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民主教育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2月20日 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lxyq.org/Article/UploadFiles
/200904/2009041314311783.gif

  每當論及澳門民主政制的發展,總有意見提出澳門人的素質低,不適合發展民主政治。這種以精英自居的觀點旣貶低了澳門人,也誤解了民主的意義和內涵,但卻帶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民主教育。


  胡適的老師、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在其名著《民主與教育》中對“民主教育”的論述廣為後世認同,他認為自由、民主與教育三者互為關連,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模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民主社會人人自由與平等,教育有助於發展民主和自由;反之,民主自由的社會,又有助於教育的發展。杜威提出民主需要教育,並不等於沒有民主教育以前就不能發展民主,而是透過教育,可以建構一個更穩定、更理想的民主社會。

  近年,澳門因應社會進步,許多旗幟鮮明的主題教育,如生命教育、國民教育、生涯規劃教育等相繼進入學校課程,惟澳門作為一個在民主政治尙處於探索和起步階段的華人社會,“民主教育”卻鮮有人提出,在學校課程中的份量就更是亟待加強。

  根據一些硏究,“民主教育”是指以專題教育形式向學生傳播民主思想,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態度,使學生掌握民主知識,透過民主實踐形成民主生活的能力,成為自由社會的民主公民。一般認為,民主的內涵包括平等、公共、參與等意識;理性、寬容、懷疑等態度;何謂民主、如何民主等知識;表達、溝通、協商、辯護等能力。所有這些,都是民主教育的內容。民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公民教育的全部,公民教育應當包括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公民教育在“民主專題”上的一種深化。從這個意義上看,單獨提出民主教育是有特別意義的,因為它關係到社會最重要的議題。學校教育的責任就是要把民主的理念和經驗教授給學生,培養學生成為民主社會的公民,履行民主的責任,分享民主的權利。

  需要說明的是,正如教育界所認識的那樣,任何的主題內容所說的“進入學校課程”,往往不是指單獨設科,而是通過對原有課程的改革和統整,將新的內容融入到不同年級、不同學習領域、不同科目的教學中,使學生的學習更適切,更均衡,更符合社會的新需要。

  杜威對民主教育提出許多具體可行的方法,教育民主化是“民主教育”最好的示範,而教育民主化就是以民主的精神去改革教育和經營學校,也就是說,要建設民主的學校,讓學生在民主的眞實的環境中體驗和學習民主。

  人類文明發展史表明,民主有助於社會政治的穩定,有助於權利的平衡,有助於增強社會凝聚力,有助於伸張社會的公平正義。今天,民主是一種普世價値,無論社會的發展水準為何,都有發展民主的條件,人民享有民主的權利。

  在澳門,我相信無論是反對盡快推行民主的人士,還是支持普選的人士,都認同“民主教育”的重要,那麼,如何發展“民主教育”,已成為一個迫切的教育議題。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個性與發展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2月6日 澳門日報D05文化教思版

