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堅韌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12月10日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media.washtimes.com/media/
community/viewpoint/entry/2012/11/28/
How_Children-001_s640x426.jpg?d9df90bc0
3b78ac13713e2120229f166a08c6acb
  眾所周知,提高教育品質,並非單指認知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強調孩子的全面發展;尤其透過課程與教學的持續改進,提升學校教育的效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盡展所長,掌握應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從而邁向成功。
  那麼,究竟孩子要掌握哪些能力才能成功?我們或許能從《孩子如何成功》(How Children Scucced)一書中找到一些端倪。作者保羅塔夫(Paul Tough)曾任《紐約時報雜誌》編輯、作家,其作品深入探討大量關於教育、貧困和政治的議題。塔夫在文中引用大量研究和實例,提出孩子的成功不是由考試成績決定,而是由性格決定;學校教育如強調包括數學和閱讀等認知能力的訓練,並不能夠幫助孩子邁向成功,特別是那些社經地位家庭仍處在低層的孩子。塔夫指出學生應該發展最重要的能力應是“非認知能力”,他將其稱為“性格”,這是學業乃至人生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
  過去十多年,共和民主兩黨執政的美國政府,先後提出多項教育改進的政策,繼有布什簽署的“有教無類”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以及奧巴馬政府推出的“力爭上游”(Race to the Top)計劃。儘管已漸見成效,但進程卻仍困難重重,當中仍有比例不少的弱勢孩子受教育水平得不到顯著的提高,中途輟學使這些孩子無法完成高中教育,更遑論升讀大學,從而使這些孩子難以在社會上得到向上流動的機會。塔夫在文中指出,究其原因,在於美國的教育仍以認知發展為主,孩子面對以單一知識為主的升學考試,導致學校和家庭教育忽略了塔夫所指的“性格”的養成和發展,尤其弱勢家庭孩子的父母一般難以承擔育成“性格”的角色,從而養成了一些有礙學習能力的習慣,使他們看不到學習的意義,從而未能在學習中取得成就。
  總括塔夫觀點,其所指的性格核心在於“堅韌力”(Persistence)的培養。作者指出,堅韌力是可以從小培養的,父母要學習放手,要重視給與孩子略高一點的期待與目標,讓孩子有失敗的經驗,然後從失敗到克服的過程,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認為學校教育的核心不在於教會孩子包括數學及閱讀等的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堅韌的性格。文中作者引用了詹姆斯赫曼的一項追蹤研究,發現只針對認知能力發展的教育方式並不能讓孩子邁向成功,學校教育的精妙之處並不在於認知發展,更多的在於在學校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出堅韌的性格特質。
  塔夫的觀點,正好印證了我們學校經常強調學生要努力,小時候,老師不就經常告訴我們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聰明的道理嗎?推薦各位教育界的同仁閱讀《孩子如何成功》,希望各位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從而幫助我們的孩子邁向成功。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瘋堂”成為鄉土教育的基地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11月26日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p.hotelimg.cn/2012-06
/20120615142024.jpg
  望德堂區因曾設痲瘋病院而被稱為“瘋堂”,附近一帶形成的街道也因此“瘋”起來,有瘋堂斜巷、瘋堂新街、瘋堂里、瘋堂圍、瘋堂中斜巷等。今天,瘋堂的痲瘋病院雖然早已不復存在,“瘋堂”之名卻因歷史之沉重和文化之積澱而揮之不去,並且因地制宜要銳意發展成為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孵化地,凝聚了一批“瘋人”,繼續譜寫新時期的“瘋史”、“瘋事”。
  考“瘋”之起源,今天我們稱“望德堂”者,實乃三處具同心圓關係的不同區域。
  首先,“望德堂”是指望德堂區,位於澳門半島中東部,在澳門半島五個堂區中面積最小,僅有○點六平方公里。其次,“望德堂”是指望德堂坊,即望德堂區的核心區域,以望德聖母堂為中心,包括附近一帶的街道。望德堂坊昔日有較多華人天主教徒聚居,內地和澳門的天主教徒一度很多於此入教,故又稱“進教圍”。望德堂坊現屬已評定之建築群,受到法定保護。再次,“望德堂”是指望德聖母堂,始建於十六世紀中葉,是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教堂因供奉望德聖母而得名。望德聖母堂現屬已評定之紀念物,受到法定保護。
  從歷史地理的背景來看,望德堂區位於澳門半島的中部,其核心區域望德堂坊座落在大炮台山和松山兩山之低谷,是昔日葡人居住地“基督城”和中國人居住地“華人村落”的過渡地帶。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在這裡紮根滋長,和而不同,演繹著不同的文化故事,孕育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本區具有不一樣的個性和發展優勢,在新時期肩負起夯實本土文化和孕育本土創意產業的使命。
  外地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經驗表明,創意產業需要一個孵化基地,以凝聚創意產業社群,使其成為創意文化的活動中心。綜合考察澳門的舊城區,望德堂坊一帶較有條件發展為澳門首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二年十一月起,土地工務運輸局分兩期先後對望德堂坊進行重整和美化工程,使其成為本澳一個充滿歐陸色彩的迷人地方。○四年,望德堂區創意產業促進會成立,標誌望德堂坊的創意文化之路進入實質的起跑階段。
  經過多年努力,今天望德堂坊一帶已聚合了一批文化“瘋人”,集結了婆仔屋、創意園、大瘋堂、陶藝廊、影藝廊、時尚廊、澳門故事館等創意藝文空間,一個充滿本土特色的澳門文化創意園區正逐漸成形。
  從痲瘋病院到創意園區,望德堂似乎迎來了一次脫胎換骨的蛻變,但歷史的基因和文化的肌理卻始終如一,望德聖母的仁愛與眷顧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東岸松濤依舊,西岸海風不息,歐陸情濃,鄉土情深。望德堂為澳門人在繁囂的鬧市中守護出一片恬靜的心靈空間,已成為澳門一個理想的鄉土教育基地,師生流連其中,睹鄉物,悟鄉情,必有所獲,教師可多考慮帶學生到此感受“瘋”之美。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從《澳門街道的故事》說起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10月29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auto.cnradio.com/2007zt/
2007aomen/zytfc/200710
/W020071012855154404689.jpg
  最近有越來越多媒體對“澳門街道”發生興趣,以我所見,在近年掀起的本土文化熱潮中,“談街論巷”成為重要的表徵內容。從政府部門到民間社團,從平面媒體到電視甚而電台,從本土研究者到外來學者,都談論起“街道”來。不約而同的媒體訪問,使我想起了十年前的澳門街道硏究。
  二○○二年,我開始組織學生以主題研習的方式探究澳門街道的歷史與文化,並於○四年出版《澳門街道的故事》一書。在我看來,該書是我實踐鄉土教學的成果,而非純粹的本土文化普及讀物。
  我的想法是,澳門有輝煌的歷史文化,幫助學生認識家園,增進他們對澳門的認同和歸屬感,是教育的重要任務。但直接說教過於枯燥無味,歷史與現實之間有時存在鴻溝,幫助學生將歷史與現狀建立關聯,是歷史教育取得成功的一個基本要素。街道既然印證澳門歷史的發展,我們甚至每天都要與它擦肩而過,那麼從研究澳門的街道入手,透過澳門的街道認識澳門,就可以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這就是我組織學生大規模開展街道研究的原因。
  為激勵學生持續關注本土歷史文化,並從研習中享受社會的認同與鼓勵,我決定將學生的硏習成果結集出版。教我印象深刻的是,十年前的澳門與現在很不一樣,關注本土文化的人並不多,要出版書籍也絕不如今天般容易,更何況是中學生的習作。後來我知道澳門基金會支持本土文化的研究與出版工作,於是抱着嘗試的心態申請出版經費,很快便獲得了批覆。作為一位普通教師,當時我與同學們開心了好幾天!令我們意外的是,《澳門街道的故事》出版後大受歡迎,登上澳門暢銷書榜首,並於○五年獲澳門基金會資助出版第二版。
  現在回想起來,再與外地學術界朋友比較,確實以身為澳門人而感恩。在澳門,只要用心去做,要出版書刋,或許比其它地方都要容易。事實上,回歸前後二十年,以澳門基金會為主力的澳門公共部門,對本地學術研究與出版工作的扶持,成為今天我們珍視本土文化、捍衛本土價值等社會思潮興起的基礎。
  當然,資源充裕,出版容易,也造成一些負面問題。在缺乏專業出版社的現況下,出版書籍門檻低,坊間甚至形成“能出版的書就是好書”的錯覺。事實上,澳門出版物質量參差,高質素的本土文化讀物仍有待充實。
  部分出版物偏重出版速度和數量,內容缺乏深度和心思,印刷過分鋪張浪費,是近年澳門出版物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有朋友拿來十多份民署出版的澳門街道宣傳品給我看,並吿訴我免費派發點,這些同類型的所謂不同故事的宣傳資料,如果要集齊不同版本和語種,將“數以斤計”。當然,在本土文化熱潮勃興的當下,相關部門重視宣傳澳門街道文化的初衷很好,但如果印刷出版同類宣傳品太多,除了浪費,甚或會淺化街道文化的內涵,適得其反,值得反思。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提高教育品質(二)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10月15日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3.bp.blogspot.com/-
niqXc2VL2lA/T2h4XwOB-cI/AAAA
AAAATGc/nZRW10Z5lLQ/s1600/quality%2
Bmanagement%2Bsoftware.jpg

