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成長型心態的培養(二)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12月18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info.thinkfun.com/stem-education
/carol-dweck-growth-mindset-in-education

 各位老師、家長,你會如何鼓勵或稱讚你們的學生或孩子呢? “你真聰明!”、“回答得對,你真棒!”可能是不少家長或老師經常用到的鼓勵說話,但這樣的稱讚,是否會對學生有幫助呢?卡蘿 · 杜維克(Carol Dweck)教授對此有不同的見解。
 課堂上,我們總會留意到有些學生不積極回答問題。有一部分人可能會認為,這些學生不懂,甚至有人認定那些不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通常就是不怎麼聰明的學生。但杜維克教授在研究中發現,不少非常聰明的學生,都是因為害怕出錯而不積極回答問題,不回答問題並非不懂,而是害怕失敗,這些學生認為失敗代表了不聰明,所以寧可不回答,也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不聰明。杜維克教授進一步透過對學生大腦神經元連結的分析研究發現,智商高但害怕失敗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智商會有所下降;相反不害怕失敗的學生卻會在一段時間後,變得越來越聰明。
 杜維克教授的專著《心態致勝》(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提出人們採取甚麼心態(mindset)對待事情,就會決定了這個人將是甚麼樣的人。同時,她進一步把心態分成“成長型心態”和“固定型心態”。表現出具有固定型心態的人相信聰明才能是注定的,失敗與成功界定為人的高下,失敗代表不聰明,這樣的人總是急於追求證明自我,將所有成果二分為成功或失敗;而擁有成長型心態的人則相反,他們往往會將挫折和失敗視為挑戰,當遇到挫折,總會從中尋找改善辦法,不斷改進自己,他們會將個人的基本素質視為起點,可以藉由努力、累積經驗和他人的幫助而改變、成長。杜維克教授的研究進一步發現,當心態轉變,人就會變得聰明,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改變態度,就能改變你的高度”。
 《心態致勝》一書利用大量案例來告訴我們 :基因固然會影響孩子的聰明才智與天賦,但影響他們成功與否的特質,並非在出生時就定了型的。換言之,唯有擁有健康的心態,才有助於形塑正確的價值觀。
 延續上期提到的兩位老師朋友的育兒方法,老師甲的孩子十分聰明,但如果老師甲方式不對,尤其如果她只不斷稱讚孩子聰明和成功,很可能就會使孩子成為固定型心態的人,這個時候,聰明反而成為孩子邁向成功的最大影響;老師乙經常鼓勵女兒要有自信,要努力,關注的是過程而非結果,這樣的教養則有助成長型心態的培育。
 各位老師和家長,以後鼓勵或稱讚學生和孩子時,要避免稱讚結果,而要更多地稱讚他們完成任務或考取好成績的過程。
 在十二月十日已舉行的一丹獎頒獎典禮中,杜維克教授從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手中領取了獎項及獎牌。她在獲獎後的分享中提到:“教育工作者需要知道,若欠缺心靈,我們便無法滋養頭腦。一個頭腦若與心靈割裂,我們便無法期望在當中可以出現優秀的學習——喜悅與有效的學習。”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成長型心態的培養(一)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11月20日 澳門日報E02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yourpushfactor.com/wp-content/uploads/
2017/02/caroldweckmindsetbook.png

  兩位老師朋友向我分享她們的育兒觀。
  老師朋友甲說,她深信兒子得到父母最好的基因,而事實上兒子又真的非常聰明,因此她希望兒子將來可以成才,管教非常嚴格,上最好的小學,課後拔尖式的補習當然也少不了,周六周日也為兒子安排好密密麻麻的才藝班。聰明的兒子卻也真的不負母親的期望,小小年紀已獲獎無數,數學比賽成績優異,更難得的是語言能力非常強,普通話和英文非常流利之餘,口才也非常了得。在老師朋友乙的眼中,甲老師的孩子簡直就是天才。
  乙老師認為,她的女兒雖然不如甲兒子般天資聰穎,甚至性格有點內向,但乙老師經常鼓勵女兒要有自信,要努力學習,並經常與女兒分享乙老師用自己的能力改變命運的親身歷程;她沒有為女兒選擇最好的學校,也沒有為女兒安排課後輔導,但她非常重視培養女兒要有遠大的理想,希望女兒可以建立目標並努力達成。
