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2009年04月06日 澳門日報C11文化教思版
偶遇一個十多年不見的小學同學,閒談間令我想起了我們已結束了的母校——下環坊眾學校。
母校是澳門一所百年老校,據劉羨冰校長記述,母校的前身陶瑞雲學塾創辦於1906年,由下環福德祠批出廟旁土地,即現時的校址建校,初由塾師陶瑞雲執教。辛亥革命後,改名為瑞雲小學,1941年向澳葡政府立案,1945年在中國教育部及僑務委員會立案,後於1989年由下環坊眾互助會成立校董會接辦,陳騰英女士出任校長18年,至2007年結束。百載蹣跚走來,母校由一所中國的傳統學塾逐漸演變成現代化的正規小學,她的成長與變遷,正是百年澳門華人教育最佳的寫照。
百年人事,時光跨越世紀,世界風起雲湧,澳門滄海桑田,人間塵事變幻紛紛。一個世紀以來,母校從未變改,靜靜地佇立在福德祠廟側校址,不沾世塵,默默春風化雨,年復一年地作育英才。今天的澳門,具百年歷史,由華人創辦的民間私立學校,還有多少所呢?身為下環坊眾的校友,我們為母校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而感到驕傲。事實上,我們感受得到,母校身上散發着傳統中國私塾的人文氣息,先天不足的細小校園,實際上卻拉近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係;學生人數少,實際上卻使母校一直實行小班教學,老師可以充分照顧個別同學的需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學時的同學,每次相聚閒談,總會憶起昔日的校園往事——親切的老師、小操場(實為大廈天井)的乒乓球檯、閣樓狹窄的小梯級、雨季大水倒流的情景……這些構成了我們小時候共同的集體記憶。
在下環坊眾學校讀書的日子,是我人生其中一段最值得懷念的歲月。小時候,我與妹妹一起在下環坊眾學校唸書,我們家就在母校的對面,當時家庭環境不好,放學後我會帶着妹妹走約兩三分鐘到下環街市買菜,然後回家煮飯,等爸爸媽媽放工回來一起吃午飯。有時媽媽放假,就會到學校接我們兩兄妹放學,那是很令人高興的事。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很快樂,因為老師都對我們很好,他們克盡己責,學校環境細小,我印象中,老師時時都在同學身邊,大家是那麼的親近,那麼的熟悉。
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看,下環坊眾學校充分體現了澳門教育多元化的特徵,因為她提供了多元的選擇,為每一個不同家庭環境的學生營造出幸福快樂的校園。對我而言,下環坊眾學校的結束,不是一所普通學校的結束,也不是一所百年老校的結束,而是澳門教育一個時代的結束。“沉舟側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歷史和背景,我們期望,社會對澳門個別辦學條件差的學校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圖片來源:http://gb.iacm.gov.mo/gate/gb/handovermuseum.iacm.gov.mo/2005073001/photos/large/2005073001008.jpg
3 則留言:
完全同意" 除左老師好關心學生之外.
真係好懷念,親切的老師、小操場的乒乓球檯、閣樓狹窄的小梯級、雨季大水倒流的情景.
真係好懷念,親切的老師、小操場的乒乓球檯、閣樓狹窄的小梯級、雨季大水倒流的情景.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