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讓孩子參與鄉土節慶活動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8年6月30日澳門日報C8版鄉土教育專欄
澳門鄉土文化豐富多采,每年都有很多不同內容和形式的節慶活動舉行。如舞醉龍、哪咤誕、觀音開庫、土地誕、魯班誕、華光誕、包公誕、天后誕、浴佛節、譚公誕、關帝誕等中國傳統節慶活動;耶穌聖像巡遊、花地瑪聖母巡遊、聖誕節、復活節等西式節慶;澳門城市日、天災節紀念日等澳門本土節慶,構成繽紛絢麗的澳門節慶景觀。
澳門在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經濟發展型態下,社會都很重視這些活動,甚至時時思考,怎樣才能通過活動吸引更多旅客,為我們帶來更多收益。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過了頭,當會使人忽略,甚至忘卻了傳統民間節慶活動的眞正意義和價値。種種鄉土節慶活動,是先輩留給我們的重要文化遺產,集中反映了澳門人的信仰、習俗和文化特徵,其創造性和獨特性彌足珍貴。遺憾的是,現代學校並不重視這方面的教育,使澳門傳統文化習俗有日益失傳的危險。
教育界應當認識到,這些鄉土節慶活動,澳門學生有參與和分享的權利,也有傳承革新和弘揚的義務。所以,讓孩子參與鄉土節慶活動,一方面可使他們分享成果,從學習和活動中獲益;另一方面,可培養他們日後成為鄉土文化的發揚者。然而,知易行難,該如何讓孩子參與鄉土節慶活動呢?
我建議,澳門教區、各修會、廟宇值理會、傳統民間社團等鄉土節慶活動的籌辦單位,應與所在社區的學校多聯絡和交流,鼓勵學校組織學生參與這些鄉土活動。這樣對主辦單位而言,可解決人員緊張的問題;對學校而言,是推動校園社區化和社區校園化的好機會。茲以舞醉龍為例,說得具體一點:
主辦單位可組織關帝古廟附近學校的學生,直接參與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行的慶祝活動。事前,主辦單位可派出資深人員到各校常年開設興趣班,訓練學生。當下,澳門學校的興趣班可謂五花八門,但類似“舞醉龍”的傳統習俗工作坊,還是不多見。教學經驗使我相信,只要學校積極動員,老師多作介紹,全校學生中,總能找到十個八個滿懷興致的“勇士”。假以時日,這些學生會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
作為教育行政當局,教青局可就“傳統節慶活動”設計相應的計劃,以發揚地方傳統特色。例如,可通過統籌,邀請節慶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到各學校舉辦周會、工作坊、教師培訓班、學生興趣班等活動,在校園播種鄉土節慶活動的種子。
試想,有一天,有一所學校舉行畢業禮,給同學、老師、家長、校友和嘉賓表演的,除了慣常的舞蹈、唱歌、奏樂、話劇、朗誦等項目外,還來一場舞醉龍,水花四濺;或來一頭醒獅賀拜,鼓聲雷動;或來一個哪咤降世,福佑觀眾……這樣的教育多好!
