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哥本哈根會議(二)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哥本哈根會議(一)
2009年12月7至18日,192個國家和地區的首長雲集丹麥首都,召開與人類未來地球生態、經濟和社會發展攸關的哥本哈根會議(COP15),就世界氣候問題進行討論並訂立目標框架。
會議源於1997年簽訂踏出解決氣候變化重要一步的《京都議定書》,由於議定書提出的減排協議將於2012年屆滿,是次會議將是繼1997年京都會議後,史上第二次由各國部長或代表協議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決定2012年後的減排指標與內容。因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在2007年於峇厘島定下為期兩年的談判計劃,目標於2009年底,即是次會議訂立締約國於2012到2017年的全球減排協議。
科學家指出,全球溫室氣體必須於2015年開始下降,以控制全球溫度上升不會超過攝氏兩度,否則氣候變化將對地球帶來不可逆轉的災難。因此,是次會議的討論焦點有四:其一將是在“攝氏兩度”的前提下,呼籲發達國家必須在2020年前,於1990年的水平上減少25%-40%的溫室氣體排放,至2050年減少80%。其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援與技術援助,讓發展中國家在兼顧國內溫飽與發展的同時,也有足夠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其三,提出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路徑,循序漸進地展開減排行動,制定適應與緩減政策;其四則是制定全球合作機制,確保主要的森林區域於2015年後不會再有非法砍伐的情況等保護森林方案。
全球暖化的影響於澳門並不遙遠,近年海水倒灌引致的經濟損失,鹹潮導致的生活不便等,都是大自然向我們發出的警號。況且,澳門作為國家相對比較富庶的城市之一,經濟條件比內地許多城市都要理想,我們有更大的責任在氣候議題上擔當更為積極和進取的角色。
澳門2007年向中央提出並於08年1月確定《京都議定書》適用本澳,兩年過後,似乎仍未看到政府提出具體政策和措施配合。2004年發達國家每年人均排放量為9至15噸,發展中國家則為2.8至6噸;2004年澳門人均年排放量逾5噸,雖比發達國家的排放量低,但GDP位居亞洲首位,博彩收入超越美國的拉斯維加斯,理應比亞洲任何一個城市做得更好更多。
倡導“綠色”與“低碳”經濟與生活,可循政策與敎育兩方面着手。政策由政府做起,盡快制定法律法規;敎育則從學校做起,讓綠色和低碳成為生活習慣。兩者應作出哪些具體措施,下期續談。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氣象園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11月30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1997年,我在華師大就讀地理系二年級,其中一門必修課是“氣象學與氣候學”,也是我在四年大學生涯中最喜歡的一門專業課。敎授氣象學的老師,住在大學北區的員工宿舍,從他家步行到學校氣象園,只須三五分鐘。老人家每天準時四次,親自到園收集氣象數據,翌天帶回課室向同學講解天氣變化。
老人家更是氣壓圖製作高手,97年內地仍靠每天的氣象電台廣播,收集各地氣壓讀數,依據讀數在一張中比例尺地圖上標示各地氣壓數據,繪畫等壓線圖。一周下來,把數張等壓線圖掛在牆上分析,加上老人家數十年的經驗,即可預報數天天氣,而且非常準確。老人家在課上敎授同學分析氣壓圖的方法,依據氣旋反氣旋以及高壓脊低壓槽的分佈,即可知各地是晴是雨、風向風速等形勢;依據數天等高低大氣層等壓線圖,即可預報數天天氣變化。上好一門專業課就能預報陰晴,怎會不喜歡!