  望子成龍是華人社會比較普遍的教育觀念,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成才,但如甲老師孩子般的天資聰穎畢竟是少數,況且智商高、有天分這些個人特質並不是未來能成才成功的必備要素。相反,具備自信心,有遠大眼光和相信能力可變命運的人,往往更容易成才、成功。
  《孩子如何成功》(How Children Succeed)作者保羅塔夫,在書中引用大量研究和實例,提出孩子的成功不是由考試成績決定,而是由性格決定,並進一步指出成功性格核心在於“堅韌力”的培養,因此他建議父母要學會放手,要重視給予孩子期望和目標,讓他們經歷失敗,在過程中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
  榮獲首屆 “一丹教育研究獎”的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提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的概念,指出智力是可以靠後天努力而改變。
  研究發現,擁有“固定型心態”的學生,往往認為失敗證明了自身能力不足、無法取得成功。因此,他們可能不再努力,令表現更差。相比之下,擁有“成長型心態”的學生會將挫折視為是他們還未掌握足夠的材料。因此,他們會加倍努力,尋求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令表現愈來愈好。此研究推動了學校和老師應積極評估及發展學生的潛能,對教育發展影響深遠。與其研究相關的文章《學術韌力》(Academic Tenacity),提出教育只要使學生不計較成敗和鼓勵努力超越,就比較容易建立學生的“成長型心態”。文中也進一步提出三個發展要點,包括:對學生較高的期望(Challenge)、給予適當的指導扶持(Scaffolding)以及培養對學校的歸屬感(Belonging)。
  只要在Google中輸入“Academic Tenacity”,就可找到上文的詳細內容。而Carol Dweck教授更會在十二月到香港接受 “一丹教育研究獎”榮譽,對她的研究及理論有興趣的老師可以給予關注。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服務、學習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10月23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clayton.edu/
portals/535/docs/Volunteerism/Fall14/
Service_Learning_Cloud.png
“天鴿”風災小城大愛,青少年學生在風災過後,有組織地開展社區服務,青年人走到受災社區進行社區清潔,組織服務隊關懷長者送暖送愛,讓人看到小城青年一代對家園的關愛,讓人感受到年青一代的承擔精神。
  近年,政府推動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類的義工服務活動,由學校老師帶領不同形式的義工服務。二○○六年開始舉辦的暑期義工計劃,推動青年善用暑假時間參與義務工作,青年義工透過到社服機構進行義務工作體驗,提升他們參與社會的積極性。而二○一三年頒佈的《澳門青年政策》文本,更將義務工作作為眾多政策中的一項重要措施,除透過社團鼓勵更多青年參與義工活動外,亦透過在學校成績表記錄學生參與義務工作的情況,表揚學生參與社會。
  由此,義務工作在澳門學校已有一定的基礎,而進一步的發展則可朝向服務學習的內涵進發。
  服務學習這個概念早於一九六○年代出現,背景是美國當時的高等教育以及學生參與社會的需求和呼聲日漸殷切,配合杜威經驗教育的論述,服務學習因此在七十年代於美國許多校園中蓬勃發展。顧名思義,服務學習就是透過“服務”而獲得“學習”的效果。因此,服務學習的內涵應是一種學與教的理念與實踐,將社會服務融入課程中,讓學生透過籌劃、執行、反思和評估的過程去獲得服務的經驗,並從中學習及成長。
  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是一種有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針對中學生,授課教師並不需要一套專門的教材,而是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來貢獻社區,同時學生亦可從服務以及教師在課堂帶領反思的過程中,找到啟發與學以致用的機會。
內地以廣州為例,近年也在積極推行青年學生義務工作活動,並將義務工作逐步納入學校的德育課程,讓學生進行服務之同時,亦從中獲得學習的成果,體現服務學習的精神。另外,新加坡政府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成為社會的良好公民,將服務學習視為學與教的一種模式,促進青年人對社會的承擔,近年來,新加坡不少學校已逐漸發展服務學習活動,成為學校的主要關注事項。