 接續上期所述,各國各地均透過學校課程的不斷改進和發展,推動教育品質的不斷提升。由此,《正規教課程框架》除了透過延長學年教育活動日數,同時減少每周的授課時數,在學校合理規劃其教學活動時間,以及適當安排期末與段末考試時間的前提下,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開展相關的教與學,提升學習成效和品質。
 另一方面,為達至優質教育的目標,“課框”提出不同教育階段課程發展的準則,當中包括學校各教育階段課程須致力促進學習者,能分階段達到《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中訂定的階段目標以至整個非高等教育階段的總目標。同時,學校課程在確保達至上述訂定的階段與總目標之前提下,所有教育階段課程發展所涉及的各個環節更應貫徹以下準則:
  • ­ 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培養其終身學習能力;
  • ­ 遵循不同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
  • ­ 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及其不同的教育需求;
  • ­ 重視各教育階段課程的銜接。
 事實上,上述的準則均已成為教育界以至整體社會的普遍共識。在過去一段的時間內,各類學校已不同程度地體現在其校本課程當中,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師同仁,已清楚明白到上述原則即為實現優質教育的基石。
 據了解,不少學校在學科設置方面早已意識到全人發展的重要性,明白全面而均衡的科目設置,對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於是甚少出現過於側重某些傳統概念上的主科,又或忽略一些與升學考試無關的科目;一些學校更堅持從幼兒到高中,各學年均設一定課時的藝術與體育等類別的科目。
 此外,大部分教師同仁也理解在當前資訊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只側重知識的傳授甚至是偏重應試模式的教與學,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要求,小組學習、探究學習、討論思考等有助培養孩子終身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旋律。又如,近年在班級人數不斷優化下,單向講授的滿堂灌課堂已逐漸改變,隨之看到的是課堂模式的多元,藉以滿足個別差異和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最後,學校的教研文化逐漸形成,不少的學校早已建立科組、科際,甚至跨教育階段不同類型的教研活動,致力完善課程的橫向整合滲透與縱向的一貫銜接。
各所學校一直都在透過不同的方法致力提高其教育品質,“課框”訂定的各項準則,乃為取眾所長之產物也。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澳門歷史文化整理運動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10月01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infoniac.com/uimg/
aMAZEmebook-maze-infoniac.jpg
 近年,澳門在博彩業爆炸式發展和城市膨脹拓張的浪潮下,“本土”、“鄉土”、“文化認同”、“主體意識”、“歸屬感”、“集體記憶”、“保育”等群體性的情感表達和心理發展成為澳門社會重要的“關鍵詞”。具體反映出來,幾乎涉及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呼籲加入本土知識,旅遊要求發掘更多歷史文化的元素,城市規劃倡導保存文化肌理,經濟發展提出將歷史文化素材轉化成本土創意產品,各類公共文博機構銳意發展本土項目,民間社團致力出版本土題材的圖書,遊客緬懷昔日的澳門,普羅市民要求保存一棵老樹、保育一片綠地、修復一幢建築、保留一檔地攤……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是故,“本土歷史文化”作為集體情感的依托所在,澳門加強地區競爭力、促進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其影響和作用早就超出自身的視域,尤其對社會穩定、政治認同、城市規劃、經濟轉型、旅遊發展、教育競爭有重要的意義。可惜的是,我們至今仍未能從這樣的廣度和高度來理解、研究和解決這個議題,各領域、各界別、各部門仍舊默默埋首於自身的“專業工作”,被動、碎片化、一次性地解決一個個“新問題”。
 我不是說各自的工作不重要,而是強調我們缺乏一種宏觀的視野來審視我們的文化問題。於是,我們昨天爭議一處遺址如何保護,今天討論有哪些文化資源可以發展成創意產品,明天又會提問我們還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天又或會再度憶起昔日的海岸線和天際線一去不復返……如是者,我們在自設的界限徘徊,一次又一次的無可奈何花落去,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無力感,卻無助歷史文化的搶救與保存。
 當下,澳門其實最需要的是對自身的歷史文化資產進行全面的普查、省思和整理,也就是發起一場“澳門歷史文化整理運動”。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提出“整理國故”的經驗值得當下的澳門參考。他認為“整理就是從亂七八糟裡面尋出一個條理脈絡來;從無頭無腦裡面尋出一個前因後果來;從胡說謬解裡面尋出一個真意義來;從武斷迷信裡面尋出一個真價值來。”
 如果我們依此思路檢視自身的歷史文化資產,則先要做分門別類的“索引式整理”,而後逐項做提要,並依門類匯總出版,最後利用電腦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將之電子化,使公衆能通過不同的形式分享文化的成果,使教育、旅遊、文創、城市規劃等不同領域的發展等輕易對接文化的寳庫,並達成永續保存與更生的目標。
 過程中,我們不應滿足於停留在傳統學術上的研究和出版,更重要的是重新審視和省思,認清自我,建立文化自信與認同,在本土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發展與保育、緬懷與前瞻、新與舊之間找尋新的平衡,重新出發。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提高教育品質(一)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09月17日澳門日報E06文化教思版

圖片說明:http://static-blog.mailigen.com/wp-content/
uploads/2011/09/iStock_000010212342XSmall1.jpg
 鄰近地區以至世界各國,近年不約而同地因應其經濟、技術、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變化和需要,推動不同形式和層面的教育改革,透過提出一系列的學校課程發展與改進措施作為推動的核心,藉以回應社會發展所面對的各種訴求。
 在本澳的《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中,將“提高教育品質”作為重要政策方向之一。回顧過去十多年澳門非高等教育的發展,政府逐年加大教育投入,使得非高等教育滿足了量的需求,同時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果。由此,提出在未來十年從量變推展至質變,在持續促進教育公平的基礎上,逐步提高整體的教育品質,滿足學生適性發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提高教育品質既成未來十年的重要政策方向,與之對應的學校課程改革,亦應以此作為核心目標。
 經過多次深入討論和諮詢的“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已晉立法階段,可以預期,未來政府與學校皆將據此開展相關的課改工作,提高教育品質則應作為課程改革各個環節的主旋律。因此,深入認識課程框架的內容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教育理念,有助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準確把握課改方向,從而作出相應的配合。
 
 以下,嘗試就“課框”的兩個方面提出思考。
 上載教青局網頁的“正規教育課程框架”文本和重點說明檔中,明確提到延長學年教育活動日數下限,同時適當減少每周授課時數。學校可在規範的範圍下,因應其特點和需要,自行安排每周的上課天數和具體的時數。其核心目的是讓學生有足夠時間消化當天所學的內容,拓展個人學習經驗,同時有更多時間參加餘暇活動,發展他們的潛能、興趣、愛好和專長;另一方面,亦讓教師有更充裕的時間及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輔導,以及進行課後反思、備課和參與教研活動,緩解教師和學生的壓力,保障師生的身心健康,提升教與學的效能。
 據筆者從事學校教育多年的認知,各學習領域或科目的教師不時提出課時不足的問題。由此,“課程框架”規範了各學習領域或科目不同階段教學活動的總時間,並明確規範教學活動時間不包括段末或期末考試時間。目的是避免過多過密的考試,以及非必要的考前複習輔導,保障了基本的教學時間。
 相信專業教育工作者皆會認同,操練式的考前複習和單一的紙筆測驗考試,前者對學習品質的提升完全沒有幫助,後者則容易被窄化成只追求分數而忽略評核本身具有的積極功能。可見課程框架相關的規定有其欲推動之教育理念,課程框架的實施亦絕非單純的學校行政安排,當中涉及理念的更新和範式的轉移,因此需要各持分者深入認識和理解,才能共同邁向提高教育品質的理想目標。
 提出思考課框的另一方面,篇幅所限,下期再談。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國史教育與國民教育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09月03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
/20110501/photo/0501-00176-023b1.jpg?t=1304242405672
 香港回歸以後,課程改革將“中國歷史科”邊緣化,逐漸使之成為選修科,並失卻“科”的地位。這種改革,在香港教育界和學術界曾引起極大的爭議和迴響,不少學人公開提出反對,但並未能扭轉局面。及至最近,“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引爆成為超出教育範疇的政治和社會議題,似乎又為國史“重生”帶來了希望,使相關討論引起更多平時不關注課程改革的社會人士的注意。最近幾天,“與其硬推國教,不如強化國史”(筆者個人總結)成為香港社會最新的主流論述之一,批評課程改革本末倒置,反對國民教育的人士希望藉此取消此科,國史學界則期望藉此令國史“重生”。

