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潛能與天賦

文.黃逸恆
刊於2011年12月12日 澳門日報D06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4.bp.blogspot.com/-xdnWQJbIlFg/TdV_iWanUAI/
AAAAAAAAAAU/xq9d3Uu380I/s1600/Enjoy+Talents.png
    何謂敎育?對於任何一個學敎育的人來說,修習《敎育概論》時,第一個課題即為討論“敎育的意義和目的”,課本亦會臚列古今中外敎育學家的各種主張。因此,大部分的老師都應該認識以下對“敎育”二字的解釋說明:
      Education源自拉丁文educare,當中的“e”指的是“出”,而“ducare”意為“引導”,加起來的意思就是“引導出來”,也就是說發展人的潛能與天賦。
      學習歷史的朋友都應當知道,工業革命是近代史中的一件關鍵事件,它深刻地改變了整個社會,無論是政治、科技、經濟、文化等方面,學校敎育模式亦因而發展為流水線生產式的學校敎育。
      這種模式講求的是標準化和生產效益,基本的假設是對象條件均一,就仿如啤酒工厰將啤酒通過機械,流水式地灌注入瓶子中。更重要的是,啤酒工厰有嚴格的質量監管機制,不合標準的瓶子將不會出現在生產線上。即便是有,那些不合格的瓶子,要麼被灌至白泡四溢,或是半瓶未滿;更甚者,可能因為瓶身太大,或者形狀有異,被灌前早已被擠碎或壓毀。即使勉強通過各個生產環節,最終都會被標籤為次貨。
      我在本欄多次引用Ken Robinson 的《The Element》,是因為他確實帶給我們一些思考,一種對敎育本質的重新思考。
     書中第一章描述的三位角色:Gillian、Matt和Paul,不約而同地被啤酒工厰標籤為多言好動、缺乏專注力、無心向學、不正經和沒有目標。可是,Gillian Lynne發揮了她跳舞時才能思考的天賦,讓她成為全球知名的舞蹈家,並和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合力創作了幾齣膾炙人口的百老匯音樂劇,當中包括《貓》和《歌聲魅影》;而Matt Groening幸好沒有被漫畫家父親勸說成功找份“正經”的工作,否則那個黃色的飛機頭卡通人物Simpson就不可能出世;還有那位首位獲頒諾貝爾經濟學奬的美國人Paul Samuelson,從來沒有目標,卻因為入讀芝加哥大學,找到潛能的發揮機會而重生。
      為了讓學生的潛能與天賦得到發展,《正規敎育課程框架》因而提出:延長學日,同時縮減每周上課時間,讓學生拓展自己的學習經驗,並更多時間參加納入正規敎育課程計劃的餘暇活動,發展潛能、興趣、愛好和專長;同時重視選修課程,加強中學敎育階段課程的選擇性,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和諧、充分而又富有個性地發展。
      孩子的潛能與天賦,需要我們將之“引導出來”,這就是敎育。

    (共識和方法·三)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同善堂小學的校本敎科書

圖片來源:http://love.youthwant.com.tw/11/
 pre_readz.php?stud_id=200056731&
bid=090918230047z11Y&ftype=9Add caption
文.林發欽
刊於2011年11月28日 澳門日報D06文化教思版

       鄕土敎育倡導學校弘揚本土知識,介紹社區環境,敎授本校歷史。其中,涉及本校的歷史與現狀,以本校師生最熟悉,最有話語權,也最好由他們來撰寫。校外即使有人願意參與,也只能是輔助性質。
     那麼,該如何編纂講述母校發展與現狀的校本敎科書呢?我想,當中起碼要有兩個必要條件:第一,學校已有相當的校史資料,以提供最基本的素材;第二,學校有這方面的熱心敎師,願意投入額外的心力進行開發工作。
     第一個條件,也就是澳門大學敎育學院與澳門歷史敎育學會前兩三年極力推動學校開展校史撰寫計劃的原因。如果沒有相關的整理計劃,即使有再輝煌的校史,也無資料可寫,或未能充分反映學校的歷史傳統與敎育成績。第二個條件,有熱心的老師,還要學校政策的配合,例如有沒有提供資源、有沒有減少老師的課時,使其有充分的時間開展編寫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澳門同善堂小學二○一○年十月編纂了一套校本課程,在澳門鄕土敎育(特別是校本課程編寫)方面做出了良好的示範。這套課程由同善堂小學的黃艷玲主任和伍淑珍老師編撰,以敎科書形式印製出版,合共六冊,從小一到小六,一個年級一冊,內容由淺入深,螺旋式上升,旣有銜接,又有深化,逐年遞進。
     同善堂小學的辦學實體乃澳門同善堂,是在澳門歷史悠久的華人慈善組織,與澳門近代社會發展有極密切的關係,為澳門鄕土敎育,特別是同善堂小學的校本敎育提供了最好的素材。這種學校背景,使黃艷玲主任和伍淑珍老師擁有大量可資利用的資料,大大地豐富敎科書的內容。
     從小學一年級的《我是同善堂小學生》及《感恩故事》僅有的兩小章,到二年級的《澳門同善堂》、三年級的《慈善公益,造福社會》,及至高年級的《為善最樂,承先啟後》、《同善堂中學校史》、《同善堂中學校友會》等內容,都充分反映了編者對辦學實體同善堂及其學校發展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作為資深的前線敎育工作者,編者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有較好的掌握,初小年級的內容精簡而又富有趣味性和啟蒙性,高小年級的內容在初小的基礎上有所延展,帶出新的內容,卻又能前後相關,富有思辨性和啟發性。
     總體來看,同善堂小學的老師能以一校之力,編撰出版一套六冊的鄕土校本敎科書,殊為不易。期間幾易其稿,一邊試用,一邊修改,逐漸完善,最後形成現稿出版。當中參與的敎師付出的時間和心力,是値得敎育界嘉許和自豪的。
     個人以為,無論是從這套敎科書的質量出發,還是從學校和老師克服諸多困難,自發編寫出版校本敎科書這個敎育行為着眼,這套名為《同善堂中學小學生校本課程》的敎科書,實在値得澳門敎育界學習和推廣。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全面而均衡


圖片來源:http://www.hsd.k12.or.us/Portals
/0/grading%20scale.jpg

文.黃逸恆刊於2011年11月14日
澳門日報F08文化教思版

   如果我們都期望學生能全面發展,那麼課程的均衡性就必須充分得到體現。事實上,近年各國各地開展的課程改革,都不約而同地關注課程架構的均衡性,其目的都在於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機會使其全面發展。
    例如內地、台灣和香港的課程,均設置包括語言、數學、社會、科學、藝術、健康等的學習領域,各學習領域以必修的形式貫徹於不同的敎育階段,同時設定課時比例。務使學生在學前、基礎以至高中敎育階段,均能涉獵、掌握和內化全面的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為其終身發展奠下重要根基。
    不難發現,不同學科敎師的特質有其共性,例如中文敎師大都文質彬彬,時刻散發着深厚中華文化的韻味;數理科敎師邏輯清晰,空間、抽象思維敏銳;又如看問題的角度,歷史敎師不會單從表面理解,往往深思事物發展的前因後果,地理敎師則多從空間區域相互聯繫的角度分析問題;至於體育敎師的強健體格、音樂敎師的優雅氣質、視藝敎師的創意思維等敎師特質更是顯而易見。
    以上種種,旣是不同學科敎師的特質,更是我們期望學生都能具備的素養。因為,我們都明白到只有具備上述素養,同時掌握一定程度語言和資訊技術能力的學生,輔以良好的溝通合作等社交技巧,才能應對未來社會改變和發展的挑戰。而上述素養的培育,主要場所就在那個需要經歷十五年當中三分一時間的學校裡面,因此,學校課程設置的均衡性,即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
    “全面而均衡旣是共識,職是之故,《正規敎育課程框架》提出:立足全人發展的改革理念,適當調整課程設置,為學生提供全面、均衡而又多元的課程。課程框架設置語言與文學、數學、個人社會與人文、科學與科技、體育與健康、藝術學習領域,並強調在重視基礎性科目的同時,加強品德與公民敎育、體育和藝術敎育,確保其在各敎育階段必要的課時重視文、理平衡,避免高中過早文理分組且文理不兼修的現象,促進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整體提升。此外,從小學至高中敎育階段,訂明敎學語文為中文的學校必須學習普通話,保證中學畢業的學生能說比較流利的普通話。同時,規定小學至高中的敎育階段,學校應確保學生每周進行體育運動的時間不少於一百五十分鐘,讓學生的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在追求課程設置達到均衡的同時,我們同樣有共識:應讓學生能發揮潛能、盡展所長,保證充分的選擇性即為課程發展的另一個核心環節。
    (共識與方法·)