  澳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按序推進,一些重要的教育改革理念諸如“從實踐中學習”、“理論結合實踐”、“重視學習歷程”等成為澳門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元素。儘管課程改革並沒有直接指出服務學習在學校課程中的位置,但實際上要推動上述的教改理念,開展服務學習即為有效實現理念的模式之一。透過教師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從課程所學延伸成社區服務,例如英語課堂結合旅遊主題,發展成外籍遊客的導賞服務;又如科學科對環境污染主題的學習,透過進行社區環保調查,設計成校園社區環保活動;透過品德與公民教育,發展“鄰舍關懷大使”計劃;透過歷史教育,撰寫、製造以及出版有關社區歷史的小冊子,繪畫地圖、研究區內建築物的歷史並訪談久居社區的居民;透過數學課,為校內低年級同學設計學習數學的遊戲等。這些都是學習和服務結合的例子,值得參考和嘗試。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教研與共備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09月11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teachers.italki.com/
wp-content/uploads/2013/08/prepare_classes.jpg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越來越多學校積極建設校本教研機制,透過創設時間推動共同備課、研課、觀課和議課的教研文化。不少學校的教師同仁,在教研會議中就學校學習有關的課題上,集思廣益並共同討論學習目標達成的可行方法,研議學生學習可能遇到的難點,並從學生的學習表現回饋教學,協助學生提升學習成效。
  新學年伊始,各校老師們都在準備新學年的教學工作,不同科組亦會利用這段時間,對學科課程的規劃、教學進度的安排着手籌劃。學校課程改革亦隨着政府陸續頒佈課程框架以及基本學力要求而按序落實。各學科基本學力要求指出了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並就科目的學習範疇列出了具體學習內容。此將有助老師更能整體地把握學科的教育功能,明確發展目標、方向和教學模式,為學校全面地規劃校本課程提供了規範和引領。
  當然,要將基本學力要求轉化為校本課程、進度以至更為具體的課堂教學,尚需要學校科組和教師發揮其專業,按照學校的發展方向、學生的學習水平,將之具體設計成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而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則涉及教材選擇、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設計等方面。亦因如此,如何發揮學科帶頭人的規劃、引領和指導能力,以及提升科任教師對學習內容的把握,以持續改進教學來提升成效,使所有學生均能按着目標和進度逐步掌握學習內容,即為課程最終落實的關鍵環節。
  由此可見,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進二者息息相關。因此,要使課程改革得以進一步落實,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尤其透過教研機制的建設和開展,即能有助提升教育的成效。教研機制的建設,有助教師集中討論實際的課堂教學,並在過程中作出反思和改進;同時,透過教研會議為老師提供了一個互相導動和發展的平台,有助促進專業對話,建立教學協作的文化。
  一般而言,學校教研小組在共同備課時,需要關注以下的問題,包括: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及困難;教學目標、預期成果和教學重點;單元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資源的運用;課堂觀察的重點以及觀課後對教學過程和學生表現進行共同檢討反思,並對原有的教學設計作出修訂。
  當然,不同學校教研機制建設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但也離不開“教師反思”、“備課內容”和“協作方式”三個環節,也就是想做甚麼、做甚麼和如何做三個步驟。教研建設初始階段的科組,可利用共同備課時間,可在“教師反思”環節集中檢討教學進度及教學情況;在“備課內容”環節裡,透過參考相關資料選定教學內容,協商作業及測考範圍和方式,討論課文內容、教學重點和施教方法;在“協作方式”環節,建立彼此認同的備課目標和協作方式,分工收集資料設計教學材料等。
  當科組教研機制運作成熟時,即可進一步推動發展階段以至成熟階段的建設工作,其具體的方式方法,留待下回再談。

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陪伴孩子

圖片來源:http://www.zaizaibang.com/pic/
