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學校敎甚麼?

文/黃逸恆


學校敎甚麼?這個問題,似乎並不是問題。隨便走到路上,隨機找個陌生人一問,都會回答得頭頭是道:“中、英、數科,應是學校最重要的科目。”A說;“敎學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態度。”B說;“學會解決問題,懂得分析事物。”C說;“能夠應用電腦,知道會計方法。”D說。
確實,上至學識淵博的敎授博士,下至目不職丁的市井流氓,都會對學校敎甚麼有一套看法。學校怎麼敎,大部分受過敎育的人都會有一套自我認知,我甚至聽過有些學校領導認為,只要對某一領域有深入認識的、只要受過高等敎育的,都能勝任敎師工作,哪怕是沒有受過師範系統訓練過的。
如果前文眞的成立,那麼,敎師的專業體現在哪裡? 一個人,從幼兒園開始到完成高等敎育,十多年間受過多少老師敎育!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人對怎麼敎和敎甚麼總會有所認識和領會。最後,只要能克服畏懼站到講壇上面對學生,輔以口齒伶俐、思路清晰,哪怕是沒有受過敎育學專業培訓,也應能勝任敎學工作。
但是,只要再提出某個內容或是某些技能為甚麼要敎的問題?上面所描述的“勝任者”,應該不容易回答得出來。
敎師的專業,在於對任敎學科課程內容的掌握和理解。任何涉及課程理論的知識,對於沒有受過敎育專業訓練的人,是不容易解答出來的。因此,“課程”二字對於專業敎師而言,是最不容易被非專業所取代,而且是最重要和核心的部分。
正在諮詢中的《正規敎育課程框架》,諮詢期到十月卅一日(共計四個月)。素君老師認為諮詢期太短,而且放在七、八月的暑期期間,質疑諮詢能否發揮作用。我認為,只要學校和老師們依然沒有意識到課程發展的重要性,那怕是再延長半年也難以收效。
這是事實。從延長至一百九十五天上課日的議題早前提出以來,不少學校領導的憂慮主要是集中在夏令班要不要取消?部分老師則憂慮取消了夏令班就減少了收入。甚至到了今天,依然有不少老師從未聽說或從不關心《正規敎育課程框架》的諮詢工作。相比對《私立學校敎學人員制度框架》諮詢的熾熱,我不太認為是宣傳不足或是諮詢期過短所致,而是因為後者攸關老師工作條件的改善,前者更多被認為是事不關己。
《正規敎育課程框架》的推出,意味着課程的改革發展,而“課程”作為敎師專業的核心,又怎可能事不關己呢?
上述的言論或許只是個人狹隘的認知,以偏概全。只望同仁更多關注《框架》,多提意見和想法,眞正發揮我們的專業所在。至於要關注哪些部分?篇幅所限,下期再談。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公帑與私校財政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10年09月06日澳門日報D07文化教思版

傳媒報道,敎靑局至今向學校發出數十宗減低學校盈餘的勸喩。學校擁有巨額盈餘,對社會來說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現象。君不聞,這邊廂有學校搖旗吶喊,要政府增加敎育經費;那邊廂卻有學校每年將部分經費留作盈餘,沒有投放到實際的敎育事業上。如是這般,如何善用敎育公帑?更甚者,這會造成敎育統計上的“盲區”,即每年的敎育投入,並不等於當年的敎育支出,當中的誤差,不是統計學上的問題,而是敎育行政上的問題。
過去,特別是回歸前,政府對私立敎育的支持非常不足,使澳門許多私校養成勤儉辦學、刻苦治校、居安思危的優良傳統。每要擴建校區,更新校舍,維修設施,增添設備,雖可一次性申請經費,但資助一般不是所需的“全數”,不足部分總要由學校自行籌募,除社會熱心捐助外,平時的“積蓄”,這個時候就會發揮出關鍵的作用。加上過去有一段時間因出生率下降,為部分私校帶來招生危機,節儉辦學,“積穀防饑”就更是成為私校理財的普遍原則。應該說,在當時公共財政對私校支持力度不足、且可能隨時面對辦學危機的情況下,私校持續節約小額的經常性支出,以補貼巨額的非經常性開支,逐年增加學校財政結餘的做法是無可奈何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勤儉辦學就更是澳門百年敎育的光榮傳統。
然而,時代不同了。回歸以來,政府對敎育的投入確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還在持續每年增長中。觀諸澳門的實際情況,公共敎育財政主要透過三種渠道投入:直接投放給學生,如書簿津貼;直接投放給敎師,如敎師津貼;投放給學校,這是最主要的,形式多種,名目多樣,如依生源計算的免費敎育津貼,為優化師生比和班師比的津貼,敎育發展基金發放的特定資助等等。更可喜的是,學校如要擴建校舍或更新設備,只要規劃合理,基本都能透過敎育發展基金和澳門基金會取得絕大部分,甚至是全數資助。也就是說,那種逐年節省經常性支出、補貼一次性的非經常性開支的敎育年代已經過去了。
為應付辦學需要,學校滾存一定的經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滾存”沒有休止,越滾越大,一校之“積蓄”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元,就不能接受了。當然如果“積蓄”來自私人捐贈和長期利息當作別論。
在昔日刻苦辦學的年代,私校的辦學經費主要來自學費和辦學實體及社會人士的捐助;而今,免費敎育學校的經費已與公校沒有區別,悉數來自公共財政。從這個角度看,澳門大部分私校其實一點也不“私”,免費敎育學校更是“全公”,非免費敎育學校也至少是“半公”。旣然如此,向社會公開財政收支,應是澳門人對私校最基本的要求。文明社會呼喚這種制度的到來。

圖片來源:http://i5.photobucket.com/albums/y191/stoshmaster/rent_checkbook_sketch.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