文化對話與政治交鋒

圖片來源:http://www.ircmarmara.net/wp-content/
uploads/2011/03/political-science4.jpg
文.林發欽
刊於2011年10月31日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中文的敎育和應用,在澳門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其受重視程度及中文內部的規範化問題,常被拿來與葡語及英語比較。換一個視角,單以中文在澳門四百多年的發展來看,不難發現,中文是在文化對話與政治交鋒中,深刻地影響着文化與政治的發展。
    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葡萄牙人入踞澳門,澳門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元文化共融、多元宗敎並存、多元種族共處、多種語言共用的社會。東來的歐洲人,特別是天主敎傳敎士和葡人社區的精英,開始積極學習中文,期望通過中文傳播天主敎和加強與中國官府的溝通。東西方兩大文明,由是展開一場深度的文化對話,澳門歷史上曾產生了大批漢學家和熱愛中國文化的土生葡人精英,對促進東西方文化流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與此同時,為了維護葡萄牙在澳門的利益,澳葡政府一直積極推動葡語敎育,對中文敎育並不積極,遂在多語並行、華洋雜居,以中國人為主體的社會,長期以來使葡語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然而,中文作為澳門華人的文化載體和最重要的交際語言,並沒有被人為的政治因素壓倒。澳門中文敎育有優良的傳統和厚實的文化土壤,中國傳統的儒家敎育在小城紮根深厚,半島北部就曾辦有黃東暘書屋等著名學塾,望廈趙氏家族趙元輅、趙允菁父子於清代中葉先後中舉,成為澳門中文敎育的典範。近現代,從鏡湖醫院慈善會興辦蒙童義塾,到陳子褒、盧湘父先後來澳辦學塾,再到華人團體百花齊放興辦現代私立學校,中文敎育有如涓涓泉水,從未止息。
    進入過渡時期,在中國政府和澳門華人的要求下,中文官方地位終於在一九九二年得以實現,澳門葡萄牙人和土生族群逐漸興起學習中文的熱潮,華人社區的中文敎育也比從前更具現實意義,澳門中文敎育由此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主權回歸以後,中文成為第一正式語文,在政治上得充分的地位。同時,隨着中國政治、經濟力量的增強,中文國際化的勢頭正在顯現,對澳門居民來說,無論是中國人、土生葡人還是外國人,學好中文已成為普遍的共識。但另一方面,在一些特殊的領域(如法律),葡文仍是主導語言,中文在澳門法律和司法系統的地位仍有待改善。與此同時,在以中國人為主體、中文成為強勢語言的情況下,如何保障和推廣葡萄牙語,彰顯澳門特殊的地位,顯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說,與澳葡政府早期在政治上獨尊葡文,排斥中文不同;特區政府有責任維護葡文在澳門的存在,這不僅是因為基本法的規定,更是因為,這應當是我們的文化和語言政策。
    潮起潮落,四個半世紀過去了,澳門中文敎育一路走來,成為澳門敎育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一方面在文化對話中肩負着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一方面在政治交鋒中成為本土文化最忠誠的守護者。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共識和方法(一)

圖片來源:http://www.ezeedictionary.com/
imagedict/c/consensus.jpg
文.黃逸恆
刊於2011年10月17日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回歸以來,社會變化急遽,不少新的社會議題深刻地影響及改變了本澳居民的價値和態度;與此同時,全球化的程度加深,正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的改變,資訊的傳播速度及技術的更新,加速了大量技能、行業甚至產業的老化與消亡。在這樣的背景前提下,我們必須檢視目前培養人才的模式,同時,“人才”的定義亦應重新調整。 
     改進人才培養模式、調整人才定義,對於學校敎育而言,涉及改進學校課程的各個環節,如何選義案部、考辭就班地實現於各環節中,首要同仁們一起築構與建立一套“共識”(Consensus)和“方法”(Approach)。


共識早已形成
    回歸以來,敎育行政當局先後展開一系列與敎改相關的法律法規諮詢與立法工作,同時,透過主辦或協助學校開展不同類型的講座、工作坊、課程等專業發展活動,大大加強了敎育同仁一起參與築構共識的主動性;與此同時,包括中國內地、台灣、香港等鄰近地區,近十年來致力推進敎育改革與課程發展的步伐,本澳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或同步推動,卻因為我們的課程、敎材,甚至敎學、評核模式都很大程度地參照鄰地。因此,鄰地的課改步伐早已以間接的形式,深刻地改變着我們的敎育觀、課程觀與敎學觀。職是之故,一些“共識”其實早已形成。


每個孩子都能全面發展、盡展潛能
    《世界人權宣言》指出,每個人都有受敎育的權利,無論其國籍、種族、社經背景等方面,皆不應存在任何歧視。因此,我們都會認同只要能提供足夠機會與協助,每個孩子皆可造就;學生能全面(Holistic)發展的意思,就是我們應提供全面而均衡的學習機會,依據不同學習階段的年齡特徵,讓學生在基礎敎育階段均能涉獵不同領域的基礎知識,並從中掌握一些對其終身發展有助益的能力與素養,從而成為一個厚德盡善、熱愛學習的“全人”。
      誠如肯·羅賓森爵士在專著《讓天賦自由》中所述:“整個社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每位團員都有一種擅長的樂器,只要大家都選對位置,將能造就一首渾然天成的樂章。” 
     要讓澳門社會這首樂章能渾然天成,我們都認同不能忽略學生的個性與潛能(Potential)的發展。學校敎育,應該在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以外,亦要給予學生多樣的、豐富的機會,讓有潛能的學生可以自由地發展個性特長,提升學生某一方面的專長之外,同時培養興趣與愛好,使大家都能最終在樂團裡選對位置,共譜和諧樂章。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推廣口述歷史,深耕澳門文化

圖片來源: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63/
4542863844_90ed440269_o.jpg
文.林發欽
刊於2011年10月03日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近年,口述歷史日漸受到澳門史學界的重視,以口述歷史為題材的著述越來越多;在傳統的文獻考據中,也開始有硏究利用口述史料作為佐證資料;學校敎育中,有越來越多敎師佈置口述歷史方面的專題硏習。凡此種種,皆反映口述歷史在澳門的推廣敎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値得注意的是,與口述歷史的成果相比,澳門對口述歷史的理論硏究則顯得相對不足。口述歷史不等同於一般的採訪,有嚴格的操作程序。它是就某一特定的硏究主題,如個人經歷、家族史、行業史、歷史事件、社會思潮等,以訪談的方式搜集口述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和情感。口述歷史訪談是由一位做好事前準備的訪談者,向受訪者提出問題,並以錄音、錄影、拍照等方式,記錄訪談內容。口述歷史作為一種硏究方法,已廣泛地應用於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新聞學、社區硏究、婦女硏究、災難學、醫學等社會和自然科學領域。
    舉個例子,博彩業長期作為澳門的支柱產業,博彩從業員為澳門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大量的貢獻;行業的內部情況和職工的社會生活,已構成澳門社會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開展澳門博彩業職工口述歷史,不僅僅是要挖掘史料,保存歷史文化,更重要的是讓社會大衆更全面地認識澳門博彩業的情況,透過一個個博彩業職工的生命史,了解職工為澳門所作的貢獻。
    博彩從業員需要輪班工作,時常面對一些賭客不合理的對待,心理壓力很大,但正是他們默默耕耘,澳門的博彩業才得以發展,社會日益繁榮。所以,博彩業職工是“澳門最可愛的人”,應該受到澳門社會的尊敬,對博彩業職工開展口述歷史計劃就非常富有社會現實意義。
    從以上例子可知,口述歷史是一種歷史硏究的方法,是溝通“學術史學”和“公衆史學”的橋樑。它關注被傳統歷史硏究忽視的人和事,對社區生活中的“平民”和“瑣事”抱有濃厚的興趣和深切的關懷。放眼外地,口述歷史已成為“追尋集體記憶,深耕本土文化”的文化創意工程;立足澳門,在社會經濟急速發展的當下,口述歷史是搶救和保存澳門的歷史文化資產,增進澳門人的身分認同和歸屬感的重要工作。然而,知易行難,澳門的口述歷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動輒動員人員數十人,更需要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配合、參與和支持,才能見到成效。例如,倘若得不到博彩從業員的支持,澳門博彩業職工口述歷史計劃就無法展開,再好的硏究主題也無從付諸實施。
    口述歷史讓所有人都有成為歷史學家的可能,它解構權威,重視平等,需要更多澳門居民的支持和參與,“說”出我們的歷史,“說”出城市的個性。

一聲歎息

圖片來源:http://ellinasohoisuet.blogspot.com
/2009/02/blog-post_06.html
文.蔡宗洋
刊於2011年9月19日澳門日報F04文化教思版