head/39/article_295239_pic.png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07月31日 澳門日報C07教思版

  每次回家食飯,弟弟的兩個孩子最常對我說的就是:“伯伯,陪我玩!”於是,我總會抽時間在飯後與“兩隻馬騮”共樂。
  有不少朋友經常買玩具給孩子,有些朋友更不諱言因為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於是透過買玩具作為補償,以為就算爸媽不能陪他,還有玩具可以陪伴孩子。幾年下來,家裡堆滿玩具。我問朋友:如果每天玩一件,多久才能玩遍?朋友竟然說孩子對玩具都不太感興趣,甚至有點懷疑孩子有多動症,新買回來的一會兒就玩厭,所有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我就問他:“那你有陪他玩嗎?”“那有時間,但有時也會看着他玩的。”
  我的兩名姪女也有不少玩具,有部分也是我送的,其中一份是香港大學謝錫金教授研發、專為幼稚園及初小學童學習中文字而設的“部件識字”遊戲。起初我擔心她們不感興趣,部件拼字對於成人而言確是無甚趣味,豈料我跟她一起玩了幾遍後,小朋友竟然說好玩,下次回家她再跟我說:“伯伯,陪我玩拼字!”於是,我就明白了,玩具好不好玩,很大程度視乎你有沒有陪她一起思考、一起挫敗、一起成功。
  陳老師是我的好朋友,有一次跟我分享她的育兒經驗。她說每天都會抽空和孩子一起玩,特別強調是“一起玩”。陳老師認為,育兒之道無它,就是陪伴!她們家每天都會全家老少一同晚飯,飯時不開電視,公公婆婆、爸爸媽媽、叔叔嬸嬸、表兄弟姊妹坐在一起食飯、聊天,沒有電視和平板電腦的晚飯,換來一個互相陪伴、一同分享的愉快時光。
  微軟創始人之一Bill Gates的父親William Gates曾經說過:“孩子行為的好壞不在於管教的鬆或嚴,而是你有沒有參與他的生活(being there)。”洪蘭教授曾言其待人處世觀念很大程度來自父親在晚飯時跟她們講過的話;她認為要教出好孩子,陪伴是關鍵。
  美國Indiana University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家長在遊戲時間陪伴幼兒的時候是否分心,將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廣度。研究以頭戴式攝像機紀錄追蹤家長與幼兒遊戲時的眼球運動,發現父母在遊戲時將注意力放在玩具物件的時間愈長,幼兒注意該物件的時間也愈長;反之,一旦父母表現出分心、四處張望或開始做自己的事時,孩子的注意力廣度就會愈差。可見,看着孩子玩和陪伴孩子玩,是有分別的。
  PISA2015在今年五月時公佈了第三期的研究報告,其中有關父母與孩子的活動一項問卷結果顯示,澳門參與PISA研究的學生家長表示“每天或幾乎每天”的百分比中,有82.6%的家長回應每天或幾乎每天會與孩子一同進餐,與參與研究的其他17個國家地區的結果大致相當;但回應每天或幾乎每天花時間與孩子談話的,卻只有39.5%,是其他17個國家地區中比例最低的一個。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全情投入(二)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07月03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這次恩師回澳,除了在學校周會與同學分享外,亦在六月二日與澳門的老師朋友們進行了兩個小時座談,分享了她教書育人的心得,分享了她全情投入、無私奉獻的教育熱誠。
  黃教授在中學服務的十多年,總結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教學相長的關鍵。她對學生從來都是循循善誘,對教學工作總是全情投入;在她眼中,每位學生都是最特別的,她相信只要敎導得宜,再差、再懶、再壞、再無目標的學生,都會有成才的一天。
  黃教授的五分鐘“上講台”環節,上講台的學生很大比例都是那些被評價為上課多言的學生;放學後留在地理室與黃教授一同不分晝夜製作地圖模型的學生,很大比例是那些動手能力強,但在課堂上總是不能專心上課的學生。當年黃教授任教的時期,多言好動的學生都成為了地理學習的尖子,套用黃教授的說法,教學相長就好比油燈中的燈油和燈芯,學生和老師在過程中互相促進,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使這盞油燈持續不斷地發光發熱。