      雷鳴道學校的一群初中男孩,在導師的帶領下表演雜技,疊羅漢、高蹺、抛球、鑽圈、抛擲,令人目不暇給,過程中表現出合作無間的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男孩們都表現得自信、愉悅;
      另一場為坊衆學校的武術表演,硬橋硬馬,長拳、劍術、對練、套路等各類演出精彩絕倫,展現了學生們刻苦鍛煉的成果,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喝采;
      二十多位鏡平學校的孩子衣着色彩奪目,帶着非洲鼓演出了一場節奏感強烈的鼓樂表演,鼓聲帶動肢體律動,氣氛和諧愉快。
      續有中國民俗技藝——扯鈴(又稱抖空竹)的表演,澳大附校扯鈴隊隊員們將這種流傳已久的童玩,嫻熟地演示了多種難度極高的招式:扔高、爬桿、互投,旁邊的觀衆皆稱已達表演級別,非同小可。
      同場還有合唱、音樂劇、花式跳繩、管樂、舞蹈等各類表演,無不展示了孩子們的個性特長。
      以上各項,皆是上月舉辦的學校發展計劃成果展覽會中,各校多年來致力推動餘暇活動的成果點滴。
      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述,敎育的眞諦,在於把孩子的潛能與天賦“引導出來”,學校課程除了廣為認知的正式課程外,一些包括餘暇活動的非正式課程,往往成為引導潛能與天賦的重要模式。特別是當我們都普遍認同多元智能理論的現在,音樂、運動、人際、自我解析智能的發展,更容易在非正式課程中得以發揮。
      非正式課程,是指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學習經驗,較少採用正式課程的敎學型態,受到課程的控制較少,敎師和學生在過程中的自主性較大。亦由於此,學生在當中較易獲得滿足感和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其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有助提高學生在正式課程上的學習興趣,並增進其對學校的歸屬感。
      因此,《正規敎育課程框架》(諮詢稿)提出:“將餘暇活動這類活動課程納入正規敎育課程計劃,並將之作為敎學活動以外的另一類重要敎育活動;餘暇活動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開放性的課程,着眼於體現學生不同基礎要求,及其各種有益的興趣、潛能和個性的充分發展,促進其全人發展和自我實現。”
     我們期望,透過豐富學校課程的內涵,尤其倡導課程的多元,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和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愉悅,逐步助其建立自信心,使其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共識和方法·五)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校園環境與學校認同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1月23日 澳門日報E10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kidsmatter.edu.au/primary
/content/uploads/2011/03/12.jpg
  有調查顯示,澳門學生對母校的認同度不高。


  澳門雖然曾受葡萄牙管治,但作為一個傳統的華人社會,歷史上並未出現很大的“國家認同”危機,回歸以後,就更不用說了;近年隨著文化保育思潮的興起和鄉土敎育改革運動的推行,本土認同,即“澳門認同”逐漸得到鞏固。奇怪的是,在正規敎育中,我們培養了學生具有較高的國家認同和澳門認同,卻無法培養出學生對自身學校的認同。這種現象,無疑使敎育界感到尷尬,並力圖從尷尬的窘迫中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之法。

  “認同”不僅是指一個人對於他人、族群、社區、組織、理念的認定,更重要的是“對於自己的定位”。反映在“學校認同”上,學生不僅要“認同”自己的學校,更重要是要“認同”自己畢業於母校,從學生到校友,都是母校的一分子,甚至以此為榮。澳門學生的學校認同度低,絕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且不同學校又有不盡相同的原因,涉及學校傳統、校園文化、師生關係、校本敎育、校友網路、家長組織等文化和制度因素。

  認同有多種理論模式,其中“建構論”強調共同經驗、集體記憶和歷史同源。從這個角度看,“讀於斯,畢業於斯”,對學校建立“認同”應是順理成章的,那麼除了上述因素外,諸種文化和制度因素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嗎?我認為有,那就是校園環境。這裏所指的“校園環境”,專指校園的硬體建築、場地、綠化和設施。根據認同的“建構論”, 校園環境應該是學生建立“學校認同”的基礎,而這些卻恰好是澳門學校所最缺乏的。

  以北京大學為例,“未名湖”是北京大學的其中一個象徵,百年歲月,萬千學子,竟能共對一湖,由是成為“北大人”的共同回憶,甚至化為對北大認同的意象。當然,“未名湖”有獨特的人文因素,澳門學校不好比。因為對部分學校來說,我們莫說湖,就連一個操場、一張球臺,甚至是一片藍天也找不到,這還能奢談甚麼其他呢!試想,一個共同成長的校園,我們沒有操場追逐的回憶、沒有球來球往的歡笑,甚至沒有共曬太陽、同享一片藍天的體驗,那麼,母校再好,卻總是欠缺了些甚麼。這些“甚麼”正是我們建立學校認同的重要基礎,也就是敎育界遭遇認同尷尬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下,特區政府正規劃新城塡海區,敎育界都希望政府多留敎育用地。敎育界的共識是,新城塡海區不僅是要留出土地興建大面積的新學校,更重要是留出土地改善現時校園平均面積不足的學校的校園環境。

  澳門人都希望,將來的孩子,他們的校園都會有操場、有藍天、有簡單但卻歡欣的成長記憶,從而建構起對母校共同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