    每次有外地朋友來澳門旅遊,我都會一盡地主之誼熱情招待,駕車帶他們到處觀光和品嘗各類特色美食,希望他們對澳門能有多方位的發現與體會。有台灣友人更是兩年內三度來澳遊玩,且興致一次比一次高漲。尤其當我吿知“澳門又有新的娛樂場開幕了”,他們都表現得特別興奮,說澳門眞是與別不同。
    台灣友人每次來澳都不會住酒店,而是住在我位於氹仔小潭山附近某屋苑的家裡。他們說,只有與澳門居民一起居住過,才能切身處地感受澳門最眞實的一面。友人亦非常喜歡我居住的周邊環境,說那裡空氣清新,環境清幽寧靜,很有自然氣息。本人數年前之所以從市區搬去該處居住,亦正正是這個原因。加上附近有步行徑,白天忙碌過後,能在傍晩到那裡散散步,舒展筋骨,確眞有益身心。
    今年暑假友人再次來澳遊玩,除了一睹澳門新落成的娛樂度假村“風采”後,更饒有興致地與我結伴在傍晩時分到小潭山上的步行徑散步。當行至舊澳氹大橋附近一帶,友人看到整個山體已經被挖空,一大型建築工程正在施工,馬上說:“眞是可惜,如此翠綠的山體就這樣被挖走了!”我無言以對。其後行至另一段,見馬場一方的山腳,四十多層的高樓已經拔地而起,遮蓋了整個天際線,頓使友人有種壓迫感,說了一句:“為什麼離山這麼近還可以蓋得那麼高呀,難道澳門的城市規劃對此沒有限制?” 我笑了笑說:“另一邊還有一排未修完的別墅和一棟七層高的“爛尾”大廈都快要拆了,準備改為六幢樓高三十多層的大廈了!”友人大為驚訝:“甚麼?!附近那些花草樹木都不要了啊!澳門這麼先進的城市,為什麼城市的規劃和環保意識竟會是這樣!”我說:“為了配合城市的高速發展,有些犧牲是在所難免的。你知道嗎?聽說在機場對面的那座山腳,遲些也要蓋十多幢樓高四十多層的住宅大廈呢。” 友人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馬上補了一句:“那我下次來可不敢坐飛機在澳門機場降落了,弄不好會……!”我笑了笑說:“應該不會那麼兒戲吧,相信澳門政府做事一定會考慮到安全問題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第十二個國家五年計劃提出把澳門打造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吧。要實現這個城市定位,在促進澳門的旅遊業和多元化產業發展的同時,是否也應考慮到澳門的自然資源會否受到影響呢!到底怎樣的居住環境才算得上休閒舒適?到底怎樣的未來生活,才是我們眞正的追求呢?難道看到高樓盲目建設,生態環境繼續遭到破壞,我們只能有一聲歎息⁈
    若政府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在正確的環保意識中成長,能關愛我們家園,那麼就應該從政策層面讓我們的下一代以及每一位公民都體會到,適時改正及更新陳舊過時的環境政策,莫讓眼前一時的短暫利益出賣我們和子孫後代的環境利益,讓我們付出沉重的代價。
    縱觀全球在環境建設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國家地區,政府決策的牽頭作用是最重要的。因此希望澳門政府多做正確的保護環境的決策,並以這些決策支持我們的敎育工作者,作為對下一代進行環境敎育的堅強後盾,莫讓環境保育及環境敎育只成為日夜不停宣傳的空洞口號。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小事和小物


文.黃逸恆 刊於2011年8月21日澳門日報D06文化教思版


    靑洲大馬路公務員大廈三樓十一號,那是外公外婆的房子,是我媽成長的地方,也是我童年時的遊樂場。
    因為大家都無暇去打理這房子,最近,這房子賣出了。媽媽說她在那裡有很多故事,所以昨天她把最近睡到日上三竿的我拉了起來,說要拍點照片留念。
    走上三層樓梯,夏天皮膚上的黏熱感,麻石欄杆在手上的粗糙,還有眼前長長的、旁邊還點綴着每家每戶不同顏色鐵閘的走廊,那些夏天的回憶也跟着回來了。
    我記得每年暑假,我們都跑來這裡,吃着外婆做的午飯,煎豬扒香腸,偶而是煎大蝦;之後就等着下午從外婆那裡取五塊錢,到英記買麵包當下午茶,偶而外婆贏了麻將會打賞我們每人十塊,那麼那天就可以去紅姐那裡買個公仔麵;再不然就跑去四樓一位老太太的家買汽水喝,然後在那條長走廊上享受那頓下午茶,玩着不同的遊戲,有時候是晾衣線上抓蒼蠅,有時候是把走廊當跑道玩賽跑,有時候是在七號及九號的門口石階上猜大王,甚至連“大風吹”都能在這條又窄又長的走廊上玩;等到快黃昏了,偶而會很有詩意地在走廊上看着太陽沒入在大廈隔壁的雞棚後,更多時候是趁外婆的“麻將腳”回家了,我們便霸佔那張麻將桌打麻將或砌麻將房子。很多個夏天,我就是在這裡,在小孩子的嬉戲笑鬧聲中度過。
    然後,外公外婆走了;然後,我們都長大了,出來工作了;然後,我們再沒有回去過暑假了。因為工作的地方鄰近的關係,幾年前我還偶而回去過:在沒有話劇室的時候,我曾經帶過話劇組的同學到那邊排練比賽;我也記得有一陣子我帶着同事到那邊,吃那個一定要有西柚跟沙拉的減肥午餐;直到房子租出後,我終於沒有再回去過了。
    是啊,時代會變,人和事也會變,當年的老伯伯老太太鄰居差不多都走了,可看到夕陽的雞棚也早就變成高樓大廈,對面的五層高政府房舍也拆掉了,我們也再不是可以放暑假無憂無慮的小孩了。一個房子,如果沒有人住,它只是一個空房子,而不是一個家,一個留有故事和回憶的家。房子易手的確很不捨,但若果它能成為別人的家,然後繼續累積不同的故事與回憶,也許是一件不錯的事吧。
    ——何婉鳴(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

    或許,故事中何老師所描述的麻石欄杆、七彩鐵閘、晾衣線、石階、猜大王、大風吹、麻將房子等,都只是一些包括我在內幾位表兄弟姊妹之間的集體回憶,但這些回憶中的一事一物,築構了我們對家人之間的感情。同理,如何培養學生的鄕土情懷,需要的不是高深的敎育理論,也毋需嚴謹的規劃指引;需要的只是與學生們分享發生在他們身邊的小事小物,哪怕是比不上喜馬拉雅山高卻曾有足跡的小潭山,抑或是遠不及尼羅河長卻朝夕相對的鴨涌河,足矣!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大學與文化傳承創新

文.林發欽 刊於2011年8月08日澳門日報F06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equalityanddiversityuk.com
/image-files/definition-of-cultural-diversity.jpg
    報載高等敎育輔助辦公室日前邀請本澳高等院校領導及代表出席會議,提出在“敎學、科硏與社會服務”三大大學傳統職能的基礎上,加入“文化傳承與創新”一項,賦予大學更崇高的使命。歷史上,大學的職能不斷豐富完善,在強調文化軟實力的知識與創意經濟時代,澳門社會呼喚大學承擔“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責任,一方面是緊貼全球大學變革的潮流,一方面顯示具有獨特歷史文化背景的澳門,寄盼大學在本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上有更大作為。
    最近,“文化傳承創新”成為中國社會,尤其是高等敎育學界熱烈討論的一個議題。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講話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敎育品質,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國家領導人在全國著名大學的百年慶典上發表這樣的講話,實質體現了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對大學提出新的要求,引起中國知識界深刻的討論和內省。
    近年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發現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要求大學振興本土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漲。例如為振興國家的文化遺產事業,國內許多重點大學相繼設立相關學科和專業,積極投入敎學和硏究,使文化遺產的理論和保護問題成為社會熱門議題,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二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敎育敎學硏討會正式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敎育宣言》,強調:“加強本土文化基因認知的自覺,盡快解決現行敎育知識體系中,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認知嚴重欠缺的現狀。……大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敎育應落實到學科創新發展和課程與敎材的改革中。……大學應當積極創建國家及社會文化遺產事業急需的新學科……肩負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的培養。打破單一文本式、學院式的學術模式,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為國家文化遺產事業提供優質服務。大學應當積極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向世界的傳播、宣傳,增進人類文化的交流。”
    在澳門,公立大學其實很早就關注到應肩負起相當的文化責任。《澳門大學章程》第二條規定:“大學須努力促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間的互相溝通和包容,在學習、硏究及其他表達文化的方式上展示多元化的思想。”第三條更明確指出“參與文化遺產和環境的保護。”《澳門理工學院章程》第十九條關於“技術曁學術委員會”的權限列明:“按照本地區的敎育政策,建議澳門理工學院在敎育、硏究、文化推廣及社會服務方面的工作方針。”對澳門這個缺乏自然資源,地小人少的微型城市來說,文化是她賴以持續發展的重要資產。本地大學,尤其是本地公立大學,在本土歷史文化的傳播、整理、硏究、創新等方面作出長遠的規劃和承擔,不僅關係到本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更影響到澳門長遠的城市發展和區域競爭能力。
    所以,本地大學不可能在“文化傳承創新”,尤其是“本土文化傳承創新”上缺位。高等敎育輔助辦公室在草擬新的高敎法時,關注到這個“虛無”問題,令人欣慰。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義務與權利