  地理科是基礎教育開展愛國教育的重要科目,黃教授的課堂時常把握時機,將最近的最新的最重要的國家發展動態,例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航天科技等當年國家發展的重點項目,結合課堂進度進行教學,讓學生及時了解國家,培養學生愛國之心。黃教授認為,教書育人的意義在於透過知識的傳授去培養學生品格,當中至關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國家、民族和文化的認同。她憶述當年在英法訪學後,大學曾以高薪厚祿吸引她留在英國,但四百英鎊的大學教職薪酬未能打動一位愛國學者回國報效的熱誠,黃教授認為當中的主要原因是她在學期間老師培養出的一顆愛國之心。當年太陽能發電項目在全球各國方興未艾,英國大學看中了項目的重要性,當然想她留任,但黃教授認為項目對國家發展更加重要,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能源問題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國家和民族利益在任何時間都應該比個人利益重要。
  黃勵知教授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總是全情投入,當年在中學任教的她已經年過六十,空氣不好的季節,令她在教員休息室經常咳嗽,吃甚麼藥都無法根治,但她總有一套治咳良方,就是踏上敎壇。黃教授每次踏上敎壇總是那麼精神奕奕、神態自若、談笑風生,她的久咳總能在敎壇上得以治癒。
  這次又見恩師踏上敎壇,在學校的一個小時及分享會上兩個小時,不用停、不用坐、更不用休息,台上台下互動積極,平等和諧,完全跟十六年前退休時的教授一模一樣。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全情投入(一)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06月05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今年恩師回澳,專門到訪兩所學校和出席一場教師分享活動。喜見八十多歲的黃勵知教授身體依舊健壯,上周一在學校的一場周會分享,一個小時分享了她在澳門就學到往穗升大、高校任教到英法訪學、返國服務到回澳任教、桃李滿門到赴美與兒孫享受退休生活的八十多載精彩人生。
  黃教授自幼離開父母留在鄉間,在抗戰期間親歷日軍暴行,又因禁運使生活困苦,經歷了一段難以言喻的童年生活;中學六年回澳在廣大中學勤奮學習,為了幫補家計當了小小補習先生,又在課餘任教平民學校,中學畢業後留校服務,管理學校並協助實驗室工作,在此期間積蓄了一些學費,後赴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升學,希望可以改變命運。可是,高校期間正是大躍進年代,後又遇上文化大革命,曾經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仿效長征徒步走上井岡山,後又在五七幹校、粵北山區期間經歷了一段艱辛歲月苦練心志。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黃教授回到華工執教,之後得到赴外訪學機會,以訪問學者身份在英國開展中英合作的一項太陽能研究項目十八個月,項目結束後英國大學試圖留任,但心繫祖國的黃教授沒有接受當年非常吸引的薪酬,毅然回國服務,回到在華工從事教學十載,開展科研項目並負責研究生指導工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當年濠江黃楓樺校長因為開學在即,但高中多班尚未找到地理老師,故商請黃教授以大學教授的身份回到澳門任教中學。雖然當年有不少同事不解,一個大學教授去教中學生,而且任教地理這個閒科中的閒科,卻無阻她對教學的熱誠和嘗試創新改革基礎教育的精神,辭去大學教職選擇退休並開始中學地理教育改革的工作。
黃教授在中學任教期間,全情投入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工作,得學校領導的支持,在校園建立起地理室、地理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地理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充滿地理學習氛圍的地理室內學習,運用電化教學,並大量使用地圖、地理模型開展直觀教學,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學習興趣和成效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黃教授致力改革課堂教學,鼓勵學生以不同方式積極參與課堂,探用了課堂討論和分組活動在當年屬非常時髦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黃教授的課堂特點是邊教邊導,老師少講課而師生多議論,更創新了五分鐘節目,讓同學在每節課有機會上講台作報告,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地理室百多件的大型專題地圖、地理模型,都是在黃教授的指導下,在課餘的時間與同學一起製作,同學親手做的地圖模型一方面加深了同學對主題的認識,另一方面,這些人手,配合教學主題製作的地圖和地理模型,成為了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教材,課本上的知識,都變成了直觀的學習材料,這樣的地理課堂,又怎會沉悶枯燥?
