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災害,教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11年04月04日澳門日報E06 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a/
SH-60B_helicopter_flies_over_Sendai.jpg


  我們都踏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時代,地理的距離因為信息技術把整個世界拉得越來越近。日本發生強烈地震和海嘯後的十分鐘,我的手機已經響起。打開Facebook,整個Wall發佈轉載的都是有關災害的最新信息和發展狀況。遠在東京的朋友已立即用MSN報平安。

  災害過後,創傷仍未來得及撫平,福島的核災再度肆虐日本。核電厰數個機組先後發生狀況,在勇敢無私的救援人員連夜搶修下,核輻射泄漏危機方得到控制。
  災害發生期間,同學甲向我查問情況:澳門會不會受輻射影響?
  我答:日本東北位處西風帶,輻射塵會隨風帶向東吹散稀釋;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在日本東北交匯,輻射物會隨北太平洋暖流向東流走,過程亦會大量稀釋。相距三千公里外的澳門受影響極微。
  同學甲追問:大亞灣核電站距澳門只有一百一十公里,如果發生同類事故,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吧?
  我答:首先,大亞灣核電站事故安全措施比建於七十年代的福島核電厰來得更先進嚴謹;二來,地震與海嘯在華南地區發生機率甚低,華南地區屬一億三千萬至七千萬年前燕山構造運動的產物,比較三千萬年以來的喜山構造運動活躍地區,地層相對穩定;同時,中國近岸大陸架面積極大,東海南海大陸架面積幅員數百公里,引起海嘯的機會亦較少。
  據了解,大多數學校的課堂都利用這個機會,從不同的學科角度與同學分享分析、解釋說明相關的主題跟議題。地理課堂順理成章的把握機會,與同學說明地震、海嘯的成因和影響;科學課堂透過解釋核能、核電、核輻射,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和能力;化學課堂詳解核元素的性質、特點;品德與公民課堂則與同學分析本地的謠言與恐慌,討論日本居民如何在災害中顯露出極佳的公民素質。不同學科的老師透過不同的方式與學生一起分享交流。
  大部分學生對於未知的東西普遍都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尤其是一些正在身邊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們一直強調,敎育要把握最佳的敎育時機。發生這起重大的災害事件,社會各界都在關注與討論,報章、電視、網絡等媒體都在持續關注,學校則透過組織相應的敎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從汶川、玉樹到日本地震,災害敎育在澳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習階段裡展開,其中,濠江中學地理組長韋展豪老師組織了大量有相關主題的課程敎學資源,不僅在自己的學校和課堂開展落實,更將資源分享予其他同仁,補充了地理課程資源中長期缺失的板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