圖片來源:http://www.thatswhatisay.co
m.au/ethics_values/wp-content/uploads/2011/04/
RightsAndResponsibilities.jpg

文.黃逸恆
刊於2011年7月25日澳門日報D05文化教思版

    《私立學校敎學人員框架》法案日前已交立法會作一般性通過,將由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進行細則性討論。經過近年來比較廣泛的諮詢,《私框》可算是回歸後衆多相關敎育法律法規修訂中,無論學校行政、前線敎師、家長,以至社會各界,討論得最多最激烈的法案。雖仍有不盡人意之處,但可以肯定目前的文本應該是取得最多共識,並最大程度地平衡了各方關注點的法案。
    雖然法案很可能未能趕及在新學年開始前通過,但無論如何,自澳門回歸後,關係到整體敎育制度的《非高等敎育制度綱要法》、影響敎育核心環節的《正規敎育課程框架》、前瞻未來發展方向的《非高等敎育十年規劃》,以及兩年多來得到廣泛討論的《私框》等一系列敎育改革法案的修訂,使得包括本人在內的全體敎育前線人員,對澳門敎育制度的認識及理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深化,敎育專業水平因而得到了一定提高。
    與此同時,由於衆多法案推出諮詢,過程中使得更多對敎育工作有熱誠有能力的前線同工逐漸凝聚,最近數年,越來越多與敎育法制建設相關的非官方座談會、分享會、圓桌會議、論壇先後舉辦,參與者衆,討論氣氛熱烈。此前所未有的土壤,正是孕育敎育專業化的絕佳環境。環看世界各地敎師專業化的發展歷程,大多也曾經歷這樣的階段,並因此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敎師專業制度,從而提升敎師的專業地位。
    《私立學校敎學人員框架》法案第九章訂明設立“敎學人員專業委員會”,負責制訂敎學人員專業準則,並由十三名不同範疇的持份者組成。專業準則的訂定,是敎師走向專業化的核心要素,因此,在立法會討論《私框》的同時,應是適當時候開始討論專業準則的構成和內涵了。這樣亦有助於社會各界更清楚明瞭敎育人員整體的權利與責任。因為作為敎師的我們都清楚知道,涉及敎師的包括職級、薪資、保障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優化了工作條件後,我們“都能”和“都會”負上更好地敎育下一代的責任和義務。
    香港的“敎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成立於一九九四年,其職權範圍與《私框》訂明設立的“敎學人員專業委員會”類似,議會負責擬定準則,並負責就涉及敎育工作者的糾紛或失當個案向香港敎育局常任秘書長提供意見。由其制訂的《香港敎育專業守則》由義務和權利兩大章節組成,義務部分包括對專業、學生、同事、僱主、家長及公衆的義務等共七十四條,權利包括對專業工作者和僱員的權利共廿四條。
    專業守則是專業制度建立的基石,在等待立法會通過《私框》的同時,同仁們也許應借此時機,共同討論一下我們應該負上哪些責任和義務,共同為孩子和社會的發展作出最大的貢獻。

社會問題與敎育

圖片來源:http://www.cartoonstock.com/newscartoons/
cartoonists/efi/lowres/efin363l.jpg

文.林發欽
刊於2011年7月11日澳門日報F06文化教思版


    近年,澳門社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在部分人心中,敎育是社會萬惡之源,敎育卻又是解決社會千般問題最有效的處方。此話何解?君不見每有社會問題發生,有識之士分析原因,其中總少不了諸如“學校缺乏公民敎育”、“學校缺乏性敎育”等評論範式,似乎就是千錯萬錯,敎育肯定有錯;及至論及如何補救與改善,又總會有“加強公民敎育”、“加強性敎育”等呼籲。這正是成也敎育,敗也敎育。總之,社會問題,敎育是因,也是果,似乎只與敎育有關,沒有別的了。
    這種不論事件背景,不看個案特點,不解事情細節,隨便拿“敎育”作泛泛評論的現象,一方面是把複雜的社會問題簡單化,無助揭露社會問題的眞相;一方面其實是打擊了敎育,干擾了敎育,無助敎育的專業發展。
    且讓我們舉個例子,靑少年風化案發生了,豈是一句“學校缺乏性敎育”解釋得了?有人輕生,又豈是“加強生命敎育”就解決得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越來越薄弱,難道就是學校缺乏相關敎育嗎?又是學校加強相關敎育就能徹底改善問題嗎?學生在巴士上不讓座,是沒有公民敎育嗎?加強公民敎育,甚至開一節“讓座課”,不讓座的學生就會讓座嗎?當然,也會有部分學生是有這個可能的。
    “缺”與“加”的評論範式再發展下去,就是“把某某列為課程”,如“把基本法敎育列為課程”、“把性敎育列為課程”、“把節能敎育列為課程”等等。事實上,現在社會上提及的各種主題敎育,早就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滲透於各個學科、各種形式的課程之中,只是沒有獨立設科而已。若然所有主題都獨立設科,則又違背敎育的規律,因為學校課程現在已經面對時間有限、知識無窮的困境。再說,課程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取與建構,絕不僅限於透過系統學科的學習。由此推之,那種“把某某列為課程”的意見通常是出於對敎育的不了解——已見諸課程內容了!
    然而,思維方法不應像一個單擺,從一個極端搖擺向另一個極端。我的意思不是說發生社會問題,敎育沒有責任;改善社會問題,敎育沒有辦法。而是要糾正那種把所有社會問題歸因於敎育,把解決所有社會問題寄望於敎育的簡單想法。改變社會問題需要新的知識與正確積極的態度,這確實需要依賴“敎育”,透過“敎育”使社會重新調適,重構價値觀,建立新的社會規範,此即為“社會重組”或“社會重建”。只是,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需要集體的行動。
    社會評論如果不再拿“敎育”作為話題,當能使評論更見深度,更有針對性,最重要的是使“敎育”不再背負莫名其妙的“原罪”。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孩子與金子

圖片來源:http://www.etftrends.com/wp-content/
uploads/2010/10/gold-bars.jpg
文.黃逸恆
刊於2011年6月27日澳門日報F06文化教思版

   上海市長寧區初級職技學校是一所對智障學生進行初等職業敎育的特敎學校。校園在上海來說,算是非常狹小,校舍由兩棟四層樓房組成,小小的籃球場三面都被樓房包圍起來。
    校園雖小,校長卻非常有心思。甫進校門,大家都被那些掛在長廊上的葡萄吸引着,校園每個角落都掛滿學生的藝術作品和學習成果。校長說,要充分利用每一個展示學生才華的機會,雖然這些成果對於普通學生來說不怎麼了不起,但每一樣都是學生花盡心思完成的。
    校長在解說的過程中,不時提及學校所信奉的敎育理念:“每個孩子都是金子”。因此,該校非常注重對學生潛能的開發。繼有美術、陶藝、舞蹈、律動等必修課程,還設置了攝影、食品雕刻、糕點、揷花、茶藝等選修課程。
    同時,學校為學生設置的除普通文化科目外,包括烹調、麵點、餐飮服務、房務、園藝等專業技術課程。通過崗位體驗課程,學生有了在實際工作場所的大量實習機會。最了不起的是,學生完成職業技術課程後,還要通過跟普通學生同樣考核標準的技能考試,取得初等技能認證。校長補充說,學校敎育的重點,不僅僅是提供給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一個安置,而且是讓他們都能在完成學習後,獲得尊嚴、健康、幸福與快樂。
    離開前,校長贈予我們一本相集,攝影師施融是就讀該校的一位智商40的中度智力障礙學生。這位同學,四年多以來憑着一台相機,記錄了上海世博前後幾千張非同一般的照片,其極具專業水平的照片,讓他獲得了三十多個全國市、區級的奬項。
    位於虹橋區的上海第一盲童學校,每年的高中畢業學生都會參加與普通學生程度無異的高考,升大率持續高達百分次九十多,其中入讀重點學校的更是不計其數。這些視障學生,都是通過每天努力學習那一本又一本厚厚的點字書,用針頭一點一點的完成作業、測驗、考試換回來的。看到老師們在課後時間,不計較時間與精神,為學生準備工作量極大的點字作業和材料,即如該校洪校長所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先天缺陷是不幸,有幸的是他們有一群盡心盡力的老師和同事。
    我也確信:每個孩子都是金子。正如本欄曾說,其實任何人都有其天賦與缺陷,重點是我們的敎育如何才能把孩子的天賦盡情發揮、把缺陷盡量減少。其中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變敎育理念。只要我們都確信孩子都是金子,只要大家都有一顆充滿愛與期望的心,總有一天大家都會淘出金子來的。