 香港“國史”與“國教”的取消與增設,本來都是出於教育學中課程改革的學理觀點,但在“政治”參與下,卻有截然不同的境況。兩科最後命運如何,或要幾年後才見結果。
 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種主流觀點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傳統的學習內容過於零碎、分散和脫離社會生活,於是合拼科目、統整知識和改革內容成為課程革新的重點。香港“中國歷史科”被去學科化和邊緣化,主要就是基於這樣一種教育學觀點。這項課程改革落實的結果和經驗是,教育學的學理被充分考慮了,文化薪傳、國家認同、傳統更生、本土社情等因素卻受到了忽視,不能不說是一次失敗的課程決策。
 也有一種課程觀點強調,課程硏究不僅着眼於如何改革已存在的內容,更要關注有哪些內容應該教而沒有教。香港被殖民管治百多年,“國民教育”長期失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設立,主要就是基於這樣一種教育學觀點。社會人士常提出某某知識應列為學校課程,其實也是出於此種認知。以教育論教育,“國民教育”的回歸,是理所當然之事,但政治過分熱情,卻使之作為科目的名字,並出版了一些脫離香港主流認知的輔助性教學材料,終於引起對立政治力量的大力反撲。這項課程改革落實的結果和經驗是,教育學的學理被充分考慮了,政治的需要卻被過分放大了,結果引來其他政治力量的抗爭,傷害了教育專業本身,使本來具有正當性的“國民教育”染上莫名其妙的“原罪”,所以同樣是一次失敗的課程決策。
 課程的設計與呈現,本身就是各種權力話語衝突和妥協的結果,所以,政治介入課程是不可避免的,公眾參與課程事務也是理所當然的。當中的關鍵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應成為課程改革的主要力量和決策者,排除左中右的政治干預,向公眾傳達基本的課程原理和改革理念,盡可能糾正流於表面的是與非的二元對立的論述,引領公眾深入討論課程內容。課程改革是一門專業,不僅涉及教育學、課程理論等專業知識和當科的學科知識,更需要與本地社會縱向的歷史脈絡和橫向的社情民意密切結合。
 國史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香港一方面撤“國史教育”之科,另一方面又設“國民教育”之科,在撤與設之間,課程改革之出發點與結果,值得澳門引以為鑑。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卓越的秘訣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08月20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extras.mnginteractive.com/live/
media/site200/2011/
1112/20111112__monday_teacher_01.JPG
 做好五件事,讓你成為卓越教師:
  1. 教育事業熱忱;
  2. 關注個別差異;
  3. 溝通協作能力;
  4. 多元靈活方法;
  5. 由衷關愛學生。
 美國CBS電視台邀請了第六十二屆美國年度教師Rebecca,在節目上分享成為卓越教師的秘訣。總結過去經驗,Rebecca認為,做好上述五件事,足矣!
 四月廿四日,任教於加州洛杉磯Luther Burbank中學的英語教師Rebecca Mieliwocki,在華盛頓白宮的玫瑰園,從美國總統奧巴馬手上接受“年度教師奬”的榮譽,成為美國第六十二位獲此殊榮的教師。奧巴馬向Rebecca頒授奬狀後,稱讚她擁有教師的優秀基因:“其父母都是公校教師,從小她便看着他倆如何辛勤地對待工作,無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目的只為用心教好一群又一群的學生。”
 Rebecca就在這個滿載教育熱忱的家庭中長大。大學畢業後,她曾嘗試從事不同類型的工作,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教育作為終生事業。她說:“那的確是一種基因,投身教育事業就仿似一通來電,鈴聲響起時我沒有即時拿起話筒,但最後還是接聽了。”
 Rebecca擁有十四年教學經驗,在現時的中學崗位上任職九年,主要任教七年級的學生。“學生可以在一秒鐘以內,洞察到教師對其工作所持的態度。”她說,“因此,成為卓越老師的秘訣無它,唯有其對工作和孩子眞誠的熱忱。”
 除此以外,Rebecca也進一步補充了其餘四項秘訣:第一,學生擁有各自獨一無二的天賦,卓越的教師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應學生的不同能力開展適性教育,盡其所能地讓每位孩子不斷進步;第二,要成功教導學生,離不開良好的溝通能力,這是作為教師的基本技能,同時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此一影響終生的核心能力;第三,沒有絕對正確的教學方法,同樣的方法未必適合所有的學生,亦因如此,老師必須因應不同情況,結合學生的特點,採用多元而且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發揮最佳效果。最後,我們必須時刻關愛學生,無論是就其學習方面的關愛,抑或生活上的關愛,甚至學生家庭方面的關愛。當家長及學生感受到教師由衷關愛的時候,多數的問題都會因此迎刃而解。
 學年結束後的一整年,Rebecca將成為美國教育代言人走訪各州各校,與其他教育同仁、家長和學生,分享其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傳播她那份對教育充滿熱忱的種子。
 八月下旬,是澳門教師同仁為未來一整學年工作做整體規劃的黃金時間,在新學年即將來臨之際,分享Rebecca老師的上述卓越秘訣,與大家共勉。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從《畫說辛亥革命》說起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08月06日 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upfile.kdnet.net/UploadFile/
2010-3/2010321115747737.jpg
  廣大中學教歷史科的李業勤老師,送來一本圖文並茂的歷史小畫冊《畫說辛亥革命》,囑我寫序。剛收到書稿,即被封面吸引,背景是一幅中國全圖,中年孫中山先生一臉凝重,手握扶杖堅定地佇立在祖國大地之上,畫功稚氣但又不失歷史的莊嚴,一看便知當是出自學生之手。
  畫冊在案頭一放,就是兩個星期,李老師來電詢問,才下定決心要盡快寫點甚麼,否則眞是辜負了學生的辛勤。盛夏之夜,氣溫並沒有因為太陽下山而降下來,開著空調,關上窗戶,關起一室安靜,夜很深,窗外卻依然一片澄明,一如當下心境。翻開《畫說辛亥革命》,跟隨學生的敘述而神遊古今,出入戰場,面見聖賢,本來應該很沉重的歷史事件,在童心未泯的中學生筆下,卻又總是滿懷朝氣與希望,預示著勝利的曙光早晩要降臨中華大地。
  廣大中學在去年辛亥百年之際舉辦“紀念辛亥百年,弘揚革命精神”系列活動,《畫說辛亥革命》是系列成果之一。這本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小畫冊,全書分成“燃起革命之火”、“革命征途”、“革命成功”三章,內容看似簡單,有些文字還有修訂完善的空間,但難能可貴之處是圖文皆為學生根據歷史事實自主創作。創作的過程,是學生把學習所得綜合內化成自己的認知,進而建立新的解釋體系,最後以適當的方式呈現內容的知識建構過程。透過這樣一種方法,學生的學習化被動為主動,除了課堂知識,還要自主透過其他途徑獲取更多的歷史素材,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有學生認為歷史很沉悶。事實是,沉悶的不是歷史本身,而是傳統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所以,編寫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材和探索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教學方法,成為當前歷史教學成敗的關鍵。
  當然,這本小畫冊不僅是學生的學習成果,還體現了學校鼓勵教學探索的努力和教師付出額外心力的教育奉獻精神。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應該更關注其過程,而非結果。《畫說辛亥革命》及其教學模式,其實在很多學校都有類似的計劃和實踐,但彼此之間卻很少交流、總結和分享。
  人文社會領域的學科教育,包括歷史、地理、社會,以及近年日漸受到重視的鄉土文化教育等科目,在傳統的課堂單向“灌輸”方法以外,學校和教師都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就我個人接觸所及,學會、興趣班、小組討論、專題研習、出版書刊等形式,已有越來越多學校採納和嘗試,教師和學生都感受到新的刺激,從而激發新的教學熱情和學習興趣。當中,過半中學都有出版學生的作品專集,這其實是澳門人文社會領域教學的一項重大特色和成果;可惜當中除個別學校外,更多學校的學生專集出版後並沒有引起外界的重視。這無疑對學生、教師、學校,甚至教育界都是一種損失,如能搭建分享交流的機制和平台,勢必進一步推動相關教學活動的發展。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豐收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07月23日 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yn.xinhuanet.com/topic
/2009-06/12/xin_573060612163976525361.jpg
  每年六、七月,皆為學校同仁一年辛勤的工作後豐收的季節,各校畢業禮的場內場外,滿是家長的喜悅、老師的歡慰。不同教育階段的畢業生,即將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重要歷程。