上氣象學課之所以有趣,更因可以走出那個悶熱的課室。廣州氣溫夏季一般比澳門高三四攝氏度。老課室只有四把舊風扇,那幅可惡的窗簾又破又厚,課室好歹也有四十度。加上全班一百二十多人,下午上課總敎人昏昏欲睡。氣象課可以走出課室,在空曠的草地上測雲量、記風向、量雨量、讀氣溫,和風吹來楊柳飄,敎人心曠神怡。
2000年畢業後回到母校任敎地理,我第一時間提出要在學校建地理園,好讓我可以回味那段日子。恩師黃勵知老師一口答應,並命我籌劃建園事宜。任敎一年過後,我見敎學工作逐漸掌握,即利用假日回廣州,跑到東風東路紅星儀器公司,拿着當年氣象學老師派發的講義,把儀器逐一購回澳門。可是因為經費有限,購得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儀器,只有幾支不同類型的溫度表、雨量器和手持風向風速儀等基本設備。
回到學校後,我託工友幫手製作百葉箱等設備,並向學校申請場地建設。雖然選址並不理想,加上學校周圍高廈林立,測得數據只供參考,但仍有三十位同學參加氣象小組,每天依時定候爬上那個小小的氣象園,記錄數據,並於學校門口大堂定時發佈。還記得那年有位個子不高、身裁略胖的高二同學自從加入了氣象小組後,每天放學找我詢問氣象問題,弄得我忙把大學課本搬出解釋,才勉強應付那位求知慾甚強的同學。一年過後,參與的同學已能掌握基本的氣象知識,更能預報數天天氣大勢,同學對課程的反應亦佳,氣象小組一事成為敎學生涯的小小成就。
回憶這段往事,是因為正準備倡議各校建立自己的氣象園,學會的同仁將負責協助各校儀器的購置和裝設,如果條件許可更可讓收集的數據通過連線分享。建園的目的在於讓同學可以走出課室,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累積學習經驗,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並從中建構同學的地理科學知識與能力。至於具體的計劃仍在腹中未成方案,希望各位給予意見與建議。
圖片來源:http://site.mynet.com/findicak/mynet_resimlerim/119web.jpg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環境敎育
環境敎育,緣起於1972年6月5日於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中發表的“人類環境宣言”,促使各國社會必須關注環境問題,並開始了對環境敎育的關切與硏究。而後經歷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佈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以及地球高峰會提出了“21世紀議程”。自此,環境敎育成為公民必備的素養,也是國際社會必須共同負擔的責任。
內地及台灣地區近年開展中的課程改革,不約而同地突出了環境敎育的重要。內地全日制義務敎育地理課程標準,首章即明言當今世界正面對日益突出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課程標準訂明環境敎育必須體現在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値觀中。台灣地區九年一貫課程,則提出六項重大議題,當中包括環境敎育一環,同時訂明各敎育階段有關環境敎育的理念、目標與分段能力指標,明確指出環境敎育必須融入各學習領域與基本能力中。
九十年代初,黃就順老師與培正中學的史地學會,組織師生製作了一套六冊的環境敎育小冊子,包括人與環境、綠化、大氣污染、垃圾、水污染、噪音,完整地介紹了當時仍未受到充分重視的多項環保議題,更詳細闡述了澳門本地的環境狀況,成為當時開展環境敎育的重要材料。目前,本澳各校課程雖並未統一標準,但多年來各校敎師大多明瞭環境敎育的重要,因此在正式課程中,尤其是理化、地理和科學等科目均非常重視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及關注。部份學校更以非正式課程的方式,透過形式多樣的學習經歷,開展如廢品分類回收、節能節水等短中期活動,讓學生身體力行地參與到環境保育的行動中。
鄕土敎育除讓學生明瞭本澳社會文化的歷史沿革和當前發展,知曉澳門自然環境現狀和發展變化以外,更需要加強學生保育本地文化和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成為一位知行合一的保育行動者,使澳門優美的環境和豐碩的文化可以不斷發展和延續。
圖片來源:http://www.cartoonstock.com/newscartoons/cartoonists/cgr/lowres/cgrn133l.jpg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將認知付諸行動
本文刊於2009年10月19日澳門日報D07文化教思版
澳門回歸快要十周年了,對社會各領域的回顧與展望蔚然成風,我也想借此對鄕土敎育作一番總結與前瞻。
近十年來,本土意識破土而出,鄕土敎育成為一種亮麗的敎育現象,甚而演化成為一種社會思潮,與身份認同及本土意識互為呼應,各種相關敎育活動日漸增多。這種起源於敎育界的一種時代訴求,反過來成為過去十年敎育界的其中一個時代特色,這是始料不及的。
