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孩子的困惑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10年04月19日澳門日報E06文化教思版
 一位喜歡搖滾音樂的初三同學向我抱怨,家人不讓他明年轉讀音樂學校,原因是讀音樂沒有前途。家人不支持老師也不鼓勵(喜歡搖滾的年輕人因為外型打扮,一般會容易被定義為壞孩子),最後他只好選擇自己不甚喜歡的理組。
 已經不是第一次有孩子向我訴說升學選科中興趣與現實的矛盾了。
 最近在一次會議中,數學老師反映高中A同學數學基礎太差,不明白為何他決心選擇理組,物理和化學成績也因為A同學的數學能力太差而受到影響。心裡暗想,A同學決心選擇理組,有可能是同儕效應,也有可能是他已定下未來目標,不管是任何原因,總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吧。何況,數學基礎差,就要被迫選擇文組嗎?這可對文組學生和文科老師絕不公平啊!難道學習歷史地理,就不需要基礎?要眞正學好地理和歷史兩科,需要掌握極高的分析能力同時博覽群書,這決不是數學不好就讀文組簡單的非此即彼關係,可是現實確有不少家長,甚至不少老師存有這種觀念,難怪澳門大多數學校都出現重理輕文的現象了。
 敎育的眞諦是什麼?台灣已故敎育家賈馥茗敎授曾言,敎育的眞諦就是敎人成人。進一步展開解釋就是成就學生,讓有不同才能的孩子都能得到適性的發展。
 最近比較關心職技敎育的發展,查閱一些資料後發現,台灣地區職技敎育漸有後來居上之勢,選讀高職的比例逐漸增加。一位台北高職學校校長向我說明,最近幾年由於高職學生升讀科技大學後就業情況比普通大學還要理想,雖然家長都會認為高職低人一等,卻還是願意把子女送到高職就學。
 因為讀不上普通高中,高職成為台灣家長的次級選擇,比例逐漸增加只因就業情況理想使然。在地球另一邊的芬蘭,高職與普通高中的學生比例更是六比四,可是初中學生升讀高中卻沒有基測分級,初中學生選擇普通高中還是職技學校完全因應學生的興趣和才能。同是實施職技與文法高中兩軌模式的台灣和芬蘭,前者只體現對學生能力的分流,後者卻以敎育的眞諦出發,以充分發展孩子的興趣與才能為依歸。
 當然,芬蘭等北歐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況不同,難與亞洲地區直接比較,亦無必要照搬硬套,但芬蘭那種事事講求平等均衡的社會價値,那種沒有資優人人第一的敎育理念,相較我們這個重視階級階層的社會環境,這個不讓孩子輸在起步線上,爭入名校爭相補習就是怕孩子日後缺乏競爭力的社會,是否也應該停下想想我們所追求的敎育應該是什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