  上星期二,筆者獲A校邀請出席畢業禮。高三班主任在咪高峰中讀出百多位畢業生名字,同學逐一上前接受嘉賓送上畢業證書。台下的我,聽到班主任讀出每一位學生名字時,腦海即投影出該生過去數年在課室、走廊和操場上歡欣愉快(當然還有頑皮受罰)的一幕幕影像。嘉賓致辭時提到,今天是老師豐收的時刻,這種心情,台下的我感受特濃。
  筆者曾在A校從事教育工作,首兩年皆擔任初中一年級的班主任,還記得開學之前拿着那份學生名單和學生資料,逐一細閱孩子的成長背景、學習成就和特長,以便規劃往後一年的教育方案。亦用數天的時間,逐一致電孩子提醒開學日期和注意事項,順便向家長了解期望和孩子的個性。學生甲的家庭比較複雜,好不容易與家長聯繫上,卻換來一大堆的投訴抱怨,謂學校沒有教好他的兒子,六月得悉必須留級的甲同學,整個暑假沒有回家,流連網吧通宵達旦。
  開學之日,以及緊接的一個星期,甲同學果然沒有來到學校,去年與他同班的另一位同學向我表示甲可能會退學。開學當晚,我即時向家長說明情況,電話聽筒的另一邊亦顯得非常無奈。開學後的第二個星期,甲姍姍來遲地走入教室,但總算是踏出了第一步,仍是可喜的。可能是長期睡眠不足,甲的精神面貌可以用“非常糟糕”來形容,與學生資料表的相片比較,簡直判若兩人。
  接下來的一整學年,每星期接到科任老師的投訴不下十次,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用盡各種方法,期末考試前甲同學雖然平均成績僅僅過關,卻因為品行差劣,老師們惡評如潮,被評為試讀生後無法參與考試。
  再次留級的他並沒有顯露出強烈的反應。第二年的八月,甲再次在我那份初一的班級學生名單中出現。這一年,班務委員會針對留級學生,開展了為期一整學年的輔助計劃,包括每周定期的課後學習支援、及時的追蹤跟進、大量的家長工作,以及一對一式的生活輔導等。一年下來,甲同學終能順利升級,他在學年結業禮當天喜悅的面容,至今仍印象深刻。
  今天,站在畢業禮台階最中間最後一排,班中個子最高的甲,精神抖擻、滿懷自信,躊躇滿志地準備迎向人生的另一台階。
  學校與培訓機構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教育兼重,並以育人為本。課堂內外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目的並非單純讓學生掌握學科的知識與技能,而在於藉此進一步培育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綜合素養。偏重前者而忽略後者的學校,只能算是培訓機構。作為專業教師,其價值更應突出體現於後者,因為教的根本目的在於“育”。
  豐收的果實,唯有充滿育人的果肉,才是甜美。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辛亥百年再思考》推動歷史教育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07月09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1926cn.com/news/
content_5164.shtml
當全球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熱情退卻後,澳門資深教育家、學者劉羨冰校長的《辛亥百年再思考》由澳門理工學院悄悄出版了。沒有政治的狂熱,沒有趕時髦的躁動,有的卻是對歷史的思考,對民族復興的思索,對歷史教育的關懷。


翻開案前的《辛亥百年再思考》,圖文並茂,全書包括圖文配三十八篇、遊記五篇、長篇論文兩篇、各類圖片近三百幅。細細讀來,思緖不其然跟隨作者對話歷史,神交聖賢,省思當下,書名“辛亥百年再思考”起得恰如其分。劉校長年逾七十,但學習精力和探究精神卻比一般年輕人還要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辛亥百年之際,不光從學術理論上探討辛亥革命的得失,更重要的是結合現實,從歷史教育的角度關注年輕一代的愛國教育狀況。

《辛亥百年再思考》的一大特色,是書內附有大量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圖像和現實生活照片,涉及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等外國,以及中國的台灣、香港、澳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武漢、昆明、廣州、中山、深圳、新會等地區,當中大部分為作者自己拍攝。光看這張地區清單,就令人肅然起敬,她跟隨辛亥先烈的足跡,竟是那麼的廣泛;在她筆下,現實與歷史是一個整體,澳門與外地總有關聯。

《辛亥百年再思考》論及的人物,包括孫中山、宮崎寅藏、梅屋莊吉伉儷、鄭士良、黃興、潘達微、林覺民、熊秉坤、宋教仁、孫眉、陸皓東、史堅如、楊衢雲、秋瑾、廖仲愷、宋慶齡、康德黎、陳少白、馮自由、楊鶴齡、關景良、尢列、陳炯明、陳秉心、李大釗、馮玉祥、蔡鍔、梁啟超、朱德、謝纘泰、劉雅覺、胡禮垣、小鳳仙、 黎元洪、袁世凱、盧慕貞、宋藹齡、孫婉、孫娫、陳鳳楷、陳鳳元、畢漪汶等人,視野之廣,知識之博,讀來必有得着。

劉校長自序說:“更多的角度思考,才能增強學史鑑史的清晰度、深度和廣度。這樣才能進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意義,才能確切認識祖國興衰的根源,才有利尋求民族復興之路……”這就是我認識的劉羨冰校長,敎育的理想與歷史的理性交匯成獨特的學術個性:以史為鑑,胸懷家國,心繫教育。

林家有教授序云:“劉先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教育家,讀她的文章和觀賞她拍攝的插圖,得知劉先生每寫一文,無論長短,都流露出她的觀感、思想以及愛國情懷。”這是對劉羨冰校長及其《辛亥百年再思考》的適切評價。