回首過去,當會發現澳門回歸國家的第一個十年,是澳門鄕土敎育的啟蒙階段。此十年,澳門人在找尋自身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本土意識日漸抬頭。在敎育界,學校長期使用移植課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習內容與本地社會嚴重脫節,不自覺地引起澳門部分敎師深層的反思。於是,“敎育本土化”、“課程本地化”等成為迫切的訴求,而推行鄕土敎育,旣是達成這些訴求的便捷方法,也是實現本土化敎育的核心內容。猶記得,2003年澳大敎育學院主辦的一個硏討會上,我發表〈中學“澳門鄕土歷史”課程設計芻議〉一文,首次明確提出澳門鄕土敎育的概念。接下來幾年,我寫了多篇詳細討論澳門鄕土敎育內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發展及評鑑的文章。從一開始,黃逸恆老師就是鄕土敎育的積極倡導者,他敎地理,我敎歷史,鄕土地理與鄕土歷史是鄕土敎育的兩大核心內容。我們因鄕土敎育而認識,日常雖少見面,卻因敎育理念相同而在學術路途上共勉互助。2007年元月,本版創刋,我們以“鄕土敎育”為名,正式開設本欄。及後,立法會多名議員都認同鄕土敎育的理念,先後在立法會提出書面質詢,倡議鄕土敎育,堅定了我們的信念。十年下來,“鄕土敎育”發展成一個敎育術語,具有特定的內涵,為澳門人所認識和接受。
當然,在將過去的第一個十年,除倡導以外,我們連同澳門敎育界許多有心人,還是做了一些實質的工作,如舉辦敎師培訓活動、出版專書、召開不同層次的座談會和硏討會、協助部分學校成立歷史學會等等。
展望將來,期望澳門回歸國家的第二個十年,澳門鄕土敎育進入深耕階段。作為一位身體力行的敎育工作者,近來我常在思考,鄕土敎育的推廣已進行了近十年,我們總不能在下一個十年也還僅僅鼓吹鄕土敎育重要,而不做更多其他的工作。所以,下一個十年,是將認知付諸行動的十年。早前,敎育界舉辦了一個本土歷史敎育座談會,出席座談的六十多位歷史老師經過深入的交流,大致形成共識,我們未來應當做好兩項工作,深化鄕土敎育的推廣:一是盡快開設大規模的敎師培訓課程;二是開發相關敎材,建立全澳性的鄕土敎育資源庫。
或許,這就是我們未來十年需要努力的方向。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也談選舉與敎育
本文刊於2009年10月5日澳門日報D07文化教思版
上期發欽於本欄細論選舉與敎育,筆者拾其牙慧,本期接續談之。
本屆的立法會選舉和上屆一樣,宣傳期間各組別施展渾身解數,深入各區展開競選宣傳活動,有大型的造勢晩會,有競選宣傳車輛遊走大街小巷,有針對特定對象的座談分享會。本屆更有組別展開提倡創意的文藝活動,倡導文化環境保育的步行活動,可謂熱鬧非常。同時,不少組別期望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設立競選網站、博客、Facebook、YouTube視頻,闡述理念立場,拓寬宣傳範圍。另外,本屆電視和電台增設辯論環節,這可是澳門選舉文化的一大進步,所謂眞理越辯越明,辯論節目上時有出現針鋒相對的場面,時有理想使命的侃侃而談,實是競選宣傳期內最有看頭的活動之一。
以上種種,都有助選民進一步了解候選組別的參選理念和政綱內容,最終投下代表自己的神聖一票。同時,也讓那些未有投票資格的靑年學生上了一節寳貴而有意義的公民敎育課。
此前,筆者曾引述中華敎育會敎育科學硏究組一項有關高中生政治文化的硏究結果,硏究顯示目前澳門的公民敎育比較忽略民主政治的學習,當中更有四成半比例的學生表明立法會選舉意義不大和毫無意義。民主政治敎育的缺位,無法不讓我們擔心那些即將有選民資格的學生,究竟是否有足夠的準備投下神聖的第一票。這次立法會選舉,正好塡補了民主政治敎育的缺位,充實了學校的公民敎育內容。
據我了解,選舉期間,不少學校的公民課特別佈置有關立法會選舉的作業和課堂互動,學生需要收集各組的政綱材料,進而在課堂上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互動,分析組別的政綱是否實在可行,還是空喊口號的宣傳伎倆。亦有學校組織學生討論各組的宣傳策略,分析策略的優點缺點,及其對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更有學校組織了模擬活動,投票前老師要求同學詳閱各組政綱,關心甚至出席社區上的宣傳活動,並模擬投下能代表自己的一票。
筆者任敎的學校,亦抓緊了這次絕佳公民敎育的機會,展開了學生會主席及其內閣成員的直接選舉。過去,本校學生會主席是通過各班代表間選產生,使不少學生認為學生會與他們沒有直接的關係和影響,充其量只是一群搞搞活動的校內組織,遠未能發揮學生與學校溝通橋樑的作用。因此,是次學生會的直接選舉競爭意識相當濃厚,共有三組參選,各組政綱制訂非常認眞,宣傳和投票過程都產生了較大的關注和參與,因此選出的都具有一定“民意”基礎,今後的工作絕不能有負衆望。此直選體現了民主的價値,參選者和同學皆上了一節直接的民主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WnWYLcEhQ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NUaqdmecxA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選舉與敎育
本文刊於2009年9月21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選舉是民主敎育、公民敎育與鄕土敎育的最好題材,也是最適切的敎育時機。今年是澳門的雙選舉年,學校應該把握這兩項重要的政治事件敎育學生,使學生了解民主的意義、公民的責任。本文見報之日,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都已塵埃落定,熱鬧過後,或是時候檢討一下,在澳門,選舉與敎育到底存在着怎樣的關係?