  全情投入、桃李芬芳,是對黃勵知教授在校服務期間最佳的讚譽,教育事業講求育人之心,育人之心又絕對離不開對教育工作的全情投入。恩師今次回澳的分享,應該能為現時在教書育人道路上也是默默付出、全情投入的老師朋友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工匠精神與職技教育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05月08日 澳門日報D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proc2a37c.pic23.websiteonline.cn/upload
/58c7c4a8afd86c9_1zth.png
家中用的電飯鍋是著名的飯鍋品牌象印,據說其最高級的飯鍋製作組裝流水線,是由四十六個作業員手工完成,而決定飯鍋優質與否的核心——內鍋,則由經驗豐富的專門師傅從二十公斤的原鐵以手工鑄造成一點八公斤的成品,單是內鍋已經可謂匠心獨運;象印公司研究人員還深入研究有日本第一炊飯仙人之稱的村嶋孟老先生的煮飯方式,模仿村嶋先生的鍋具設計出廣且淺的鍋型,並加入中間凸出的加熱環——羽釜,使由中間加熱,熱能不外漏之餘,還讓整體熱能更全面和均勻,令對流更充分,以達到每一粒米都受熱的境界。研究人員發現,這樣的設計能有效讓米飯裡的還元糖提升60%,氨基酸增加10%,讓米飯更香,口感更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鼓勵企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象印公司對電飯鍋這樣一件生活日常用品的製作,即能充分體現了“工匠精神”的內涵——精益求精、嚴謹、一絲不苟、耐心、專注、堅持、專業和敬業。
  工匠精神的提出,對內地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職業技術學校已開始摸索並正在實踐弘揚工匠精神與創新職業教育的有效合一的教育模式,為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元素。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李小魯副會長指出,“工匠精神”應該成為學校職業教育的靈魂,成為每一個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所努力嚮往的一種境界。
  與日本有相似民族特質的德國,其工業製造水平之所以登峰造極,也是因為其根植民族文化深處的“工匠精神”,德國的工業從業員擁有如此素質,便要歸因於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
  德國的學生在完成義務教育後,便會進入定向階段。定向階段主要是為了挖掘孩子的天賦與興趣,完成此階段後,會按照學生的個性特質,依照家長的想法與老師的建議,讓學生至三種不同的中學就讀。德國的中學教育具有比較清晰的指向性,進入中學的學生可以選擇職業預校、實科中學以及文理中學就學。在德國,學生若要進入大學,則一定要於文理中學畢業。但實際的情況是,德國有七成的學生選擇的軌道是學習一技之長,也就是進入職業技術教育的體系進行學習,當中,更多的是進入德國的雙元制(Beruf)職業教育體系。
  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是一種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緊密結合,以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模式。接受雙元制培養的學生約有七成的時間在企業,三成的時間在學校。學生學習期間不交學費,同時每月可以得到由企業提供的生活津貼及法定社會保險。據統計,德國現時的二百一十萬家企業中,有20%參與開展職業教育,並且大部分是大中型企業。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學生,經過企業培訓後,其受僱率高達66%。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成功,其根本在於德國的傳統文化是全民、全社會重視職業教育“工匠精神”的文化,而其成功實施,則需要政府、行業企業與學校三方密切合作。
  澳門職業技術教育制度目前正在思考改革方向,當中,如何體現“工匠精神”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如何加強校企合作、如何革新社會對職技教育的理解,均成為制度改革需要關注的核心環節,具體內容下次再談。

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教育與互聯網+(二)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03月13日 澳門日報E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xinhuanet.com/titlepic/
111581/1115817052_1436015494222_title0h.jpg
