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4月2日 澳門日報F05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igallery.icm.gov.mo/images/ News/2012/3/27_2/201232717324L.jpg |
印象中,首讀任公先生《敬業與樂業》的那年,我正在讀高一。任公這篇議論文,應是中學階段中國語文敎科書中的一篇經典範文,選自其重要著作《飮冰室合集》。當年任敎語文的郭裕中老師,向我們分析文體結構及文章大意,指出任公先生在這篇文章中如何引用經典,進而透過生動、生活的事例,以及極具感染力的言辭,議論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任公先生末段中的兩句:“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對我的影響至深。
我一直認為,任何的敎育模式,如果脫離了“感染力”三個字,皆無法發揮敎育的最佳作用。任公文章的感染力固然重要,但我可以肯定的說,要不是當年郭老師的孜孜不倦與循循善誘,及其對敎育工作的那份敬業與樂業精神,再佳的文章,也影響不了我。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由中學到硏究院,一直給我遇上一個又一個對敎育工作充滿敬業、樂業精神的良師。黃就順老師即為其中之一。
我並不是培正學生,因此,黃老師從沒敎過我。認識黃就順老師的那年,我正就讀高二。由於當年母校準備舉辦一次地理作業展覽,因此,恩師黃勵知老師帶着我們一衆學生,專門跑到培正中學的校園,參觀了黃就順老師每年堅持舉辦的地理展覽,以及由黃老師一手建立的地理專門室。那一年,黃老師親自向我們這群外校學生親切地詳盡地介紹每一件展品,更為我們展示了一次模擬的火山爆發。那一次的參觀,令我震撼的並不是那次模擬的火山爆發,而是黃老師充分體現的那一份對地理敎育工作的敬業與樂業精神。
後來,我在大學本科選讀地理敎育專業,大四那年準備畢業論文期間,由於有關澳門地理敎育的文獻幾乎沒有,因此專門跑到黃老師家中向他請敎。老師毫無保留地將他大量有用的文獻資料,借給我這位只一面之緣的大學生,並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向我詳細闡述了澳門地理敎育的發展歷程。黃老師的那份敬業與樂業精神,再一次地撼動了我。
自此之後,只要有地理方面的問題,或是任何有關地理敎育發展的想法,老師都會不厭其煩地指導我。
圖片來源:http://www3.icm.gov.mo/gate/ gb/igallery.icm.gov.mo/images/News/ 2012/3/27_2/2012327173215L.jpg |
上星期日,幸得黃老師邀請,出席他的檔案捐贈儀式。席間,黃老師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從敎六十年間的點點滴滴;他對敎育事業的那份敬業與樂業精神,感染着一個甲子以來幾代數不盡的人。
有幸,我能成為當中之一。
經過二十多年的討論,《私框》終能頒佈,我們期望藉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敎師隊伍。何謂高素質?敬業與樂業應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