行政長官非經普選產生,選舉過程其實遠離學生的生活,如何選、由誰選、誰當選等,似乎都與學生沒有直接的關係,在部分學校的敎育活動中未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平白錯過了一次公民敎育的好機會。
相比之下,立法會十二個直選議席的選舉則要熱鬧得多。這是因為,普選之下,年滿十八歲的學生及所有家長,皆成為拉票對象,澳門部分學校在選舉期間成為重要的輔選部門,從老師到學生,從校友到家長,都被動員起來。澳門學校以私校為主,各校有所屬的辦學團體,各團體有自己的參選組別,發動學校支持所屬的參選組別,顯得非常普遍。有批評意見認為,選舉介入校園,利用敎育資源輔選,加重了老師本已繁重的工作壓力。這是有道理的,但我也確實看到,有些學校的老師朋友,因辦學團體與學校之間有相同的政治理想和敎育理念,一切輔選活動都是自願而又全情投入的。立法會直選,旣然是全民選舉,動員學校參與並無不可,問題的關鍵是,這是老師本職以外的工作,一切活動必須是老師自願的;而當學校向學生和家長推介參選人時,應吿訴學生參選人為甚麼値得學生和家投其一票,而非單單只有拉票活動,而不趁機進行民主敎育。當然,校園是學習知識的純潔之地,任何輔選活動應該適可而止,老師和學生都不應成為助選的機器。
立法會直選如一塊照妖鏡,照出了社會的人生百態,引來現實社會存在的各路人馬參選。在媒體面前,大家都要上演一場愛澳為民的好戲,一時間,參選人的言行都顯得“偉大”起來,莫說學生,就是我們自己,有時也難分黑白,是非模糊,認不清紅與黑,看不透眞民主和假民主。但這正是最好的公民敎育主題,讓學生觀察、分析參選人的背景和政綱,用智慧照出社會的醜態。
廉署的預防賄選敎育很難發揮作用,為了數百元而玷污澳門議會民主制度的選民,很多人從來沒有接觸過相關的敎育資訊。幸而我總是堅信,校園是社會最後一股清流。透過持之以恆的學校敎育,我們有機會淨化選舉,重建道德價値。當下,社會應該都在討論各組得票的多寡,熱鬧得不可開交。敎育界或是時候思考,我們該當如何部署敎育,在四年後為澳門開創一場眞正廉潔的選舉。
衆聲混雜,選票在民,民主的眞義在於人民可以行使公民權利選擇自己的政府和民意代表。
再談地理室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轉載澳門日報:專家學者倡推本土歷史教育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昨日舉辦“本土歷史教育”座談會,邀請教青局長蘇朝暉、教育界代表及多名資深歷史教育工作者參與討論,就如何推動本土歷史教育的發展,培養學生愛澳情懷等問題集思廣益、各抒己見。
座談會昨日下午二時半假駿菁活動中心綜合活動室舉行,蘇朝暉,中華教育會副會長劉羨冰,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會長林發欽、理事長黃惠玲,培正中學退休教師陳子良、黃就順,澳門歷史學會理事長陳樹榮等出席,約五十名本澳中、小學歷史科教師參與討論。
完善教材落實改革
林發欽致詞指出,檢視本澳縱向歷史發展和橫向社會現實,歷史文化既體現本澳在世界上的成績及貢獻,也是社會實際資源,在政治凝聚力、旅遊經濟、文化教育上均提供豐富素材。本澳已將本土歷史教育納入相關教育法規,相信透過完善的教學材料、師資力量等,系統的教學不久將落實到課程改革中。
蘇朝暉表示,歷史教育的重要性是“以古鑒今”,讓學生透過前人經驗及智慧積聚,增加行事為人的能力。本澳歷史既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也是外交史的重要一環,應讓學生秉持開放態度積累歷史知識和觀點,培養愛國愛澳的公民意識,體會“根在澳門”的情懷。
本土史具教學價值