在我看來,《辛亥百年再思考》是一本學術性與通俗性兼具、文字與圖片俱美的歷史教育讀物,既適合教師教學參考,也適宜作為一般中學生的課餘讀物,値得向敎育界推廣。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推動本澳地理奧賽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6月25日 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參賽學生與嘉賓合照
  去年,一群充滿熱誠的澳門地理老師自發組織了第一屆地理奧林匹克競賽,邀請了多所學校參與。籌劃活動的老師們,從規劃章程、賽則、擬定賽題和組織報名,到佈置場地、準備設備等一手包辦,舉辦了第一次澳門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比賽成功凝聚了更多有志推進地理教育素質的同仁,一起為澳門地理教育發展努力。
  時隔一年,同仁們再次辦理比賽,並獲更多學校積極參與,計有十三所學校分別組織和合共派出二十二隊參與。檢討首屆的經驗,第二屆競賽在各方面都顯得更加成熟。賽題方面,參考鄰區和國際地理奧林匹克比賽的辦理模式,大會先邀請參與學校分別按照章程的規範,以讀圖選擇和綜合分析兩大類,各自擬定題目,然後交大會作審題和選題。考慮到國際奧賽的大會語言為英文,優勝的參賽者將有資格代表澳門參與國際比賽,因此,規定各校送來的題目均須擬定一定數目的中文和英文題目。
  由各校分別擬題的方式,跟進比賽的老師更能準確掌握賽題的取向,有助分別訓練學生參與。同時,我認為這亦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使得參與的地理教學同仁理解國際地理教育發展所倡導的方向和理念。
  由國際地理學會地理教育委員會(IGU-CGE)辦理的國際地理奧林匹克比賽,其辦理的原意除了為提高各地對地理教育的重視以外,更重要的是期望能藉此讓各國地理教育工作者認識地理教育發展的新趨勢。比賽本身只是載體,核心則承載了新時代對地理教育新的要求。
  筆者有幸獲大會邀請,作為本屆競賽的審題和選題者。賽前陸續收到各校同仁傳來數百條精心設計的賽題,由於大會章程清晰載明擬題規範,因此,題目的水平和當中所體現的地理課程理念,無不符合當前世界發展的趨勢。例如,不少題目需要學生懂得從系列的圖表和圖片中摘取資訊,再結合自身的地理知識,才能正確判斷答案;更有結合國際地理時事熱點,考核參與者國際視野、綜合能力和高層次思維模式的綜合分析題;此外,亦有以澳門地理文化為主要內容而擬定的題目,反映各校地理課程均重視鄕土教育的滲透。檢視題目可知,各校的地理課程近年發展進程理想,不少新時期地理教育所倡導的元素已經成為學校地理課程的主要部分,進一步反映了學校整體地理教學的模式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感謝協助本屆競賽成功舉辦的一群地理同仁!期待來屆能再進一步,能加入國際地理奧賽中最有趣的環節、也是澳門地理教育未來應當加強重視的——野外考察測驗。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鄉土教育的成效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6月11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olamacauguide.com
/image-files/a-ma-square_17.jpg
   與教思版編輯通電話,獲知一個令人鼓勵的消息:為慶祝六一兒童節,澳門日報以本土知識為主題舉辦塡字遊戲,有不少家長查詢情況和答案,亦有家長表示小朋友都知道這些答案,反而是家長自己不知道。
  傳媒參與本土知識的宣傳推廣,反映鄉土教育已從學校走向社會,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線並行的局面,鼓舞之一;小朋友知道答案,部分家長反而不懂,反映近年學校的鄉土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鼓舞之二。由於家長在過去的教育中較少獲得本土知識,認知比子女少並不奇怪。
  鄉土教育經過多年推廣和具體實施,從早期的理念萌芽,學術討論,輿論倡導,到最近幾年透過課程改革,將更多本土知識內容引入學校課程,配以學校嘗試以學會、興趣班、專題研習、講座、校外參觀等形式大力推動,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例如:小學常識科、品德與公民科等都引入鄉土教育內容;有更多學校成立“史地學會”、“歷史學會”、“地理學會”等學生組織,有系統地開展鄉土教育;更多老師出於理念認同或自身興趣而自覺地在日常教學中加入本土知識……
  凡此種種,都顯示鄉土教育在學校教育中蓬勃開展,使鄉土教育從“文本課程”落實成為“課室課程”,從而實實在在地使這一代的中小學生比上一代掌握更多的本土知識。
  學校教育是鄉土教育的主要途徑,但不能成為唯一的途徑,家庭和社會的參與同樣重要。由於社會已普遍認同鄉土教育,社會相關活動因而越來越多,從歷史文化社團舉辦講座、名勝導賞、工作坊,到傳媒積極參與宣傳推廣,及至相關書刊大量出版,社區圖書館、博物館的推動等等,形成一股百花齊放的鄉土教育現象。
  今天,鄉土教育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同樣面對諸多的問題和挑戰。
  首先,在學校教育中,由於課程改革從低年級做起,目前小學做得比較好,中學需要加快腳步,在小學的基礎上深化相關內容。大學教育方面,通識課程應開設更多本土知識科目供學生選修,部分重要科目如“澳門歷史與社會”等甚至應該列為必修課。
  其次,本土知識體系龐雜,在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如何系統地學習最重要的內容,亟待探討。時間有限,知識無窮,基本原則應是:構建一個脈絡分明、層次清晰的本土知識體系,使課程設計者、學校、教師和學生有章可循;有所學,必然有所不學,反對把太瑣碎的本土知識列入正規課程;化零碎為統整,各年級、各科目之間應各有側重分工和協調。
  再次,提升鄉土教育的質量層次。傳統教育理論認為教育目標有知識、情意、技能三個維度,鄉土教育當然也不例外。使學生認識本土知識是鄉土教育的知識目標,透過循序漸進地學習本土知識,生成愛社區、愛澳門、愛國家的情懷,並從中培養出獨立思考、批判性地參與社會事務的技能,卻更為重要。惟有如此,才能達成鄉土教育的真正目標。

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專業與發展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5月28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engr.washington.edu/
caee/images/APS_Sept06_discussion.jpg
    一九六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巴黎召開會議,確認了教師的專業地位,同時提出教師的工作需要專門知識和特殊才能,尤其需要經過長期且持續的努力與硏究,方能獲得並維持(註一)。可見,教師專業專業發展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由於教育工作相當程度需要因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因而教師的專業地位必須透過持續不斷的專業發展,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與學的效能,方能體現其專業性。
    《私框》的頒佈,標誌着澳門教育邁進新的里程,同時亦提高了對教學人員專業素養的要求,尤其在專業發展方面,《私框》訂明了教學人員的義務,其中包括教學人員須規劃其專業發展,透過培訓、進修等途徑不斷提升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多個方面,其內涵亦相當豐富。其中,於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由國家教育部硏究制定三個教育階段的教師專業標準,即提出了教師的專業素養所包涵的三個主要維度(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十四個領域與數十項基本要求(註二)
    個人認為,教師的專業更多需要強調其經年的教育工作中,通過不斷重複的反思、修正和實踐從而點滴積累的寳貴經驗。同時,透過持續參與不同類型的專業交流活動,以及進行不同形式的教育硏究,豐富並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學習、借鑒和轉化別人有效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其教與學的效能。
    專業交流活動可以包括參與校內的教硏活動,又或校外的教學交流。教育專業與其他專業其中的不同之處在於,沒有一套固有的模式能適用在衆多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唯有不斷吸收同儕的成功經驗,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長,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因此,學校有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硏模式,輔以老、中、靑年教師的傳、幫、帶制度,才能有效地將寳貴的經驗加以分享。依據筆者的經驗,新入職老師首兩年的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很大程度依賴校內是否已建立上述的制度或者氛圍;而富經驗教師工作的進一步提升,則需要學校建立這個分享交流平台,讓其經驗得以提煉昇華。
    開展教育硏究的形式可以多樣,具體而言,旣可以針對學科內容、教學模式、學習效能等,也可以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或輔導。旣可採用大範圍的量性硏究,也可以小範疇的、針對個案而言的質性硏究。不拘一格,卻要有的放矢,開展教育硏究的目的,重點應以改進和提升自己的教學效能為依歸。
    如前所述,專業地位的建立離不開持續的專業發展。《私框》的訂定,絕非只為教學人員提供職業保障,更重要的是,《私框》為廣大的教學人員在制度上建立了一套清晰的專業發展模式與原則,從而確立教師作為專業人士的地位。
    

