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提高教育品質(一)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09月17日澳門日報E06文化教思版

圖片說明:http://static-blog.mailigen.com/wp-content/
uploads/2011/09/iStock_000010212342XSmall1.jpg
 鄰近地區以至世界各國,近年不約而同地因應其經濟、技術、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變化和需要,推動不同形式和層面的教育改革,透過提出一系列的學校課程發展與改進措施作為推動的核心,藉以回應社會發展所面對的各種訴求。
 在本澳的《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中,將“提高教育品質”作為重要政策方向之一。回顧過去十多年澳門非高等教育的發展,政府逐年加大教育投入,使得非高等教育滿足了量的需求,同時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果。由此,提出在未來十年從量變推展至質變,在持續促進教育公平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整體的教育品質,滿足學生適性發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提高教育品質既成未來十年的重要政策方向,與之對應的學校課程改革,亦應以此作為核心目標。
 經過多次深入討論和諮詢的“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已晉立法階段,可以預期,未來政府與學校皆將據此開展相關的課改工作,提高教育品質則應作為課程改革各個環節的主旋律。因此,深入認識課程框架的內容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教育理念,有助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準確把握課改方向,從而作出相應的配合。
 
 以下,嘗試就“課框”的兩個方面提出思考。
 上載教青局網頁的“正規教育課程框架”文本和重點說明檔中,明確提到延長學年教育活動日數下限,同時適當減少每周授課時數。學校可在規範的範圍下,因應其特點和需要,自行安排每周的上課天數和具體的時數。其核心目的是讓學生有足夠時間消化當天所學的內容,拓展個人學習經驗,同時有更多時間參加餘暇活動,發展他們的潛能、興趣、愛好和專長;另一方面,亦讓教師有更充裕的時間及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輔導,以及進行課後反思、備課和參與教研活動,緩解教師和學生的壓力,保障師生的身心健康,提升教與學的效能。
 據筆者從事學校教育多年的認知,各學習領域或科目的教師不時提出課時不足的問題。由此,“課程框架”規範了各學習領域或科目不同階段教學活動的總時間,並明確規範教學活動時間不包括段末或期末考試時間。目的是避免過多過密的考試,以及非必要的考前複習輔導,保障了基本的教學時間。
 相信專業教育工作者皆會認同,操練式的考前複習和單一的紙筆測驗考試,前者對學習品質的提升完全沒有幫助,後者則容易被窄化成只追求分數而忽略評核本身具有的積極功能。可見課程框架相關的規定有其欲推動之教育理念,課程框架的實施亦絕非單純的學校行政安排,當中涉及理念的更新和範式的轉移,因此需要各持分者深入認識和理解,才能共同邁向提高教育品質的理想目標。
 提出思考課框的另一方面,篇幅所限,下期再談。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國史教育與國民教育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09月03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
/20110501/photo/0501-00176-023b1.jpg?t=1304242405672
 香港回歸以後,課程改革將“中國歷史科”邊緣化,逐漸使之成為選修科,並失卻“科”的地位。這種改革,在香港教育界和學術界曾引起極大的爭議和迴響,不少學人公開提出反對,但並未能扭轉局面。及至最近,“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引爆成為超出教育範疇的政治和社會議題,似乎又為國史“重生”帶來了希望,使相關討論引起更多平時不關注課程改革的社會人士的注意。最近幾天,“與其硬推國教,不如強化國史”(筆者個人總結)成為香港社會最新的主流論述之一,批評課程改革本末倒置,反對國民教育的人士希望藉此取消此科,國史學界則期望藉此令國史“重生”。

 香港“國史”與“國教”的取消與增設,本來都是出於教育學中課程改革的學理觀點,但在“政治”參與下,卻有截然不同的境況。兩科最後命運如何,或要幾年後才見結果。
 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種主流觀點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傳統的學習內容過於零碎、分散和脫離社會生活,於是合拼科目、統整知識和改革內容成為課程革新的重點。香港“中國歷史科”被去學科化和邊緣化,主要就是基於這樣一種教育學觀點。這項課程改革落實的結果和經驗是,教育學的學理被充分考慮了,文化薪傳、國家認同、傳統更生、本土社情等因素卻受到了忽視,不能不說是一次失敗的課程決策。
 也有一種課程觀點強調,課程硏究不僅着眼於如何改革已存在的內容,更要關注有哪些內容應該教而沒有教。香港被殖民管治百多年,“國民教育”長期失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設立,主要就是基於這樣一種教育學觀點。社會人士常提出某某知識應列為學校課程,其實也是出於此種認知。以教育論教育,“國民教育”的回歸,是理所當然之事,但政治過分熱情,卻使之作為科目的名字,並出版了一些脫離香港主流認知的輔助性教學材料,終於引起對立政治力量的大力反撲。這項課程改革落實的結果和經驗是,教育學的學理被充分考慮了,政治的需要卻被過分放大了,結果引來其他政治力量的抗爭,傷害了教育專業本身,使本來具有正當性的“國民教育”染上莫名其妙的“原罪”,所以同樣是一次失敗的課程決策。
 課程的設計與呈現,本身就是各種權力話語衝突和妥協的結果,所以,政治介入課程是不可避免的,公眾參與課程事務也是理所當然的。當中的關鍵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應成為課程改革的主要力量和決策者,排除左中右的政治干預,向公眾傳達基本的課程原理和改革理念,盡可能糾正流於表面的是與非的二元對立的論述,引領公眾深入討論課程內容。課程改革是一門專業,不僅涉及教育學、課程理論等專業知識和當科的學科知識,更需要與本地社會縱向的歷史脈絡和橫向的社情民意密切結合。
 國史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香港一方面撤“國史教育”之科,另一方面又設“國民教育”之科,在撤與設之間,課程改革之出發點與結果,值得澳門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