陳子良回顧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首次將澳門歷史引入課堂的情景。當時開設本土歷史教學的學校少、年級少、課時少,為激發學習熱情,教師利用暑假讓學生到坊間明察暗訪,完成澳門行業發展史報告。相對而言,現時發展澳門歷史教學條件成熟,回歸前掀起歷史研究熱潮,為研究本地史提供中、英、葡等大量資料。此外,世遺景點也為實地教學提供便利,推行本土歷史教育具可行性。建議由政府、學者和前線教師組成教學大綱編寫委員會,訂定綱要後公開諮詢。鑒於現時歷史科課堂教學時數不足,可考慮由對本土歷史教學感興趣的教師,組成流動教學隊伍,在全澳各校以講座形式講授本土歷史。
劉羨冰指出,澳門本土歷史具有豐富教學價值,但因研究起步遲、人才少、成果缺,其獨特性常被忽略。強調澳門擁有中國第一所高等院校、湧現出數位傳奇式的抗日戰爭英雄人物,乃至被視為煙花之地的福隆新街等都曾冒出過為國家、軍隊捐資援助的感人事蹟。在教學研究中須進一步發掘歷史資源,突出本地歷史的獨特性,作為培育澳門人的優質養份。
本土歷史教材缺乏
黃就順以其豐富的社會經歷和紮實的歷史地理知識,解釋鹹潮的產生、抗日戰爭“洗銀紙”等有趣見聞,印證學習歷史並不枯燥。陳樹榮提出以實地考察方式,讓學生就感興趣方面自行考證澳門歷史。
在互動環節中,有教師認為現時推行本土歷史教育存在課時不足、教材缺乏等問題。教師在成長過程中多數未曾系統學習本土歷史,在知識薪火相傳上存在困難。希望日後通過當局培訓、自學及社團活動中,增進個人的教學能力。
圖片來源:http://www.macaodaily.com/res/1/20090831/45391251652057109.jpg
地理室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8月10日澳門日報D07文化教思版
最近,因為協助編輯《中學地理敎學參考》期刋“澳門地理敎育篇”的關係,提前拜讀了濠江中學霍志達老師的文章,文中回顧了澳門地理敎育中地理專室的建設歷程,深有體會及啟發。本期專欄即從專室的建設說起,闡述其對推動地理敎育的作用。
地理專室的建設一方面有助提高地理敎學的效能,另一方面,專室提高了地理課堂的學習氛圍,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澳門中學地理專室的建設,始於上世紀80年代。當時任敎聖若瑟敎區中學的黃就順老師,深刻體會到地理專室對地理敎育的積極影響,一手設立了澳門第一個也是全國第一個地理專室。在當時全國取消地理高考的背景下,澳門的地理敎育卻因為黃老師的積極推動而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地理專室的建設在黃就順老師轉往培正中學任敎後,由於學校及同仁的肯定及協助,進入了發展的階段。培正中學的地理專室,其佈局兼有敎室、展覽室及資料室的功能。
依據劉榮靑老師在《中學地理專門室和地理園》一書的介紹,專室將傳統的敎師講台改良為多媒體操作台,敎師坐在講台可以方便地操作錄影機、攝像機、電腦等多媒體設備,播放地理音樂、敎學錄影片,還可以進行實物投映,把地圖、地理圖片、書報上的文字放大給全班學生同時觀看。
由黃就順老師獨創的白板裝置,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完全空白的投映白板,作為幻燈放映幕及投映幕。另一部分是白板地圖,共有19塊,分別繪着中國山系圖、河流圖、交通圖、分區圖、世界洋流圖、各洲輪廓圖等。這種設置減少了掛圖的不便,而且還可以在板上隨手勾畫,地圖使用壽命增加。擁有這樣的設備,課堂敎學中使用地圖的頻率無疑會大大增加。
兼具展示室功能的地理專室,特別設計展櫃擺放各種地理敎具、岩石標本、礦物標本等,展品同時可作學習材料,學生可以拿出來觀察和硏究,比只從課本上看到圖片更具學習作用。專室同時具有資料室功能。專室擁有大量地理資料,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除有地貌、氣候、地震、火山、海洋、植物等自然地理內容外,還有各國歷史、文物、風光、宗敎等人文地理內容。敎師授課時結合敎材,隨時取出放映,大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學習地理的興趣。