如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林發欽
圖片來源:http://www.hobbs-journal.com/
wp-content/uploads/2010/06/舞醉龍.jpg
刊於2011年6月13日澳門日報F06文化教思版

   澳門是個東西方文化薈萃之地,自從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人東來始,不同的東西方語言和文化即在這方土地上紮根滋長,傳統的中華文化與西來的葡萄牙文化和諧並存;中國的佛敎、道敎及各種民間信仰與天主敎、基督敎和平共處,敎堂與寺廟毗連相望;各種東西民風習俗異彩紛呈……中葡兩國人民和其他各國人民經過四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共同生活,創造出澳門特有的文化景觀,形成澳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鄕土敎育重要的素材。
    二○○七年八月,即大約四年前,我在本欄發表《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文說:“澳門民間和官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挖掘、整理、硏究和保護的工作已正式展開,未來幾年,保護與推廣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勢將成為本澳社會重要的文化現象,並從實質上提升澳門各種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有利於澳門文化事業的發展。”四年下來,我們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確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但對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系統的調查、硏究和保護,卻仍然停滯不前,遠遠落後於鄰近地區。
    二○○七年,中國開始落實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保護措施,並展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至今已建立起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構成國家、省、市、縣的四級保護制度,大部分省級行政區已進行普查並建立起保護名錄。一般情況下,只有列入省級名錄的專案,才可申報國家級名錄。鄰埠香港的民政事務局早就委託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硏究中心開展普查工作,並已公佈初步結果。至於澳門,近年引人關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主要集中在申報國家級名錄的幾項:
    第一批:粵劇、涼茶製法(由廣東省、香港和澳門聯合申報);
    第二批:神像雕刻(澳門首個獨立申報項目);
    第三批:醉龍節、道敎科儀音樂、南音說唱;
    第四批:媽祖信俗、哪吒太子寳誕、澳門土生土語話劇、澳門土生葡人美食文化(今年申報項目)。
    除以之外,我們莫說普查,就是連最基本的調查也沒有;整體上,對澳門具備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如何逐一保護,皆處於空白狀態。令學術界關注的是,在媒體的熱情關注下,社會倒是一再沉醉於又有項目被列入國家級名錄的歡喜之中。而鎂光燈之外,其他更多沒有申報國家級名錄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卻乏人關注,斯人獨憔悴。
    在全城歡欣,慶祝澳門又有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際,我提出這樣一個掃興的問題,不是要否定我們近年所做的工作,只是要向社會傳遞一個更清晰的訊息:對比起澳門數十,甚至上百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關注和保護的層面太少了,我們的硏究才剛起步。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天賦與缺陷

文/黃逸恆

Michelle Shearer在白宮玫瑰園接受總統奧巴馬頒授殊榮
本文刊於2011年05月30日澳門日報f06 文化教思版

    引用著名創意敎育家Ken Robinson在專著《The Element》中的一段文字:“整個社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每位團員都有一種擅長的樂器,只要大家都選對了位置,將能造就一首渾然天成的樂章。”  
     2011年5月,第61屆美國年度敎師奬得主Michelle Shearer在白宮玫瑰園接受總統奧巴馬頒授殊榮時提到:“要看到學生的天賦,而非缺陷。”正好回應了K.Robinson的觀點。
      這位美國年度敎師得主Shearer老師,擁有14年敎學經驗,同時具有化學敎育和特殊敎育的專業資格,她在Maryland州一所聾人學校任敎4年期間,成為該校135年以來首位提供“高級先修化學課程(AP Chem)”的老師。Shearer老師用手語向學生解釋包括“動力學”和“電力化學”等普通學生都感到艱澀的概念。此外,Shearer老師還利用自己的備課時間,額外給從沒機會學習微積分、概率、統計學等課程的學生上課。被問及為甚麼要這樣做時,她只簡單回應:“因為他們可以!”
      筆者留意到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普及敎育使學生整體的素質下降,期望學校敎育能提高標準,統一課程與敎材,甚至建議設立統考篩選機制。
      與高淘汰率的菁英敎育相比較而言,普及敎育制度下的學生整體素質的下降應看成是理所當然的現象。表面上,單從平均成績看來無疑是下降了;實際上,原本的菁英學生仍舊“菁英”;更重要的是,制度贏得了敎育的普及,失學兒童大幅度的減少,社會受敎育的人口比例得以提升。
      澳門已實現了十五年免費敎育的第一步,第二步的新《義務敎育制度》法規的修訂亦已進入諮詢階段。從法制建設上可以看到,澳門的敎育正走向第三步的普及敎育。從免費到普及敎育這三步,前兩步可從財政投入及法制建設上推動,要實現第三步,需要的是敎育理念與範式的轉變:“要看到學生的天賦,而非缺陷。”菁英與普及二者,前者關注的是缺陷,後者突出的是天賦。
      我們絕不希望所謂的提高“標準”,是建立在菁英淘汰機制下的產物,當學生達不到所謂的標準時,就要面臨被淘汰和篩選,取而代之,應是提高“期望”。普及敎育下的課程發展,應該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課程內容,其核心是讓學生在全面的課程中尋找到個人所長,盡情發揮天賦與能力。讓交響樂團中的成員,愛打鼓和彈鋼琴的都能選對位置,共譜美好樂章。

圖片來源:http://blogs.princeton.edu/paw/images/teacher-year_2011_LJ-0116.jpg

從多元文化到本土意識

文/林發欽
多元文化
本文刊於2011年05月16日澳門日報f06 文化教思版

    有些意見總是喜歡把“本土化”與“國際化”、“培養本土意識”與“多元文化敎育”等概念對立起來,甚而將之作為排拒“他者”的一種工具。這是沒有必要的,我們一再強調,我們提倡鄕土敎育,是因為澳門學校課程一直缺乏本土內容,不符合敎育規律,不利於澳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如果硬要說提倡“本土敎育”就是搞狹隘的地方主義,那就太“莫須有”了!倘若套用同樣的邏輯,無異於有人說他愛媽媽,你接着就斷定他不愛爸爸,我想不會有這樣的思維吧?
      晩近二三十年,“多元文化敎育”受到相當的重視。事實上,多元文化敎育是一種追求自由的敎育,對當前種族、宗敎問題日益嚴重的世界,是一種必然的敎育趨勢。人們對多元文化敎育有不同的解釋,其內涵也隨時代的演進而有不同的意義。多元文化敎育由早期強調對弱勢族群的關顧,到後來強調以社會行動來推動社會改革,鼓勵學生多做批判性的思考,進而參與社會運動。
      基於歷史背景,澳門是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地區。16世紀中葉以後,葡萄牙人入居澳門,澳門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元文化共融、多元宗敎並存、多元種族並處的社會。長期以來,澳門作為一個移民社會,包容着不同的文化、宗敎和族群,和而不同,各顯其輝。這種背景為多元文化敎育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素材,也使澳門敎育比世界許多地區更早具備“多元文化敎育”的實質經驗。然而,作為一種形成於當代社會的敎育理論,澳門早期的“多元文化敎育”並沒有我們今天的理論基礎和更深層次的思考。
      相對多元文化敎育,鄕土敎育強調培養本土意識。但澳門人的本土意識絕不是興起於近年的鄕土敎育運動。對許多人來說,澳門是個“過客”之地,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當昔日的過客成為腳下這片土地的主人以後,澳門人開始在多元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出本土意識的嫩芽。追尋歷史,1751年,印光任、張汝霖寫成《澳門紀略》,1832年龍思泰出版《早期澳門史》,反映澳門鄕土風物已進入人們的視野,受到相當的重視。可惜的是,澳門鄕土敎育並未因這些成果和澳門自身深厚的歷史底蘊而迅速發展成為主流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是經歷了漫長的萌芽時期,直至澳門主權回歸,才伴隨文化身份的認同、主體意識的增強和敎育改革的推行等因素而破土而出,成為近年澳門敎育中一個最亮麗的內容。
     因此,“鄕土敎育”與“多元文化敎育”不但沒有衝突,“鄕土敎育”作為早期的一種“弱勢”敎育內容,其所涉及的人、事、物,正是“多元文化敎育”理論所要關注的。
      當下,澳門鄕土敎育正以其厚實的內容、絢麗的色彩、親和的情感,快將在澳門的大中小學校全面推廣,當可成為主題敎學的一個範例。

圖片來源: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CYzXGQI1nSQftHpmJgZjOkpAavLiprUWKb6UIXYaEptj0KzKF2zKc87hDI87p-ULAQEZZ8NGd7Zqjjxen_B9c2TI28F2Ou6aC97UBCgbKzwxhuJeYsL57QjzMAsABozfkzA-HLJakdfM/s660/multicultural-children.jpg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行動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11年05月02日澳門日報E06 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healthcareforalltexas.org/
take_action_icon.jpg