    筆者在上年十月的專欄提到,從孔子時代杏林講學的口耳相傳,到千多年前活字印刷興起後的經典誦讀,從十七世紀夸美紐斯提出班級授課,到工業時代現代學校的廣泛普及,教育的對象從精英走向大衆,方式亦從標準走向客制
    當前,資訊科技的廣泛普及,互聯網在各方面的廣泛應用,學校教育正面臨互聯網+年代的機遇與挑戰,由此,不少國家地區正在摸索一套新的教育模式,讓學生能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亦能面對目前以至未來科技飛速發展的需要。
    一段標題為A Vision of Students Today的在線短片,其中一段有學生反應說他們在資訊年代成長,但進入教室後的學習大多數情況是與數碼裝置或互聯網隔絕,短片中的學生表現出不解和困惑。
    事實上,我們已經了解到現在我們的學生,互聯網以及科技的應用已經與他們的生活與學習密不可分,孩子對上述工具的掌握程度甚至比老師還要熟悉。因此,學校教育以及課堂教學必須因應社會的發展而有所改變,才能適應我們學生的學習習慣,更何況,應用資訊科技以及透過互聯網進行學習,是當代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生應對未來社會變化的重要素養。
    回看澳門的情況,近十多年教育行政當局以至學校均大力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在特區成立初期,各校的資訊設備配置因校而異,整體設備水平比較鄰近地區而言仍有一定落差。後來,一些學校開始重視多媒體教育的推動,投入資源發展多媒體中心及教室,以電腦、數碼照片影片、PPTFlash動畫等為代表的多媒體教育時代逐漸取代早年以幻燈片、錄音機、電視機、錄影機等為代表的電化教育時代,並隨之轉變了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方法。
    還記得大約在2001年,我在網上下載一段地球地軸傾斜與地球繞日公轉Flash動畫,並在課堂上透過多媒體設備展示。要理解地球四季的形成,必須弄懂地軸傾角與公轉的關係,可是這個涉及空間和抽象的思維能力,不少中學生一時三刻是難以弄清楚的。我在2000年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讓學生弄明白的概念,2001年因為一段Flash動畫的展示,一下子讓學生們都明白了。除此以外,中學地理中有關地轉偏向力和行星風系的形成、地形圖判讀地形地貌形態等,地理老師如果只靠黑板粉筆,真正可以透徹認識的學生可能少之又少。而上述兩個中學地理難點,現在只需透過虛擬實境(VR)技術的應用就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必需指出的是,無論是過去的黑板粉筆、電化教育、多媒體教育,或是現在的資訊科技教育或互聯網+”等,都只是教學的工具和媒介,任何脫離了學生學習本身的教育都是無效的,學校教育永遠離不開老師和學生二者的教學互動和情感的交流,而只有如此,學校教育才能永遠發揮它無法取代的教育作用。
    一些教育與互聯網+的實踐經驗,下次再談。

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二)

文. 黃逸恆
刊於2017年02月13日 澳門日報C08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www.think2read.co.uk/
wp-content/uploads/2014/01/TB_illustration.png

    包括澳門在內的各國各地,課程改革的目的在於推動學校為學生提供全面均衡的學習經歷,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全面發展。當中有關群育的發展,有學者曾對其概念內涵作出說明,指出群育是指使學生能夠透過生活的體驗,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價值觀,明白人際與自然關係及處事之道,進而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服務社會,達到立己立人的理想。因此,不少學校透過開展義工活動、領袖培訓、團隊訓練等群體活動,讓學生在群育方面有所發展。
    課堂以外的群體活動是發展學生群育的有效方式,而群育所能發展學生的同儕協作和合作解難能力,則需要更多地透過課堂教學相關活動的設計,才能更有效地去讓學生掌握。讓學生具備同儕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透過資訊科技合作解難,是當前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無論在學校學習以至未來晉身職場工作均需要重視發展的環節。亦由於此,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15年首次加入測試學生的網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評估。