此外,黃就順老師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報刋雜誌資料,1990年時,專室就已使用電腦儲存澳門地理資料,澳門的面積、人口、出生與死亡人數、進出口貿易、氣象、出入旅客、車輛、船隻等資料均輸入電腦,以供敎學查閱以及學生硏習鄕土地理之用。
篇幅所限,下期續談。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暑期作業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7月13日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7月份大部分學生已經開始放暑假,但學校裡仍有一群學生專注地整理材料和撰寫報吿。
這是一個 以“抗日戰爭與澳門”為主題的專題研習活動,數十位學生分為十二小組,就各自選擇的題材,利用7、8月的兩個月份,通過文獻搜集、人物訪談,收集整理資料 並撰寫研究報吿。漫長的暑期,是學校開展鄉土專題研習的最佳時機,完成了正式課程忙碌的課堂學習,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按照各自的興趣,選擇適合的題 材進行有意義的研習活動。
整項研習的規劃,學生們首先需要以“抗日戰爭與澳門”為主題,選擇相關題材進行研究。最後,十二個小組分 別確定包括抗戰期間澳門的葡人社群、報章傳媒、慈善團體、教育事業、先烈事蹟、文藝活動等題材。此外,各小組需要分別就所選的題材,進行初步的歷史背景分 析並研讀相關的文獻。學生們所選擇的題材,都能在不同的側面反映抗戰期間澳門居民的生活狀況,這些都是難以在平時課堂上接觸到的。
確定題材後,學生們分別規劃小組成員的分工和研習日程。同時,小組需要以思維地圖的形式,在指導老師的引領下組織研習內容,並商定研習問題。組織思維地圖的 過程,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腦力激盪,把原來零碎的概念和想法分析、歸類、整理和區分,有助小組清晰研習題材的整體框架,並進一步形成一系列的研習問題。
商定研習問題後,小組便需進行最關鍵的兩項工作:其一,搜集與研習問題相關的文獻資料,並將之作進一步的整合。過程中,各小組需要出入各大圖書館和歷史檔案 中心,部分更需翻查中央圖書館中的中、葡文微縮歷史資料。其二,就所選定的題材商定需要專訪的人物,事前學生需要聯絡受訪人和商定訪談問題,再而就是在訪 談過程中進行錄音錄影和筆錄,更要把音像資料轉為文字資料。
最後,各小組需要按照研習問題,將文獻和訪談資料進行組織整理,並作分析和評價。學生們亦要按照研究報吿的格式以及文獻的引用規範等,撰寫研習報吿,並在活動最後安排的工作會議上,進行匯報發表和回應其他小組提出的問題。
這個學習經驗,我們期望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鄉土知識,加強學生愛鄉愛國的情感和態度。另一方面,我們更期望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學習過程,獲得資訊的收集、整合和組織等終身學習的能力,這些都是當前資訊技術年代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的。
教育筆記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9年6月29日澳門日報D07文化教思版
從教九載,白天在校園應對學生,晩間在書房夜讀自省,思緖遊走於實務與理論之間,讀書每有所得,實踐每有所悟,必記之思之,久而成文。今天不談鄉土,謹摘個人“教育筆記”數句與讀者分享,惟望諸君勿對號入座。
教得越多,學得越少。匆匆的課程,匆匆的童年!