註釋: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時尙廟會吸引新生代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5月14日 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sales.artlib.net.tw/
albums/20101126Liao_jin_tsai/581_12910882670.jpg
    五月初,隨澳門廟宇節慶推廣籌委會赴台灣訪問交流,一行走訪了台灣多所廟宇,親身體驗了台灣特色的廟宇節慶活動,頗有啟發。
    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反映在華人社會的民間傳統信仰中,問題更見突出,澳門概莫能外。澳門華人社會保留了純樸的民風和古典的信仰,大小廟宇各具特色,傳統節慶活動異彩紛呈,但廟宇的傳承人不約而同面對着同一個問題:後繼乏人。
    要傳承傳統廟宇的管理經驗和活動,不是隨便找一個人、也不是一時三刻即能辦到。傳承者必須較長時間參與相關活動,從中學習和體悟,從認知到實踐,一步一腳印,使自己逐漸成為一個有良善信仰的管理者。
    近年,澳門許多廟宇恢復巡遊、搶炮等傳統節慶活動,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年輕人的注意。但這種注意並不持久。具體說來,大部分居民,特別是年輕人覺得節慶活動有趣,慶旦當日全程投入參與巡遊,但除此以外,不再關心廟宇本身的發展和其他相關活動。對澳門的廟宇而言,如何長期維繫一批年輕人參與廟宇日常的祭祀活動和管理,從中產生合適的傳承者,顯得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思考,如何吸引年輕人參與的興趣?
    台灣經驗不一定完全適合澳門,但卻為我們帶來啟發。
    在台灣全眞仙觀呂仙祖聖誕慶典活動上,一邊是莊嚴的祭祀儀式、是傳統的廟會宴席,另一邊卻是現代化的舞台,邀來極度性感的辣妹上演勁歌熱舞,搔首弄姿,色彩繽紛的霓虹燈伴隨着動感的音樂晃動搖滾,如不看周圍的幡旗和香火,還以為自己置身於一個潮流音樂會中。接觸過不同形式的宗敎,走訪過不同地區的寺廟與敎堂,在如斯將傳統與現代共冶一爐的辣妹表演面前,我陷入了良久的沉思,首次遭遇了田野考察上的文化尷尬
    看過呂仙祖面前的辣妹歌舞,再回想起時尙動感的電音三太子,對台灣廟會當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當然,台灣傳統廟會的現代元素,不是單一順俗從流的,在松山慈惠堂保民繞境嘉年華活動中,引入了不同藝團的表演,形式生動活潑,莊嚴而又不失趣味。六七歲的男孩擔當主鼓手,擊鼓領獅;十一二歲的女孩舞動雄獅迎賓,動作不遜壯年男子;電音三太子法相可愛,舞姿優美;鍾馗捉鬼扮相傳統令人生畏,動作卻不失親和……
    當然,澳門廟會不一定需要請性感辣妹在媽祖、哪吒、觀音、佛祖諸神面前勁歌熱舞,但卻可以思考,在不違背宗敎敎義和不改變傳統元素的前提下,引入現代化的內容,豐富傳統廟會和其他民間信仰活動的元素,使之更具活力和吸引力,成為老少咸宜、歷久常新的活動。
    傳統與現代相融,結果是出人意料地催生出一個時尙的廟會,實現文化的恆久生命力和永續保存!純樸的澳門是否願意一試?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人口議題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4月30日 澳門日報E06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
/2010/01/04/nd100104041.jpg
    人口議題,向來是地理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分析硏究一地的地理環境及其發展變化時,往往需要同時考慮人口因素。
    聯合國於2009年公佈的《世界人口趨勢》報吿,檢視了全球包括各發展集團和主要地區的人口趨勢前景,報吿討論了人口規模與增長、出生率、死亡率、人口遷移、老年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的變化,以及與以上變化有關的人口政策。報吿指出,世界人口已達68億,並預測至2045年人口將進一步增加至90億。由於各國人口增長的差異,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和地區,將面對高增長或負增長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與此同時,由於衛生水平的提高,世界大多數地區的人口壽命繼續延長,在全球範圍內壽命平均為67.2歲,並預計到2050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增加兩倍達20億。城市化方面,2008年全球城市居民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預計到20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將進一步擴大至70%。
    4月中,特區政府政硏室公佈了澳門人口政策方面的硏究工作,指出當前澳門呈現包括進入人口老齡化趨勢、勞動力總量不足、人口更替水平存在距離、人口數量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人口教育水平仍需提升的五個主要人口特徵。
    由此看來,作為相對屬於發達地區的澳門,我們在人口上所面對的問題,與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比較類似。因此,該等地區在人口方面的政策,將為澳門在人口政策與措施規劃上的重要參考依據。
    人口政策涉及政府不同層面的施政範疇,而且環環相接。當中,有關教育方面的配合,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聯國合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屬下機構教育統計硏究所(UIS),於2012年發表了一份有關全球教育性別平等的報吿(World Atlas of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為各地的教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國際比較分析,有助各國教育的發展邁向更公平的方向,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的教育水平和質量。
    上述報吿詳述了各地教育質量需求的提升,以及女性在教育上獲得的平等權利狀況。並同時分述了小學、中學以及高等教育在入學與性別平等的趨勢,以及各地在教育政策上,對促進教育性別平等方面所產生的作用。
    報吿指出,目前全球仍有三分之二的國家和地區,在小學和中學教育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別不平等問題。回顧十年的發展進程,女童的離校問題在西亞、南亞和非洲等地仍比較突出。可喜的是,相關的問題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獲得了大幅度的改善。此外,報吿發現在全球範圍內,男童的留級率仍然高於女童,女性的學業成就亦比男性為高。
    報吿尙有不少方面的發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相關網站下載參閱。
    



回歸教師專業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4月16日 澳門日報F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asiasociety.org/files/states-threestate.png
   近幾年,隨着澳門公民社會的發展,教師作為社會一個重要的中產階層,開始更有意識地關注和爭取自身的合理權益。在這個過程中,有時不免予人斤斤計較、過度關心自身利益的錯覺。更尷尬的是,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清苦的形象深入人心,談工資、講權益,似乎偏離了社會大衆對教師傳統形象的認知。有意見擔心,教師在近年爭取權益的各種活動中,已損害了澳門教師的整體社會形象。
    這種憂慮不無道理,幸好社會主流意見還是明白,只要做好關愛學生和教書育人的本職,教師在不影響日常工作的情況下,爭取合理權益是很正常的。而且,優化教師的待遇,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教師行業,最終受惠的將是我們的學生、我們的社會。
    “私框通過後,教師的職業權益得到更大的法律保障,教師專業發展隨之成為澳門教育一個重要的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是社會對教師的基本期望,教師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內省,持續加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道德和專業倫理,從而最終提升教學的效能。這種社會期望從上而下對教師構成一定的壓力,無論是教師願意不願意,它似乎不可逆轉;所以,教師應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社會的要求,自下而上地透過生涯規劃和終身學習實現專業發展
    從媒體得知,一項由教師行業自發的自下而上內省行動已經啟動了。中華教育會聯同天主教學校聯會和公職教育協會舉辦一二年度澳門教師專業成長計劃,制訂澳門教師公約,以倫理規範、道德制高點呼籲教師自覺遵守專業倫理,藉此提升教師的專業地位和社會認同。計劃還與澳門電視台聯合製作師路心語特輯,以公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寫實介紹澳門教師的感人故事。主辦單位呼籲教師回歸專業,把精力投放到優化教學和輔導學生等方面,盡心盡力教好學生,回饋社會對於教育專業的肯定。
    這項活動從行業自律規範角度出發制訂教師公約,顯示教育界對自身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有充分的覺悟;制訂公約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場澳門教師自我思考、自我內省、專業成長的過程。而師路心語電視特輯,透過典型的眞實教育故事,勢將增加社會對教師的尊重,並感染教育同仁,攜手共建澳門教育的明天。
    教育乃社會的良心、社會的清流,無論世道如何轉變,深信澳門人總能在教育中找回人性最本眞的價値、最固執的理想和最有教無類,永不放棄的精神。澳門教師良善、質樸、無私、專業的優秀傳統一脈相承,昨天教過我的老師如此,今天與我共事的老師如此,相信明天加入教師行列的新丁老師也是如此。這正是澳門教育持續有道地發展的基礎。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敬業與樂業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4月2日 澳門日報F05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igallery.icm.gov.mo/images/
News/2012/3/27_2/201232717324L.jpg

      印象中,首讀任公先生《敬業與樂業》的那年,我正在讀高一。任公這篇議論文,應是中學階段中國語文敎科書中的一篇經典範文,選自其重要著作《飮冰室合集》。當年任敎語文的郭裕中老師,向我們分析文體結構及文章大意,指出任公先生在這篇文章中如何引用經典,進而透過生動、生活的事例,以及極具感染力的言辭,議論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任公先生末段中的兩句:“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對我的影響至深。
      我一直認為,任何的敎育模式,如果脫離了“感染力”三個字,皆無法發揮敎育的最佳作用。任公文章的感染力固然重要,但我可以肯定的說,要不是當年郭老師的孜孜不倦與循循善誘,及其對敎育工作的那份敬業與樂業精神,再佳的文章,也影響不了我。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由中學到硏究院,一直給我遇上一個又一個對敎育工作充滿敬業、樂業精神的良師。黃就順老師即為其中之一。
      我並不是培正學生,因此,黃老師從沒敎過我。認識黃就順老師的那年,我正就讀高二。由於當年母校準備舉辦一次地理作業展覽,因此,恩師黃勵知老師帶着我們一衆學生,專門跑到培正中學的校園,參觀了黃就順老師每年堅持舉辦的地理展覽,以及由黃老師一手建立的地理專門室。那一年,黃老師親自向我們這群外校學生親切地詳盡地介紹每一件展品,更為我們展示了一次模擬的火山爆發。那一次的參觀,令我震撼的並不是那次模擬的火山爆發,而是黃老師充分體現的那一份對地理敎育工作的敬業與樂業精神。
      後來,我在大學本科選讀地理敎育專業,大四那年準備畢業論文期間,由於有關澳門地理敎育的文獻幾乎沒有,因此專門跑到黃老師家中向他請敎。老師毫無保留地將他大量有用的文獻資料,借給我這位只一面之緣的大學生,並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向我詳細闡述了澳門地理敎育的發展歷程。黃老師的那份敬業與樂業精神,再一次地撼動了我。
      自此之後,只要有地理方面的問題,或是任何有關地理敎育發展的想法,老師都會不厭其煩地指導我。
圖片來源:http://www3.icm.gov.mo/gate/
gb/igallery.icm.gov.mo/images/News/
2012/3/27_2/2012327173215L.jpg
      上星期日,幸得黃老師邀請,出席他的檔案捐贈儀式。席間,黃老師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從敎六十年間的點點滴滴;他對敎育事業的那份敬業與樂業精神,感染着一個甲子以來幾代數不盡的人。
      有幸,我能成為當中之一。
      經過二十多年的討論,《私框》終能頒佈,我們期望藉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敎師隊伍。何謂高素質?敬業與樂業應是不可或缺的。

淺談私框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3月19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nlu.nl.edu/news/images
/teacher-of-the-month.jpg