圖片來源:http://www.artsbj.com/UpFiles/Picture/200802/2008022019231080080_S.jpg
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時事議題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8年6月16日澳門日報F8版鄉土教育專欄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逾月,筆者任教學校的學生仍在每天關心着災區的情況,學校大堂的慰悼板已不知不覺地貼滿了學生的寄語。據我所知,不少學校的地理、科學及物理老師,系統地搜集了大量有關地震的知識材料,並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學習及討論,收到很好的效果;有學校的德育老師,整理了發生在災區的十多份圖文並茂的感人故事材料,在課堂上組織分組討論,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節高效的生命教育;有幼稚園教師,在課堂上給小朋友派發彩色筆,讓同學在畫紙上繪出他們對地震災情的感受,並在家校同樂日上與父母們一同討論分享,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親子教育。
掌握孩子教育學習的關鍵時間點,是時事議題教學的核心理念,近年本澳不少學校已積極開展同類的教學模式,其中以品德與公民教育科尤見成效。坐在我鄰桌的黃老師,每天案頭上放滿了剪報資料,一箱又一箱滿滿的剪報,成為她在課堂上開展時事議題教育的寳庫。在長期的薰陶下,同學都養成關心時政、討論時政的習慣。環顧鄰近地區的課程發展,均不約而同地鼓勵學校開展同類的教學模式,內地學者曾對時事議題為本的教學模式作出總結,他指出:“時事議題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對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激發愛國主義情感,逐步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和價値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亦有台灣地區的研究發現,議題教學有助於公民參與態度等公民資質的養成。由此可見,以時事議題為核心組織課程與教學,將有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有助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
鄉土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對本地本土的歸屬及認同,透過認識鄉土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和社會事件,觸發學生關心鄉土、熱愛鄉土的情懷。在課堂上以本地時事議題為中心,誘導學生對議題進行思考討論和分析批判,即為實施鄉土教育的最佳方法之一。唯必須指出,以時事議題為中心組織教學,豐富的時事教學材料是發揮教育果效的關鍵。不難發現,香港近年積極推行的“通識教育”課程,部分報章的教育版所提供的豐富資料,對課程成效起着比較重要的作用。本地的報社,一方面掌握第一手的時事資訊,另一方面擁有龐大的長時間積蓄的時政資料庫,即為開展時事議題教學的寳庫。報社如能組織若干的前線教師及教育專家,即能以時事教育主題專刊的形式,定期提供豐富的本地時事教學材料予前線教師參考採用。此舉,既能體現報社的社會教育責任,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更有利於鄉土教育的開展,可謂一舉多得也。
圖片來源:http://chn.chosun.com/site/data/img_dir/2007/03/12/200703120000352news_470.jpg
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鄉土故事
我們用了近兩年時間,與三十位平均年齡約七十歲的澳門老居民進行了深度訪談,從中整理出數十萬字的歷史資料,通過他們的口述,紀錄了他們的人生歷程,並從中反映出一個時期澳門人的社會生活特質。
我們認識的絕不只是三十個鄉土故事,更是三十個生命的歷程,他們集合在一起,嘗盡了人間正道滄桑,親歷抗戰、國共內戰、新中國成立、“一二·三”事件、澳門回歸等重大歷史事件,做遍不同的行業,目睹澳門滄海桑田。時光跨越世紀,百年洗禮,澳門巨變,但不變的是那顆純樸的心,那種難得的鄰里情誼,那份代代相傳的社區關懷。以下且聽他們細訴當年:
日本人先用探射燈照亮我們的艇,然後乘快艇開過來,不斷用機槍掃射,划艇的船員都跳船逃命去了。艇上有十四人,當場射死七人,傷了三人,還有四人沒有受傷,包括我在內。我爸爸的腳被打傷了,一雙腳都傷了,流血不止,幸好沒有當場死亡。後來當地游擊隊找來鄉民扶我爸爸到醫院敷藥,那醫院比在艇上還可怕,裏面陰森恐怖,連燈也沒有,要點松香燭,傷者都在呻吟。天剛亮,我們便走,當地人用帆布抬我爸爸回鄉。過了十多天,我爸爸就去世了,我就在鄉下跟媽媽耕田。——梁老伯 我對七歲以前發生的事印象十分模糊,我的記憶或許該從七歲開始。那一年,我失去了慈愛的媽媽,五年後,我又失去了爸爸,十二歲便成為孤兒。我的爸爸生前常對我說:“甚麼事情都可以嘗試去做,就是不能偸、盜、詐、騙、欺凌他人,做事要對得起天地良心!”我一直緊記這句話,爸爸去世後,我顚沛流離,靠拾荒為生,之後做過很多工作。——李老伯
我們以前生活都很艱難,經常要跑到青草街輪水喉站,如果因為多人而輪不到的話,就要到水井打水,之後兩兄弟就齊心協力抬回家。我七八歲左右,放學後就要跟媽媽一起打火柴盒,工作至十一點就可以賺到兩毫子……澳門人天性勤奮,刻苦耐勞,以前一到夜晩,很多人就會架起帆布床,又或者只是憑藉一塊木板,就在新橋蓮溪廟前的沙地上睡覺。當時治安很好,人情味又濃……。——陳老伯
鄉土教育重過程,重感悟,當學生細心聆聽,將這些採訪整理成文字,就是一次最好的鄉土教育。每所學校,每個班級,每個學生,都可以開展相同的教育活動,鄉土教育就在我們身邊。
macaulam@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