——給每天都要趕教學進度的老師
有教育改革之勇氣,而無教育改革之識見和謀略,憑一己意志行事,比抱殘守缺還要危險。
——給只知教育改革好,卻不懂怎樣改才好的教育行政人員
教育改革不是否定昨天,而是開創明天。如果我們今天否定昨天,明天也必會否定今天,那麼我們的教育將是無休止的零起點。
——給全盤否定昨天的教育工作者
一堂成功的課,不應是教師講得有成功感,而是要學生學得有成就感。教師應當是學習的參與者和輔導者,而非主導者。教師知識再豐富,講課技巧再好,同學聽得再認眞,整堂單向的講授再成功,其成效也及不上由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展開思考、討論和交流。
——給講壇上滔滔不絕的老師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生活特徵,不必將當年之“我”與今天的學生比較;一個地區也有一個地區的生活模式,不必強行將澳門學生與外地學生比較;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成長軌跡,不必拿別人之長與學生之短比較。
——給愛比較的家長和老師
知識無盡,生命有窮。“終身學習”的精神貴在學得其法,學有所益,若學不得其法,學無所益,只會浪費個人時間,損耗社會成本。
——給營營役役的終身學習者
書山有路“法”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給埋頭苦讀的學子
課程設置,常要面對時間有限,知識無窮的兩難處境。面對新知識的湧現,學校課程的設置不是累加知識,而是對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去蕪存菁,取其精要的內容。——給學科本位者
自然科學為人類創造了物質文明,人文科學為人類創造了精神文化,它們各有其功能和價値,我們不需要也不可能在它們之間比個高低。現代教育必須要同時兼顧科學教育與人文教化,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廢。
——給重理輕文的人士
一個每周都遲到的學生,以前每周遲到三天,但近來卻每周遲到兩天,雖然依舊是遲到,但卻有了進步。這時,表揚要比批評更能收教育之效。
——給批評累了的老師
文學需要感情,歷史需要理性,教育需要理想。教育是社會最後一股清流,我們要通過教育重塑良善公義的澳門社會。
——給自己
圖片來源:http://farm1.static.flickr.com/26/36464144_54e474cd18_o.jpg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三談敎科書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06月15日 澳門日報D07文化教思版
一節優質的課堂,包含了敎師對課程的理解、敎學目標的設計、敎學模式和方法的靈活使用、敎學材料的精心選擇以及運 用合宜的方法評估敎學成效等。一套優質的敎科書,承載了課程與敎學的連結,提供予敎師敎學方式和敎學評估的指引,並因應了課程與敎學目標,選擇了豐富且合 適的敎學內容和資訊。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敎科書很大程度地協助了敎師開展敎學,只要配合敎師專業的愼思和運用,一節優質的課堂不難實現。
雖然如此,也有不少意見認為,目前仍有不少敎師,相當程度的依賴敎科書,視敎科書為課程的全部,認為敎科書是灌輸型敎學的“兇器”之一,認為敎科書是窒礙敎 師敎學的元兇。即如香港,曾有熱心敎改的人士大力鼓吹學校和敎師要放棄使用敎科書,提倡學校和敎師硏發校本敎材,並更多的運用網上材料去開展敎學,讓學生 利用網上材料,進行硏習及分析,建構自己的知識。
平情而論,敎師對敎科書的依賴並非源於敎科書本身,同時,敎師對敎科書的依賴也應從現實的角度去考慮。敎科書所配套的敎學材料,很大程度地方便了敎師展開敎學。旣然方便易用,同時在繁重的工作量下,我們很難再要求學校和敎師硏發校本敎材。
目前,澳門正準備開展實現《非高等敎制度綱要法》總目標,以至各學習階段目標的課程改革和發展工作。其中,制定各敎育階段的課程框架以及各學科的基本學力要 求,成為本次敎育改革工程的重要舉措。一系列因應社會發展和新時期而提出的敎改方案,如推動“創思敎學”、“合作學習”、“統整課程”和“多元評核”等, 將成為實現提升學生整體綜合素質,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鄰近地區,除了通過敎師專業發展活動外,還致力透過敎科書和標準化考試的改革,以圖進一步推動課程改革的步伐。從比較現實的角度去考慮,也就是敎科書即課程,標準化考試即目標的現狀,利用敎科書和標準化考試去推動課改,的確是最有效率的作法。
我們先不評論上述方法的眞正成效,但以澳門的現實情況而言,尤其是敎科書現在主要依賴鄰地提供的現狀,敎科書只會成為制約而非推動澳門課程發展的主要原因。 我們也一定要理解,課程改革中敎師最關心的是:“是否有敎科書配套”。沒有敎科書的課堂,至少在今後一段頗長的時間裡難以實現。
因此,改變敎師過分依賴敎科書,提升敎師課程發展能力,以及提供足夠的敎學資源予敎師開展敎學,應是本次課改的核心工作和成敗關鍵。
圖片來源:http://sites.google.com/site/robesonsga/_/rsrc/1219626410938/Home/textbook-exchange/Textbooks.jpg
