福德祠廟側校址,不沾世塵,默默春風化雨,年復一年地作育英才。今天的澳門,具百年歷史,由華人創辦的民間私立學校,還有多少所呢?身為下環坊眾的校友,我們為母校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而感到驕傲。事實上,我們感受得到,母校身上散發着傳統中國私塾的人文氣息,先天不足的細小校園,實際上卻拉近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係;學生人數少,實際上卻使母校一直實行小班教學,老師可以充分照顧個別同學的需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學時的同學,每次相聚閒談,總會憶起昔日的校園往事——親切的老師、小操場(實為大廈天井)的乒乓球檯、閣樓狹窄的小梯級、雨季大水倒流的情景……這些構成了我們小時候共同的集體記憶。
在下環坊眾學校讀書的日子,是我人生其中一段最值得懷念的歲月。小時候,我與妹妹一起在下環坊眾學校唸書,我們家就在母校的對面,當時家庭環境不好,放學後我會帶着妹妹走約兩三分鐘到下環街市買菜,然後回家煮飯,等爸爸媽媽放工回來一起吃午飯。有時媽媽放假,就會到學校接我們兩兄妹放學,那是很令人高興的事。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很快樂,因為老師都對我們很好,他們克盡己責,學校環境細小,我印象中,老師時時都在同學身邊,大家是那麼的親近,那麼的熟悉。
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看,下環坊眾學校充分體現了澳門教育多元化的特徵,因為她提供了多元的選擇,為每一個不同家庭環境的學生營造出幸福快樂的校園。對我而言,下環坊眾學校的結束,不是一所普通學校的結束,也不是一所百年老校的結束,而是澳門教育一個時代的結束。“沉舟側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歷史和背景,我們期望,社會對澳門個別辦學條件差的學校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本文刊於2009年04月06日 澳門日報C11文化教思版
偶遇一個十多年不見的小學同學,閒談間令我想起了我們已結束了的母校——下環坊眾學校。
母校是澳門一所百年老校,據劉羨冰校長記述,母校的前身陶瑞雲學塾創辦於1906年,由下環福德祠批出廟旁土地,即現時的校址建校,初由塾師陶瑞雲執教。辛亥革命後,改名為瑞雲小學,1941年向澳葡政府立案,1945年在中國教育部及僑務委員會立案,後於1989年由下環坊眾互助會成立校董會接辦,陳騰英女士出任校長18年,至2007年結束。百載蹣跚走來,母校由一所中國的傳統學塾逐漸演變成現代化的正規小學,她的成長與變遷,正是百年澳門華人教育最佳的寫照。
百年人事,時光跨越世紀,世界風起雲湧,澳門滄海桑田,人間塵事變幻紛紛。一個世紀以來,母校從未變改,靜靜地佇立在福德祠廟側校址,不沾世塵,默默春風化雨,年復一年地作育英才。今天的澳門,具百年歷史,由華人創辦的民間私立學校,還有多少所呢?身為下環坊眾的校友,我們為母校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而感到驕傲。事實上,我們感受得到,母校身上散發着傳統中國私塾的人文氣息,先天不足的細小校園,實際上卻拉近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係;學生人數少,實際上卻使母校一直實行小班教學,老師可以充分照顧個別同學的需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學時的同學,每次相聚閒談,總會憶起昔日的校園往事——親切的老師、小操場(實為大廈天井)的乒乓球檯、閣樓狹窄的小梯級、雨季大水倒流的情景……這些構成了我們小時候共同的集體記憶。
在下環坊眾學校讀書的日子,是我人生其中一段最值得懷念的歲月。小時候,我與妹妹一起在下環坊眾學校唸書,我們家就在母校的對面,當時家庭環境不好,放學後我會帶着妹妹走約兩三分鐘到下環街市買菜,然後回家煮飯,等爸爸媽媽放工回來一起吃午飯。有時媽媽放假,就會到學校接我們兩兄妹放學,那是很令人高興的事。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很快樂,因為老師都對我們很好,他們克盡己責,學校環境細小,我印象中,老師時時都在同學身邊,大家是那麼的親近,那麼的熟悉。
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看,下環坊眾學校充分體現了澳門教育多元化的特徵,因為她提供了多元的選擇,為每一個不同家庭環境的學生營造出幸福快樂的校園。對我而言,下環坊眾學校的結束,不是一所普通學校的結束,也不是一所百年老校的結束,而是澳門教育一個時代的結束。“沉舟側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歷史和背景,我們期望,社會對澳門個別辦學條件差的學校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圖片來源:http://gb.iacm.gov.mo/gate/gb/handovermuseum.iacm.gov.mo/2005073001/photos/large/2005073001008.jpg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