    所謂合作解決問題能力,是指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需要透過與團隊其他成員進行溝通、分享等合作相關技能,以達至解決問題的目的。PISA在此基礎下,進一步訂定CPS評量的內涵,當中主要包括問題解決歷程合作能力兩大環節。當中,問題解決歷程包括探究及理解表達及系統性闡述計劃及執行以及監控及反思四個方面。而合作能力,則包括建立及維持相互的理解採取適當的行動解決問題建立及維持團隊合作三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
    一、建立及維持相互的理解:學生能夠了解每位成員對問題的熟悉程度與對問題的觀點,並對問題陳述與解決問題行動建立共識。
    二、採取適當的行動解決問題:學生必須要能辨識解決問題必要的行動方式,以及依照適當步驟來解決問題。
    三、建立及維持團隊合作:學生能根據團隊成員的能力,了解自己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成員的角色,並藉由成功團隊成員角色的扮演,使執行成效達到最佳化。
    “問題解決歷程合作能力兩大環節各個方面之間相輔相成,PISA據此進一步建構出CPS的評量架構,並透過設計網上評估工具,系統地分析參與學生的CPS能力。

    澳門各校尤其班級人數進一步得到優化的近十年,學校及教師均積極推動及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小組學習,合作解決問題能力在不同學科教與學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與此同時,政府亦積極投入資源,支持及推動學校更多地應用資訊科技改進教學。不管PISA2015有關CPS的評估結果如何,各校近年對此的重視,充分呼應了時代發展對學生能力的新要求,使學生更能應對未來社會發展的變化和挑戰。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一)

文. 黃逸恆 

 
圖片來源: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
   
第一次佈置小組作業是我任職老師的第二年。
    那年鄰近各地都在大力推動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本的學習方式,倡議教師要改變過於着重單向的知識傳授,應適當地運用小組學習的策略,讓學生透過研究性學習,建構學生的知識體系,並發展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其全面發展以能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
    可是,第一次佈置小組作業的結果卻是不理想的。由於缺乏經驗,那一次的小組作業,我要求同學以五人為一組共十二組進行專題研習,並請各組以澳門環境保護為研究主軸,然後各組商訂研究題目後分工進行小組研習。
    兩周後,各組都能按規定完成研習報告,各組組長亦在分組匯報課中向其餘各組介紹了研習成果。不論研習報告的質量,不評價組長的匯報能力,作業是完成了,但效果卻不理想。那是因為,十二組的報告撰寫和口頭匯報有一半都是由組長一人完成;另一半組別的分工方案基本是由A組員做報告,PPTB組員設計,組長則負責口頭匯報。
    不理想之處不是指各環節工作的分工問題,更重要的是,小組學習的核心要旨,是要發展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而非分工合作的能力,當中的關鍵是學生要在小組中透過團隊合作解決問題
    在這次經歷之後,我仍多次重複上述不理想的經驗,往後幾年都幾乎每學段安排一次分組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重複在環節分工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卻沒有把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作為佈置小組作業的教學目標。各組亦因為吸收了之前一次作業的經驗,報告及PPT質量提高了不少,口頭匯報的水準也有所增進,亦因如此,我並未能察覺到問題,反而以為效果非常理想。
    讓學生去解一道數學題,又或制訂一個運動計劃,甚至規劃一次班會表演活動,都是發展學生解難能力的方法。
    解題或制訂運動計劃都可以獨立完成,但規劃一次班會表演活動,單靠個人的能力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是考驗學生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方式。過程中需要團隊組員有效分享資訊以達成共識;同時組員在必要的時間須採取適當行動,例如主動提問、澄清觀點、確認理解等去釋除團隊可能潛藏的分歧;此外,亦要透過確認進度、分工等方法,去建立與維持團隊有效的運作。
    事實上,小組學習是有發展學生團隊合作解決問題(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的能力,只是當中的概念與技巧,往往都是潛藏於專題報告中,作為老師的我們不容易加以特別教導或指導。尤其如果我們都只看專題報告的成果,而不去關注小組如何完成報告,並不足夠。因此,佈置小組作業時,需要設計一些環節去引導小組必須透過合作才能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