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從《澳門街道的故事》說起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10月29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auto.cnradio.com/2007zt/
2007aomen/zytfc/200710
/W020071012855154404689.jpg
  最近有越來越多媒體對“澳門街道”發生興趣,以我所見,在近年掀起的本土文化熱潮中,“談街論巷”成為重要的表徵內容。從政府部門到民間社團,從平面媒體到電視甚而電台,從本土研究者到外來學者,都談論起“街道”來。不約而同的媒體訪問,使我想起了十年前的澳門街道硏究。
  二○○二年,我開始組織學生以主題研習的方式探究澳門街道的歷史與文化,並於○四年出版《澳門街道的故事》一書。在我看來,該書是我實踐鄉土教學的成果,而非純粹的本土文化普及讀物。
  我的想法是,澳門有輝煌的歷史文化,幫助學生認識家園,增進他們對澳門的認同和歸屬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務。但直接說教過於枯燥無味,歷史與現實之間有時存在鴻溝,幫助學生將歷史與現狀建立關聯,是歷史教育取得成功的一個基本要素。街道既然印證澳門歷史的發展,我們甚至每天都要與它擦肩而過,那麼從研究澳門的街道入手,透過澳門的街道認識澳門,就可以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這就是我組織學生大規模開展街道研究的原因。
  為激勵學生持續關注本土歷史文化,並從研習中享受社會的認同與鼓勵,我決定將學生的硏習成果結集出版。教我印象深刻的是,十年前的澳門與現在很不一樣,關注本土文化的人並不多,要出版書籍也絕不如今天般容易,更何況是中學生的習作。後來我知道澳門基金會支持本土文化的研究與出版工作,於是抱着嘗試的心態申請出版經費,很快便獲得了批覆。作為一位普通教師,當時我與同學們開心了好幾天!令我們意外的是,《澳門街道的故事》出版後大受歡迎,登上澳門暢銷書榜首,並於○五年獲澳門基金會資助出版第二版。
  現在回想起來,再與外地學術界朋友比較,確實以身為澳門人而感恩。在澳門,只要用心去做,要出版書刋,或許比其它地方都要容易。事實上,回歸前後二十年,以澳門基金會為主力的澳門公共部門,對本地學術研究與出版工作的扶持,成為今天我們珍視本土文化、捍衛本土價值等社會思潮興起的基礎。
  當然,資源充裕,出版容易,也造成一些負面問題。在缺乏專業出版社的現況下,出版書籍門檻低,坊間甚至形成“能出版的書就是好書”的錯覺。事實上,澳門出版物質量參差,高質素的本土文化讀物仍有待充實。
  部分出版物偏重出版速度和數量,內容缺乏深度和心思,印刷過分鋪張浪費,是近年澳門出版物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有朋友拿來十多份民署出版的澳門街道宣傳品給我看,並吿訴我免費派發點,這些同類型的所謂不同故事的宣傳資料,如果要集齊不同版本和語種,將“數以斤計”。當然,在本土文化熱潮勃興的當下,相關部門重視宣傳澳門街道文化的初衷很好,但如果印刷出版同類宣傳品太多,除了浪費,甚或會淺化街道文化的內涵,適得其反,值得反思。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提高教育品質(二)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10月15日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3.bp.blogspot.com/-
niqXc2VL2lA/T2h4XwOB-cI/AAAA
AAAATGc/nZRW10Z5lLQ/s1600/quality%2
Bmanagement%2Bsoftware.jpg

 接續上期所述,各國各地均透過學校課程的不斷改進和發展,推動教育品質的不斷提升。由此,《正規教課程框架》除了透過延長學年教育活動日數,同時減少每周的授課時數,在學校合理規劃其教學活動時間,以及適當安排期末與段末考試時間的前提下,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開展相關的教與學,提升學習成效和品質。
 另一方面,為達至優質教育的目標,“課框”提出不同教育階段課程發展的準則,當中包括學校各教育階段課程須致力促進學習者,能分階段達到《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中訂定的階段目標以至整個非高等教育階段的總目標。同時,學校課程在確保達至上述訂定的階段與總目標之前提下,所有教育階段課程發展所涉及的各個環節更應貫徹以下準則:
  • ­ 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培養其終身學習能力;
  • ­ 遵循不同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
  • ­ 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及其不同的教育需求;
  • ­ 重視各教育階段課程的銜接。