     《非高等敎育私立學校敎學人員制度框架》法律(簡稱“私框”)已獲立法會通過,將在刋登政府公報後生效實施。由於“私框”關係到敎師的薪酬制度和專業發展,關係到澳門敎育的素質,關係到澳門未來的發展,所以在社會引起極大的關注和討論。如果抽離具體的條文,甚至抽離整個文本,我們或能對私框有不一樣的理解。
      首先,私框是繼○六年公佈的《非高等敎育制度綱要法》後,澳門又一個重要的敎育法律。其生效實施,旣是澳門敎育法制化、規範化、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澳門長期推行敎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澳門敎育的宏觀視野中,私框是承前啟後的法律;接下來,還有諸如“學校通則”、“課程框架”等一系列的敎育法律法規有待制定,澳門敎育改革的路還有很長。但私框卻給予了我們信心,再難解決的問題,再難以磨合的利益,只要各方重視,終會取得可喜的成果。
      其次,私框是敎育界各方長期博弈及妥協的結果。同一個法律,內裡不同的條文,有不同的起始執行日期,照顧到不同的利益需要和現實情況。從中我們可以見到,私框解決了一些矛盾,或給予再多一兩年時間讓敎育界理順一些問題,卻同時又留下了一些未有解決的疑問。例如在學校基本薪酬的職級差異上,從原先的一點八收窄到一點三,私校的共識是待將來條件成熟時,再朝一點八方向努力。問題是將來是甚麼時候?再等二十年?或是由敎委會討論一個時間表?諸如此類未有解決的問題,需要敎育界正視和面對。
      再次,私框名副其實是一個“框架”,內裡有些條文需要制訂補充性的規章或以其他形式跟進。例如校內的敎師評核規章、敎學人員專業委員會的產生和運作等,一些影響重大的問題,還須日後在實施的過程中逐步完善。
      第四,共同反思。去年“五一”敎師遊行後,政府對敎師的訴求表現出高度的關注,推動私框加快了立法的進程,並力爭今年四月起即實行依職級發放敎師專業發展津貼。這雖然從中體現了政府解決問題的誠意和力度,但還是反映出政府長期忽略敎師的訴求。今後如何更全面地聆聽基層敎師的聲音,値得政府反思。學校方面,需要思考如何善用社會公帑,增加透明度,盡可能保障敎師的合理權益,加強與敎師的互信,從而建立高效的“學校共同體”。敎師方面,爭取多年的法律終於通過了,即使有些內容今後還有完善的空間,但畢竟是一個好的開始。社會對敎師的期望正日漸加強,除了強調師德,重視傳道授業解惑等傳統敎師職能外,更要求敎師持續進修,不斷增値,探究新的知識和敎學技能,應用適當的策略,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的人才。
      無論怎樣,澳門敎育的“私框時代”已經來臨了,與清苦而又默默耕耘的前輩敎師相比,“私框時代”的敎師是幸福的。前人種樹,後人乘蔭,敎育界不應忘記老敎師的貢獻,期盼他們有一個豐盛的晩年。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民主教育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2月20日 澳門日報D08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lxyq.org/Article/UploadFiles
/200904/2009041314311783.gif

  每當論及澳門民主政制的發展,總有意見提出澳門人的素質低,不適合發展民主政治。這種以精英自居的觀點旣貶低了澳門人,也誤解了民主的意義和內涵,但卻帶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民主教育。


  胡適的老師、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在其名著《民主與教育》中對“民主教育”的論述廣為後世認同,他認為自由、民主與教育三者互為關連,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模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民主社會人人自由與平等,教育有助於發展民主和自由;反之,民主自由的社會,又有助於教育的發展。杜威提出民主需要教育,並不等於沒有民主教育以前就不能發展民主,而是透過教育,可以建構一個更穩定、更理想的民主社會。

  近年,澳門因應社會進步,許多旗幟鮮明的主題教育,如生命教育、國民教育、生涯規劃教育等相繼進入學校課程,惟澳門作為一個在民主政治尙處於探索和起步階段的華人社會,“民主教育”卻鮮有人提出,在學校課程中的份量就更是亟待加強。

  根據一些硏究,“民主教育”是指以專題教育形式向學生傳播民主思想,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態度,使學生掌握民主知識,透過民主實踐形成民主生活的能力,成為自由社會的民主公民。一般認為,民主的內涵包括平等、公共、參與等意識;理性、寬容、懷疑等態度;何謂民主、如何民主等知識;表達、溝通、協商、辯護等能力。所有這些,都是民主教育的內容。民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公民教育的全部,公民教育應當包括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公民教育在“民主專題”上的一種深化。從這個意義上看,單獨提出民主教育是有特別意義的,因為它關係到社會最重要的議題。學校教育的責任就是要把民主的理念和經驗教授給學生,培養學生成為民主社會的公民,履行民主的責任,分享民主的權利。

  需要說明的是,正如教育界所認識的那樣,任何的主題內容所說的“進入學校課程”,往往不是指單獨設科,而是通過對原有課程的改革和統整,將新的內容融入到不同年級、不同學習領域、不同科目的教學中,使學生的學習更適切,更均衡,更符合社會的新需要。

  杜威對民主教育提出許多具體可行的方法,教育民主化是“民主教育”最好的示範,而教育民主化就是以民主的精神去改革教育和經營學校,也就是說,要建設民主的學校,讓學生在民主的眞實的環境中體驗和學習民主。

  人類文明發展史表明,民主有助於社會政治的穩定,有助於權利的平衡,有助於增強社會凝聚力,有助於伸張社會的公平正義。今天,民主是一種普世價値,無論社會的發展水準為何,都有發展民主的條件,人民享有民主的權利。

  在澳門,我相信無論是反對盡快推行民主的人士,還是支持普選的人士,都認同“民主教育”的重要,那麼,如何發展“民主教育”,已成為一個迫切的教育議題。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個性與發展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2月6日 澳門日報D05文化教思版

      雷鳴道學校的一群初中男孩,在導師的帶領下表演雜技,疊羅漢、高蹺、抛球、鑽圈、抛擲,令人目不暇給,過程中表現出合作無間的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男孩們都表現得自信、愉悅;
      另一場為坊衆學校的武術表演,硬橋硬馬,長拳、劍術、對練、套路等各類演出精彩絕倫,展現了學生們刻苦鍛煉的成果,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喝采;
      二十多位鏡平學校的孩子衣着色彩奪目,帶着非洲鼓演出了一場節奏感強烈的鼓樂表演,鼓聲帶動肢體律動,氣氛和諧愉快。
      續有中國民俗技藝——扯鈴(又稱抖空竹)的表演,澳大附校扯鈴隊隊員們將這種流傳已久的童玩,嫻熟地演示了多種難度極高的招式:扔高、爬桿、互投,旁邊的觀衆皆稱已達表演級別,非同小可。
      同場還有合唱、音樂劇、花式跳繩、管樂、舞蹈等各類表演,無不展示了孩子們的個性特長。
      以上各項,皆是上月舉辦的學校發展計劃成果展覽會中,各校多年來致力推動餘暇活動的成果點滴。
      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述,敎育的眞諦,在於把孩子的潛能與天賦“引導出來”,學校課程除了廣為認知的正式課程外,一些包括餘暇活動的非正式課程,往往成為引導潛能與天賦的重要模式。特別是當我們都普遍認同多元智能理論的現在,音樂、運動、人際、自我解析智能的發展,更容易在非正式課程中得以發揮。
      非正式課程,是指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學習經驗,較少採用正式課程的敎學型態,受到課程的控制較少,敎師和學生在過程中的自主性較大。亦由於此,學生在當中較易獲得滿足感和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其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有助提高學生在正式課程上的學習興趣,並增進其對學校的歸屬感。
      因此,《正規敎育課程框架》(諮詢稿)提出:“將餘暇活動這類活動課程納入正規敎育課程計劃,並將之作為敎學活動以外的另一類重要敎育活動;餘暇活動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開放性的課程,着眼於體現學生不同基礎要求,及其各種有益的興趣、潛能和個性的充分發展,促進其全人發展和自我實現。”
     我們期望,透過豐富學校課程的內涵,尤其倡導課程的多元,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和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愉悅,逐步助其建立自信心,使其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共識和方法·五)

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

校園環境與學校認同

文.林發欽
刊於2012年1月23日 澳門日報E10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www.kidsmatter.edu.au/primary
/content/uploads/2011/03/12.jpg
  有調查顯示,澳門學生對母校的認同度不高。