      非常同意林發欽上期的論點,鄕土敎育應是時候從倡導到實質行動了。慚愧地說,自己過去數年都是說的多做的少,今後數年應該腳踏實地做點實質工作了。去年,筆者曾撰文談及期望加快推動鄕土地理敎育,參考其他地區的模式,透過爭取參加國際地理學術界的比賽,促使本地地理課程與敎學的改進。
      事隔剛好一年,數月來得到來自本澳不同學校多位地理同仁的努力,這段日子已完成競賽章程、賽題與形式、場地設備、組織規劃、報名宣傳等環節的籌備工作,首屆的校際地理競賽“2011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澳門)”將於本月底正式舉行。
      2008年8月,筆者出席參與四年一度的第31屆國際地理聯會硏討會,來自50多個國家地區的地理學術代表,雲集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市,相互分享和交流各地在地理學術和敎育上的成果,同期,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亦於相同地點舉行。
      當時,得到中國地理學會的陸大道敎授的協助,於國際地理聯會(IGU)常務會議上提出將“中國澳門”加入作為聯會成員。兩年來,經聯會常務會議多次會議,正式於2010年底通過讓澳門加入成為聯會成員。這樣,澳門除了在國際地理學術界上有了一席之位外,更重要的是,澳門的學生只要通過地區選拔,即有資格參與這個地理敎育界的國際盛事——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iGeo)。
      這就是舉辦首屆澳門校際地理競賽的背景。由於我們過去從來沒有舉辦相關競賽的經驗,未必能事事順利圓滿,競賽籌委認為此次主要是取得組織經驗,畢竟舉辦一次校際比賽並非易事,當中涉及太多細節安排,如有不周,希望參加者能夠體察。
      競賽組織與安排要求細緻周全,至於賽題及競賽模式,在沒有專門培訓前,目前只能盡量參考國內國際競賽的模式題型。完成是次競賽後,我們準備邀請負責組織內地地理奧賽的單位前來澳門,為我們的地理敎學同仁開展一次專門培訓活動,初步日期定於六或七月份。
      總而言之,同仁們的努力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盡力推動地理敎育的發展!在此再次感謝有份協助各部分工作的地理敎學同仁鼎力支持,亦要多謝敎靑局給予經費支援。下屆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將於2012年在德國科隆舉行,我們期待到時將有代表隊在賽場上展現澳門學生的水平和能力。

文章出處: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1-05/02/content_589088.htm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鄕土敎育:從倡導到施行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11年04月18日澳門日報E09 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zbook.moazine.com/service
/kmpa/19349/1/small/001.jpg

隨着一班敎育工作者倡導的“澳門敎育資源庫”建置啟動,標誌澳門鄕土敎育已從倡導階段,進入實質性的施行階段。
長期以來,基於學校課程設置的空白,我輩澳門人錯過了在校園接受澳門鄕土文化敎育的機會。於是,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看不見鄕土的空間結構,找不到鄕土記憶,觸不着鄕土體驗。可幸的是,憑着與生俱來的自然情感,對腳下這片海風情深、歷史情濃的土地,還是不自覺地懷有一份莫名的鄕土情結,並促使我們多年來樂此不疲地參與了這場敎育改革運動。    
澳門回歸以來,為加強對本土歷史、文化、地理、社會、政治、經濟等主題內容的敎學,敎育界自下而上發起了一場倡導鄕土敎育,推動課程本地化、敎育本土化的敎育改革運動。經過多年的理論探討、輿論推動和試點實踐,鄕土敎育的理念已植根澳門,為社會、特別是敎育界所認同。
鄕土敎育的理念與實踐表明,在敎育上,由鄕而國而寰宇,以合乎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學習模式層層遞進施敎,當能在社會和政治上,養成由愛鄕而愛國的家國情懷,自然而率性,成長體驗遠勝說敎論理。正因如此,由敎靑局組織編寫的正規敎育課程框架和各科基本學力要求,都對鄕土敎育有所關注,從常識、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到語文、藝術,都盡量將本土主題加入其中。從中,我們看到鄕土敎育的思潮浩浩蕩蕩,蔚然成風,這也是我們為甚麼把這場敎育改革稱為“運動”的原因。
要使這場敎育改革運動在全澳範圍內取得最終的成功,我們眼下正面對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下一步該如何走?
問題不好回答,但有兩件事已擺在眼前:編撰敎材,培訓敎師。這兩項工作當是推動鄕土敎育在未來數年,甚至更長時間裡最重要的任務。
本土知識的內容龐雜繁多,編纂傳統的紙本敎材已無法完全滿足千差萬別的敎學需要,因而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電子敎學輔助資料。這些資料不僅要適合於學生“學習”,更要適合於敎師“敎學”;旣要滿足於不同程度、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能配合不同學制、不同學校課程設置的要求;旣要有傳統的圖文敎材,又要有現代的聲像和視頻敎學資料。建置一個敎育資源庫,是達成上述目標的不二法門,這應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
以本土知識為內容的敎育,對部分科任敎師來說是一件新鮮事物,因為這些東西在我們自身的敎育經驗中,是缺失的。所以針對鄕土敎育的內容、方法、評鑑與實踐,推出實用的敎師培訓課程,也應是我們未來需要努力的另一個方向。
敎育是理想的事業,需要敎育工作者懷抱理想的態度,追求理想的結果。然而,敎育問題卻總是充滿各種困難和挑戰的。澳門鄕土敎育從無到有,必須經歷從倡導到施行的過程,而編撰敎材和培訓敎師,就是實踐的關鍵,期望得到社會的關心!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災害,教育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11年04月04日澳門日報E06 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a/
SH-60B_helicopter_flies_over_Sendai.jpg


  我們都踏入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時代,地理的距離因為信息技術把整個世界拉得越來越近。日本發生強烈地震和海嘯後的十分鐘,我的手機已經響起。打開Facebook,整個Wall發佈轉載的都是有關災害的最新信息和發展狀況。遠在東京的朋友已立即用MSN報平安。

  災害過後,創傷仍未來得及撫平,福島的核災再度肆虐日本。核電厰數個機組先後發生狀況,在勇敢無私的救援人員連夜搶修下,核輻射泄漏危機方得到控制。
  災害發生期間,同學甲向我查問情況:澳門會不會受輻射影響?
  我答:日本東北位處西風帶,輻射塵會隨風帶向東吹散稀釋;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在日本東北交匯,輻射物會隨北太平洋暖流向東流走,過程亦會大量稀釋。相距三千公里外的澳門受影響極微。
  同學甲追問:大亞灣核電站距澳門只有一百一十公里,如果發生同類事故,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吧?
  我答:首先,大亞灣核電站事故安全措施比建於七十年代的福島核電厰來得更先進嚴謹;二來,地震與海嘯在華南地區發生機率甚低,華南地區屬一億三千萬至七千萬年前燕山構造運動的產物,比較三千萬年以來的喜山構造運動活躍地區,地層相對穩定;同時,中國近岸大陸架面積極大,東海南海大陸架面積幅員數百公里,引起海嘯的機會亦較少。
  據了解,大多數學校的課堂都利用這個機會,從不同的學科角度與同學分享分析、解釋說明相關的主題跟議題。地理課堂順理成章的把握機會,與同學說明地震、海嘯的成因和影響;科學課堂透過解釋核能、核電、核輻射,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和能力;化學課堂詳解核元素的性質、特點;品德與公民課堂則與同學分析本地的謠言與恐慌,討論日本居民如何在災害中顯露出極佳的公民素質。不同學科的老師透過不同的方式與學生一起分享交流。
  大部分學生對於未知的東西普遍都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尤其是一些正在身邊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們一直強調,敎育要把握最佳的敎育時機。發生這起重大的災害事件,社會各界都在關注與討論,報章、電視、網絡等媒體都在持續關注,學校則透過組織相應的敎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從汶川、玉樹到日本地震,災害敎育在澳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習階段裡展開,其中,濠江中學地理組長韋展豪老師組織了大量有相關主題的課程敎學資源,不僅在自己的學校和課堂開展落實,更將資源分享予其他同仁,補充了地理課程資源中長期缺失的板塊。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澳門高等敎育的生源危機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11年03月21日澳門日報F06 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oyly.net/uploadimage/2007/05/01/1/
200705011029133775314.jpg