 事實上,上述的準則均已成為教育界以至整體社會的普遍共識。在過去一段的時間內,各類學校已不同程度地體現在其校本課程當中,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師同仁,已清楚明白到上述原則即為實現優質教育的基石。
 據了解,不少學校在學科設置方面早已意識到全人發展的重要性,明白全面而均衡的科目設置,對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於是甚少出現過於側重某些傳統概念上的主科,又或忽略一些與升學考試無關的科目;一些學校更堅持從幼兒到高中,各學年均設一定課時的藝術與體育等類別的科目。
 此外,大部分教師同仁也理解在當前資訊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只側重知識的傳授甚至是偏重應試模式的教與學,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要求,小組學習、探究學習、討論思考等有助培養孩子終身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旋律。又如,近年在班級人數不斷優化下,單向講授的滿堂灌課堂已逐漸改變,隨之看到的是課堂模式的多元,藉以滿足個別差異和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最後,學校的教研文化逐漸形成,不少的學校早已建立科組、科際,甚至跨教育階段不同類型的教研活動,致力完善課程的橫向整合滲透與縱向的一貫銜接。
各所學校一直都在透過不同的方法致力提高其教育品質,“課框”訂定的各項準則,乃為取眾所長之產物也。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澳門歷史文化整理運動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10月01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infoniac.com/uimg/
aMAZEmebook-maze-infoniac.jpg
 近年,澳門在博彩業爆炸式發展和城市膨脹拓張的浪潮下,“本土”、“鄉土”、“文化認同”、“主體意識”、“歸屬感”、“集體記憶”、“保育”等群體性的情感表達和心理發展成為澳門社會重要的“關鍵詞”。具體反映出來,幾乎涉及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呼籲加入本土知識,旅遊要求發掘更多歷史文化的元素,城市規劃倡導保存文化肌理,經濟發展提出將歷史文化素材轉化成本土創意產品,各類公共文博機構銳意發展本土項目,民間社團致力出版本土題材的圖書,遊客緬懷昔日的澳門,普羅市民要求保存一棵老樹、保育一片綠地、修復一幢建築、保留一檔地攤……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是故,“本土歷史文化”作為集體情感的依托所在,澳門加強地區競爭力、促進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其影響和作用早就超出自身的視域,尤其對社會穩定、政治認同、城市規劃、經濟轉型、旅遊發展、教育競爭有重要的意義。可惜的是,我們至今仍未能從這樣的廣度和高度來理解、研究和解決這個議題,各領域、各界別、各部門仍舊默默埋首於自身的“專業工作”,被動、碎片化、一次性地解決一個個“新問題”。
 我不是說各自的工作不重要,而是強調我們缺乏一種宏觀的視野來審視我們的文化問題。於是,我們昨天爭議一處遺址如何保護,今天討論有哪些文化資源可以發展成創意產品,明天又會提問我們還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天又或會再度憶起昔日的海岸線和天際線一去不復返……如是者,我們在自設的界限徘徊,一次又一次的無可奈何花落去,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無力感,卻無助歷史文化的搶救與保存。
 當下,澳門其實最需要的是對自身的歷史文化資產進行全面的普查、省思和整理,也就是發起一場“澳門歷史文化整理運動”。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提出“整理國故”的經驗值得當下的澳門參考。他認為“整理就是從亂七八糟裡面尋出一個條理脈絡來;從無頭無腦裡面尋出一個前因後果來;從胡說謬解裡面尋出一個真意義來;從武斷迷信裡面尋出一個真價值來。”
 如果我們依此思路檢視自身的歷史文化資產,則先要做分門別類的“索引式整理”,而後逐項做提要,並依門類匯總出版,最後利用電腦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將之電子化,使公衆能通過不同的形式分享文化的成果,使教育、旅遊、文創、城市規劃等不同領域的發展等輕易對接文化的寳庫,並達成永續保存與更生的目標。
 過程中,我們不應滿足於停留在傳統學術上的研究和出版,更重要的是重新審視和省思,認清自我,建立文化自信與認同,在本土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發展與保育、緬懷與前瞻、新與舊之間找尋新的平衡,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