  澳門雖然曾受葡萄牙管治,但作為一個傳統的華人社會,歷史上並未出現很大的“國家認同”危機,回歸以後,就更不用說了;近年隨著文化保育思潮的興起和鄉土敎育改革運動的推行,本土認同,即“澳門認同”逐漸得到鞏固。奇怪的是,在正規敎育中,我們培養了學生具有較高的國家認同和澳門認同,卻無法培養出學生對自身學校的認同。這種現象,無疑使敎育界感到尷尬,並力圖從尷尬的窘迫中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之法。

  “認同”不僅是指一個人對於他人、族群、社區、組織、理念的認定,更重要的是“對於自己的定位”。反映在“學校認同”上,學生不僅要“認同”自己的學校,更重要是要“認同”自己畢業於母校,從學生到校友,都是母校的一分子,甚至以此為榮。澳門學生的學校認同度低,絕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且不同學校又有不盡相同的原因,涉及學校傳統、校園文化、師生關係、校本敎育、校友網路、家長組織等文化和制度因素。

  認同有多種理論模式,其中“建構論”強調共同經驗、集體記憶和歷史同源。從這個角度看,“讀於斯,畢業於斯”,對學校建立“認同”應是順理成章的,那麼除了上述因素外,諸種文化和制度因素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嗎?我認為有,那就是校園環境。這裏所指的“校園環境”,專指校園的硬體建築、場地、綠化和設施。根據認同的“建構論”, 校園環境應該是學生建立“學校認同”的基礎,而這些卻恰好是澳門學校所最缺乏的。

  以北京大學為例,“未名湖”是北京大學的其中一個象徵,百年歲月,萬千學子,竟能共對一湖,由是成為“北大人”的共同回憶,甚至化為對北大認同的意象。當然,“未名湖”有獨特的人文因素,澳門學校不好比。因為對部分學校來說,我們莫說湖,就連一個操場、一張球臺,甚至是一片藍天也找不到,這還能奢談甚麼其他呢!試想,一個共同成長的校園,我們沒有操場追逐的回憶、沒有球來球往的歡笑,甚至沒有共曬太陽、同享一片藍天的體驗,那麼,母校再好,卻總是欠缺了些甚麼。這些“甚麼”正是我們建立學校認同的重要基礎,也就是敎育界遭遇認同尷尬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下,特區政府正規劃新城塡海區,敎育界都希望政府多留敎育用地。敎育界的共識是,新城塡海區不僅是要留出土地興建大面積的新學校,更重要是留出土地改善現時校園平均面積不足的學校的校園環境。

  澳門人都希望,將來的孩子,他們的校園都會有操場、有藍天、有簡單但卻歡欣的成長記憶,從而建構起對母校共同的回憶。

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合理建構課程

文.黃逸恆 刊於2012年1月9日 澳門日報F06文化教思版

圖片來源:http://media.photobucket.com/
image/construction/alyssabc_photo/
construction2.jpg
      本欄之前數期分別闡述了我們對學校“敎甚麼”的一些共識。總括而言,我們希望學校給予孩子經歷全面而均衡的發展歷程,建立一套貫徹不同敎育階段、多元且相互銜接的學科課程體系;同時,關注孩子個性發展的需要,以選修課程和餘暇活動等模式,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其興趣和個性特長,使能各展天賦。
      《正規敎育課程框架》倡導的正是上述的敎育理念,其所提出的內容即為實現這些理念的具體方法。
     課程框架,就如一棟摩天大樓的鋼骨架構,其形塑了大樓的基本形態,同時也是整棟建築的基礎;觀乎世界著名高廈,縱使其外觀各異,內在結構卻大致相同。骨架作為大樓的基礎,不但沒有影響到大樓設計外觀,只要輔以建築師精心設計,鋼骨架構更往往有助設計出別樹一格的特色建築。
     《正規敎育課程框架》並沒有嚴格規限了學校校本課程的形態,相反提供了更多的空間,讓學校更合理地建構各自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學習領域是構成學校課程的重要元素,“課程框架”明確規範了學校須確保不同敎育階段各年級的課程需要涵蓋的六大學習領域(幼兒為五大)。同時提出:學校可根據學生學習和發展及澳門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幼兒敎育階段跨學習領域設計綜合性的學習主題及單元;在小學敎育階段、初中敎育階段和高中敎育階段,可於每一個學習領域內設置一個或以上科目,亦可設置跨學習領域或跨學科的綜合性科目,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課程。
      前面提及我們已對學校“敎甚麼”有一定的共識,這個“敎甚麼”一方面指的是學校提供的學習領域或科目,另一方面,學習領域或科目的內容應當包括甚麼,我們都需要有所共識。
      作為一位專業的敎師,都應具備一定程度駕馭敎材的能力,也就是即所謂的“用敎材”而非“敎敎材”。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授《岳陽樓記》,其最終目的並非是要讓學生認識“如何記岳陽樓”,而是希望透過《岳陽樓記》背後所承載的一些價値和觀念,讓學生最終感悟並內化一些我們都認為重要的素養。眞正專業的語文敎師不會拘泥敎曉學生多少篇章範文,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其所選用的學習材料是否有助學生達到學習目標。
      如何訂定學習目標、從而選定學習材料和規劃學習方法,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已就學習領域或科目的內容建立好共識,這裡所指的“內容”,即為這一階段課程發展與改進所提出的“基本學力要求”。相關議題,下期再談。

    (共識和方法·四)

資深敎育工作者談本土歷史敎學

圖片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
/res/1/20090831/45391251652057109.jpg 
文.林發欽 刊於2011年12月26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本土歷史文化的敎育工作,早前被議員提到澳門特區議事殿堂,令敎育工作者很感欣慰。歷史敎育學會不時舉辦相關的座談會,資深敎育工作者對這些問題深有體會。早在兩年前的一個座談會,黃就順老師、陳子良老師、劉羨冰校長和陳樹榮先生就與五十多位歷史老師暢談本土歷史文化敎育的體會。茲根據錄音檔案,將他們的發言謄錄如下,與讀者分享。
     黃就順老師:我在澳門土生土長,親身經歷和目睹許多事情。澳門的史地敎育在過往總被貶稱“閒科中的閒科”,忿忿不平的老師更坦言:“我們已經是閒科,還要是閒科之中的閒科,被人家看不起!”昔日的歷史老師到底算甚麼?中文老師不夠課時之時,就得兼任歷史科。若老師說自己不懂怎樣敎歷史,大概亦只會換來主任乾脆的一句:“可以、可以,你上去講課就可以了。”地理科亦如是。現在對歷史老師的要求截然不同,強調要“對口”,要歷史系畢業或曾在敎育學院修讀過敎育法,才有資格執敎歷史科。不過,歷史和地理從來不分家,歷史中有地理知識,地理亦涉及到許多歷史知識,史地兩科是結合在一起的。
      陳子良老師:澳門回歸十年來,我看到有一批年輕人正硏究澳門歷史。鄕土歷史敎育中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年輕人的參與,在此情況之下,我們應該有條件、並且社會上亦需要,讓年輕人甚至老人家知道有關我們所居住城市的故事。現在急切要做的事情是:怎樣使澳門歷史加進歷史科中。但我們都知道歷史科是較為沉悶的,甚至有時我也感到過於平鋪直叙,少了一種趣味性,並且欠缺活潑,當中問題是涉及甚廣的。因為我們主要是用內地及香港出版的敎科書,我的意思並不是指敎材寫得不好,而是內容使學生提不起興趣。這需要我們從敎學方法上解決問題。
     劉羨冰校長:澳門有很多歷史資料値得我們去硏究、敎學,値得成為我們的歷史資源,値得成為我們培養下一代人才的養份。順道一提是我寫的《澳門敎育史》在北京出了兩版,在澳門也出了繁體字版,因為我感到澳門的歷史是非常有價値,即使是敎育史也是如此。香港有一位專家曾說:“好像甚麼東西澳門也沒有參與過,其實澳門是挺好的。”這是因為澳門有很多書籍沒有外文版本,所以埋沒了很多珍貴的東西,我希望大家能推薦一些書,把它們翻譯成英文,再推向全世界。
      陳樹榮先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敎師可以先把方法敎授給他們,再讓他們自行去搜尋材料,親自去做考證。我鼓勵同學先掌握基本的歷史觀點、素材、方法,再加上實地的歷史考察硏究,這個過程就是本土文化硏究。近年,從事歷史文化考察的人越來越多,這方面,培正學校所付出的努力的確很値得我們去參考學習。我很相信透過講座和歷史考察的方法,可以令澳門的歷史敎學百花齊放、多式多樣,從而達到最終的目標——增加學生愛國愛澳門的本土情懷,掌握舉一反三的硏究方法。這些都是從歷史科開始,再推而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