      回歸以來,澳門高等敎育發展迅速,總體辦學規模逐年擴大,辦學層次逐級提升,專業課程有所增加,私立大學龐然崛起,高等敎育入學率日漸提高,澳大躊躇滿志落戶橫琴,凡此種種,盡顯一派新氣象。但與此同時,澳門大專院校正面臨本地生源逐年減少的危機。
      現時,澳門每年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有約六千人,其中有約八成半升讀大學,當中又有約一半外出升大,是以留澳升大學生不足三千人。根據敎育曁靑年局的統計,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和2008/2009五個學年,正規敎育的高三畢業生分別有4578人、5124人、5408人、5338人和5269人,整體上有所增長,並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只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起,出生率低潮時出生的嬰兒,將逐步到達大學入學年齡,今後本地高中畢業生的數字將逐年減少。敎育局在《澳門非高等敎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諮詢稿》的相關背景材料中預測,從2018/2019學年起,每年正規敎育畢業的高三學生將維持約3000人的水平。依此計算,如果外出升學的傳統和趨勢不變,則只有約1500人留澳升大。這樣的生源,實在難以滿足日漸擴招的澳門高等院校的需要。更嚴重的是,這個水平的生源會維持好幾年,使大專院校的本地生人數持續減少。
      要應對這場生源危機,首先應從中學入手,設法提升高中入學率。一方面可以普及高中敎育,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高三畢業生人數,為大專院校補充生源。
      其次,大專院校應爭取更多本地生留澳升大。但這有點難度,因為學科門類、課程質素、師資水平、校園生活、留學體驗等等,或都是學生離澳升大的主要原因,而這些因素是本地大專院校短期內難以有重大改善的。
      第三,爭取招收更多優秀的外地學生。國際化是高等敎育的趨勢,反映在生源上,就是留學生的比例持續增加。隨着內地開放澳門大專院校在內地招生,在澳門讀大學的內地學生近年不斷增加,其中以私立大學尤為明顯。
      香港許多大學已留意到,外地學生以內地生佔絕大多數,或多或少會削弱大學的“國際化”和“多元化”。澳門作為一個特區,多為祖國培養人才本是份內之事,就如祖國一直為澳門培養人才一樣。但從辦好一所大學的視野出發,如何分配本地生與外地生的比例、如何平衡外地學生中內地生與海外生的比例,則値得社會反思。當然,以目前的情況,澳門大專院校要吸引更多海外學生來澳升學,首先需要改革大學的體制。
      第四,擴大硏究生敎育。在本科生本地生源不足之下,擴大硏究生規模,旣是應對生源危機,也是為了進一步普及硏究生敎育,特別是碩士敎育,提升居民的敎育水平。但這也有很多問題値得探討,例如,受制於現時的高等敎育法規,理工和旅院兩所大專院校雖具備師資,卻沒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從而限制了澳門硏究生敎育的空間。又例如,有權開辦硏究生課程的院校,本地生比例偏低,在博士課程中,本地生更是少得可憐。這樣如何培養本地人才?如何可以讓本地年靑學子有發揮的空間?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敎育模式的多元化

圖片來源:http://img.eastweek.com.hk/
article_multimedia/7111/1_n.jpg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11年03月07日澳門日報F06 文化教思版

      每當有外訪者欲了解更多澳門的敎育狀況,很多時我們都會以“敎學自主靈活,學校模式多元”等向來賓說明澳門敎育的特點。事實上,作為敎育工作者,我們都清楚敎育工作並非單向的灌輸,更非機械式的工業生產。因此,面對家庭背景、社經地位、個性特長、學習模式等方面有千差萬別的學生個體,因應不同學習者的需要和特點,而對應發展多元學校體系有其重要意義。
      即將完成諮詢的《十年規劃》文本中提到:澳門敎育未來的發展重點及基本政策方向,必須着重發展多元的學校系統、促進高中敎育模式的多元化,同時建立與產業適度多元化需要相適應的職業技術敎育。
      上述的方向策略,一方面是對澳門敎育傳統優勢的一種傳承;另一方面,從擴大學校敎育模式多樣化的角度看,也算是一種創新。其中,發展特色學校即為其中重要方式之一。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其辦學理念、課程設置以至敎學與評核模式,皆重視融合大量的創意元素;香港王華湘中學,強調合作學習,課程及學科除涵蓋新高中八大學習領域外,更設置戲劇、天文敎育等特色課程。
      豐富多樣的學習模式,是為了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家長可以因應學生的個性特長,選擇有利孩子發展的特色學校或課程。亦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具不同特質的學生都能有盡展所長的機會。
      回看澳門敎育現況,雖然我們都在說澳門的敎育多樣多元,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那些多元只集中在敎學語言、選用敎材、評核準則等細節部分。比如說敎學語言有所不同,敎學模式卻差異不大;選用敎材各有差異,課程設置卻大致一樣;升留級方式有一百多種,評核模式卻單一狹窄。澳門現存的七、八十個學校校部,絕大多數集中強調左腦的訓練、關注升大比例,而像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提倡的右腦開發、音樂舞蹈學校強調的藝術敎育等又有多少?
      近日看有關學校招生期的新聞,報道家長們為孩子的未來,不惜請假通宵排隊,不惜漁翁撒網帶孩子遊走各校、面對十多次入學面試,但又有多少家長知道除了名氣以外,學校着重發展孩子的哪些方面?學校有哪些課程設置是有利孩子成長、發揮特長?
     當然,我們都理解到家長總是望子成龍,但如何定義這條“龍”,起碼在目前的澳門,仍然相對狹隘。
      我們期望透過政策的推動,澳門的敎育模式能夠有朝一天眞正走向多元,讓不同個性特長的孩子,能夠在有利他們盡展所長的環境裡成龍成鳳。
      (《十年規劃》之三)

圖片來源:http://img.eastweek.com.hk/article_multimedia/7111/1_n.jpg
文章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1-03/07/content_570459.htm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如何保障優先發展敎育?

圖片說明:http://elev8.com/files/2011/01/priority-post-it.jpg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11年02月21日澳門日報F06 文化教思版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銳意發展敎育,公共敎育支出逐年增加,政府對敎育的宏觀規劃和管理漸見成效,敎育也漸見現代化和專業化。踏入回歸第二個十年之際,當局推出《非高等敎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諮詢稿》,滿懷希冀謀劃未來十年的敎育發展。諮詢文本首先強調基本政策方向是“優先發展敎育”,詳細寫明“將優先發展敎育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在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規劃中優先安排敎育的發展,在政府財政預算中優先保障敎育投入。”澳門社會發展、居民福祉繫於敎育,“優先發展敎育”應是全民共識,政府將之定為基本施政方向,確實目標明確,誠意可嘉。
     只是,定了方向,立了目標,投了誠意,還得有相關的措施。也就是說,政府應該如何保障優先發展敎育?
      在澳門以私校為主體的敎育格局中,政府除依法加強對敎育的宏觀規劃、管理和監督外,還得從以下兩方面體現其“優先發展敎育”的決心:
      第一,公共財政優先保障敎育投入。世界敎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儘管成功的經驗各有差異,但敎育經費投入充足卻是一個共通點。諮詢文本提出:“在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中,確保非高等敎育財政投入具一定的增長速度。將非高等敎育的開支在政府公共總開支中所佔的比例提高到理想水平。”這種說法有承擔,但卻缺乏氣魄和勇氣,“一定的增長速度”和“理想水平”實在太虛了,旣沒有細則目標,也沒有檢驗標準,說與不說沒有兩樣。
      同樣是規劃文件,中國的《國家中長期敎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就目標明確,滿懷信心和勇氣地提出:“提高國家財政性敎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値的比例,2012年達到4%。”如果澳門不希望敎育經費與GDP掛鈎,則可以從公共支出方面考慮,例如規定“到2020年非高等敎育公共財政支出佔總公共財政支出達16%。”當然,百分比是多少,可以讓社會公開討論,但總得有個具體可見的目標前景。
      第二,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敎育需要。公共資源多種多樣,對澳門來說,最缺的共公資源就是土地。莫說中小學校,就是大學,除了科大和未來的澳大,澳門現行很多學校的校園面積和環境尙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直至今天,澳門仍有不少孩子在“看不見天空”的校園裡一讀就是六年,甚至更長時間,沒有藍天的童年該多可惜!
      所以,未來十年,特區政府應從舊區重整和塡海新城的土地規劃中優先預留敎育用地,無論是批給現有的學校改善校園環境,還是批給新的團體開辦新式的學校都可以,總之就是增加“生均校園面積”。批出一幅豪宅用地,或能滿足數百個富裕家庭一生的生活,批出一幅校園土地,卻能延續數代人,甚至十數代人的敎育理想。這可不是胡說,君不見澳門現存的學校,動輒就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校史,多少社會精英,鏡海兒女,代代相傳,原來就是來自一塊細小的校園土地。如果未來十年,我們能下決心大量批出敎育土地,商界或少了發財的機會,惟數十年以後回首今朝,歷史定會給今天的政府和官員一個最公正的評價。

文章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1-02/21/content_565882.htm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師·範

圖片來源:http://s20.youmaker.com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11年02月07日澳門日報E06 文化教思版

       出席《十年規劃》諮詢,講解會後的討論氣氛熱烈,席間有兩位校長分別提出意見:
      《十年規劃》期望至2020年,中學敎師必須有九成以上擁有師範學歷,甲、乙校長均認為應鼓勵敎師持續進修敎育碩士、博士學位,認為十年規劃僅就擁有師範學位提出目標,而非提升整體敎師的學歷水平有欠長遠。同時指出,是否應該以碩士、博士學位取代本科及學位後師範培訓的要求。
      對於我們是否可以規劃十年後提升擁有碩士或以上學歷敎師的比例,這點我當然不會反對,並且舉腳贊成。尤其參考全球敎師社會地位數一數二高的芬蘭,入職的敎師均要求碩士以上學歷,這對敎師行業的地位提升具有重要影響。
      但是,學士學位中具備師範學歷,當中包括學位後文憑的要求,個人認為(而且強烈地認為)有其必要性。
      首先,碩士或以上的學習都比較着重硏究,入讀者就敎育衆多範疇中選擇方向,進行文獻的硏讀,開展深入的硏究,這是敎育碩士課程的核心內容。以澳門大學敎育學院為例,即提供了“課程與敎學”、“敎育心理與諮商”、“敎育行政等專業”等碩士課程硏究方向,供敎師同仁深入硏修。
      我們所指的師範文憑,則包括重要元素如“課程與敎學論”、“學科敎學法”、“敎育學概論”、“學生輔導”等,皆並非簡單理解為升讀敎育碩、博學位即可取而代之的。因此,師範學歷是判斷敎師能否站上講壇而需要掌握和具備的基本能力。
      其次,我們認同擁有了學歷未必等於具備能力。因為,大多數敎師站上講壇,所採用的敎學方法、敎學材料、評核模式,甚至乎敎學風格等,絕大部分是在基礎敎育學習階段的過程中從資深的敎師身上獲得的,大學階段或學位後的學習,紙上談兵的有,沒有考慮現實情況的理想模式也確實存在。但我們不能不承認,學歷是目前最能被社會普遍認可的元素,更何況,我們大力倡議社會必須認受敎師是一份“專業”的同時,如果連我們也否定了這個普遍被認受的“專業認證制度”,我們還可以憑甚麼去讓別人去認同我們的工作是一份專業?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話又說回來,沒有師範學歷就不專業嗎?敎學就不稱職嗎?
     答案當然“不是!”恩師黃勵知就是一位不具備師範學歷的老師,大學任敎化學工程的她,甚至不具備地理敎師專科專敎的基本條件。但是,當年六十歲的她憑着對敎育的熱誠和無私的奉獻,讓她成為不知多少人的啟蒙者。因為,敎育工作除了講求專業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具備一顆育人的心!
      專業知識與敎育熱誠,二者皆應給予同樣的重視。只有專業知識而缺乏育人熱誠,只敎不育,則充其量只能算是培訓而非敎育。所謂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兩者因此不能偏廢,因為我們明瞭,學校並非培訓機構,而是一個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地方。

 (十年規劃之二)

圖片來源:http://s20.youmaker.com/other/2010/10-31/oth47401044012d56569a798449dadafe710af4af9590010.jpg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紀念辛亥革命的敎育契機

文/林發欽
圖片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11/30/12833152_51n.jpg
本文刊於2011年01月24日澳門日報D07 文化教思版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日。一百年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反清革命推翻了中國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體,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民主富強開創了新紀元。
    這是中國人民最値得紀念的日子之一,今年適逢百年慶典,中國各地乃至海外華人地區紀念辛亥革命的形式和層次將是前所未有的。澳門作為我國南方的一個重要港口,較早對外開放的城市,在中國近代化中產生重要影響,許多近現代革命家與澳門有着密切的聯繫,其中孫中山先生更與澳門結下不解之緣。從這個角度看,澳門特區紀念辛亥革命就多了一重意義,增添一份親切感和眞實感。
    正因如此,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為澳門的鄕土歷史文化敎育和愛國愛澳公民敎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敎育契機。這種認識在社會是非常普遍的,問題是該怎樣做?如何達成敎育目標?答案多種多樣,但以下兩點尤為重要:
     第一,整合資源,編寫敎育活動指引和參考資料,透過政策鼓勵和資源傾斜,推動學校開展相關敎育活動。要在全澳範圍內向靑少年推行辛亥革命敎育活動,沒有政府的組織策劃和資助是很難成功的。從學校科目看,常識、公民、歷史、語文等科目都與辛亥革命有直接的關係,任課老師可以針對這個內容設計相關的敎學方案;從學校課程形式看,周會、班會、各種興趣小組、學會,以及學校統一組織的校外參觀和活動等,都可以加入辛亥革命的主題。人們都說辛亥革命與澳門有特殊的關係,但具體內涵表現在哪些方面?有哪些資料?有哪些文物史蹟?當中哪些可以成為敎育資源和實地考察場所?凡此種種,在澳門各校現行的敎科書中,要找到答案並不容易。所以,若不為老師提供相關的活動指引和參考資料,要全面推行幾乎是沒有可能的,因為不是每個老師都有時間和能力獲得資料和設計敎案。
     第二,趁機清查澳門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文物史蹟,對原有和新發現的辛亥革命文物開展硏究和修繕,有條件的地方可考慮發展為愛國愛澳及鄕土敎育的基地。草堆街中西藥局在文化局的快速反應下得以保存,但例子反映出本澳對孫中山及辛亥革命在澳史蹟的硏究與保護不足。計及尙存或已毀的相關文物,澳門就有同盟會澳門分會、鏡湖醫院、中西藥局、孫醫館、孫眉寓所、鄭家大屋、楊四寇堂、飛南第寓所、培基學堂、樂群書室、濠鏡閱書報社、國父紀念館、娛園春草堂、飛南第墓園、盧夫人墓園等等。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活動是一次性的,但如果我們能借此機會加強對澳門辛亥革命文物史蹟的硏究和保護,擇優發展成敎育基地,當可為澳門推行愛國敎育和鄕土敎育提供長期的場所,其意義就遠超一次性的紀念活動了。
     澳門是一個社團社會,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來臨之際,作為敎育工作者,我並不擔心澳門沒有宣傳敎育活動,擔心的倒是活動太多了、太形式化了,學生成為被動的觀衆和佈景,最後弄巧成拙。但願主辦單位分清主客,知道要宣傳的是辛亥革命,而非主辦團體和負責人;但願學校有所選擇,不要為人情和公關而過多動員敎師和學生參加同樣的活動。
     世俗化的紀念活動終有落幕的一天,了無痕跡。革命聖賢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卻如不盡的清泉,流淌在校園,浸潤澳門的莘莘學子。

文章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1-01/24/content_556496.htm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優先發展敎育

圖片來源:http://www.thedigeratilife.com/images/money-questions.jpg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11年01月10日澳門日報C12 文化教思版


  • 10年前,我們無法想像澳門社會和經濟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 10年前,我們無法想像世界可以這麼近,全球化的今天,人與人之間已經再沒有距離;
  • 10年前,我們無法想像資訊科技的發展可以如此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

      我們正身處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的年代,10年,對於當今社會的發展速度而言,是一個難以預測的未來。
      作為敎育工作者,我們的工作就是創造未來。
      今天在課堂上的高中學生,他們將在2060年退休。因此,我們有責任為他們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提供最佳的學習歷程,讓孩子有足夠的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和競爭。
      敎育曁靑年局於1月3日即就《非高等敎育10年規劃》文本展開諮詢,文本規劃了澳門敎育未來10年發展的方方面面,擬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向、發展目標和核心策略。開始諮詢的首周,意見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其中對“優先發展敎育”中敎育投入的討論尤其集中,且先看看一些具體的數字。
      依據敎靑局公佈的數據,2008年澳門政府的敎育投入分別為:

  • 公共敎育開支佔政府總公共開支百分比:14%
  • 公共敎育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値百分比:2.1% 
  • 非高等敎育每位學生的公共開支:29,586.00澳門元

      按照上述羅列的數字資料,對澳門政府的敎育經費投入,很多人都會問:足夠嗎?
      正如培正中學高校長接受訪問時說:投入永遠不足夠!
      將上述的數字與國際敎育數據作比較,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敎育投入並不理想,當中涉及的因素衆多,不需要在此多作討論。
      我們必須承認,近十一年來的敎育投入,確實是增加了,而且是有相當大幅度的增加。至少,大部分的澳門學校已經加入了十五年的免費敎育網;至少,班級人數已經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投入多少或許是個議題,因為金額多少,確確實實,不夠就是不夠;但又有多少人會問:“投入跟產出有對等嗎?”
    29,586.00澳門元,是一位學生在一學年內獲得的公共資源,這三萬大元大可雙倍增長。可是,我們有方法、有規劃、有意識、有能力雙倍地提升學生的質素嗎?

    (《十年規劃》之一)

本文刊於:澳門日報文化教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