澳門的多元文化教育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9年06月01日 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推行多元文化教育是當今世界各國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中西文化一直在澳門這方土地上紮根生長,和而不同,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素材,也使澳門教育比世界許多地區更早具備“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經驗。
澳門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具備多元種族、文化和語言的地區,早就推行“多元文化教育”,只是當時人們沒有提升到教育理論的層次來認識這個問題而已。葡萄牙人入居 澳門400多年,帶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生活習俗,與中華文化碰撞交融,人員交往頻繁,文化薈萃。在許多教師的教學經驗中,尊重與多元是澳門固有的價値觀 念。從澳門教育發展史看,1970年代以前,澳葡政府對教育事務並不積極,對華人教育更是放任不管,致使澳門的基礎教育長期以來主要由宗教團體和民間組織 興辦,逐漸形成今天澳門教育以私校為主的現狀。目前,在全澳學校中,私校佔了八成多。澳門的私校,具有極大的辦學自主權,可以自行確定學校的學制、教學語 言、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教育評量等重要教育制度,形成澳門多元化的教育特色。事實上,這是澳門教育體制的優點,各種學制同在,多種教學語言並存,充分體 現了多元文化的特徵,不同的種族群可以找到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文化都得到認同和尊重。
然而,作為一種形成於當代社會的教育理論,澳 門早期的“多元文化教育”並沒有我們今天的理論基礎和更深層次的思考。多元文化教育學者班克斯(Banks)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追求自由的教育,對於 目前紛擾不安及種族問題日益嚴重的世界,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這種自由教育的達成,必須透過概念的形成,教育的改革,教學實施來達成。以概念而言,多元文化 教育主張人類不分種族、宗教、社經地位、年齡、性別,都享有共同的權利與義務,都應受到應有的尊重。以教育改革而言,上至教育政策的制定,下至學校制度與 結構,均應追求不同族群和背景的人受教育的機會均等。以教學而言,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教師理念的配合,亦能達到促進各族群和諧的目標。
以此來考察現今澳門學校的課程,澳門教育具備上述的概念,社會也正積極推動相關的教育改革。例如當局正組織教學人員進行設計的品德與公民、常識、歷史、地 理、社會與人文等課程,都注意到這個當今世界重要的教育議題,致力通過課程改革實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但令人關注的是,具體就教師教學而言,“多元文化 教育”仍需加大力度,並應有相應的課程設計。
圖片來源:http://ww2.lr.edu/student/multicultural/Multicultural.jpg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教科書(二)
文/黃逸恆
本文刊於2009年05月18日 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教科書是學校教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一套優質教科書的選定,對於教與學而言將有促進成效的作用。同時,教科書亦是開展教學的重要指引,尤其對於新扎教師而言,深入研究教科書往往是首要甚至乎是最重要的工作。曾有前輩指出,要勝任教師的工作,要在教壇上揮灑自如,深入研究教科書就是基本功。
回想筆者初出茅廬之年,花時間最多的就是熟悉教科書,並利用其提供的材料設計課堂。幸好,一周二節總共任教十一班地理課的我,每教授一節新的內容,都有十一次的鍛鍊機會,一周下來往往對需要教導的知識「滾瓜爛熟」,教學方法的應用亦已調整至最佳模式,台上台下的互動應對也能駕輕就熟。可是,第一節的課仍教我頭痛非常,有時甚至連夜一次又一次的模擬練習,但實際課堂上往往出現或多或少的預期之外,台下同學一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已能教講壇上的我手心冒汗語無倫次。所以,每次新課來臨之際,總得花費大量時間,深入研究教科書,才能有勇氣站在台上開展教學。
鄰埠出版的教科書,內容豐富印刷精美,同時附上豐富的多媒體材料、評核題庫,更甚者同時供應一套詳盡的教師用書,教什麼和如何教都鉅細靡遺地給予引導,確是教師的最佳助手。但是,當我們過於依賴教科書及其指供的教學指引時,教學創意可能會慢慢被扼殺,甚至成為照本宣科的教書匠。
澳門受市場的限制,中小學皆比較缺乏一套完全針對澳門學生設計的教科書,因此,教師在選用外地教科書的同時,實在有必要對教科書提供的內容進行增刪,務使教學內容能適當地本地化,以針對澳門學生和社會的實際需要。另外,選擇教科書的同時,亦需要研究學生實際的能力水平。例如,不少學校近年開始選用內地出版的教科書,一則價格便宜,二則有助與內地課程的銜接,特別近年有相當比例的學生選擇內地升學,越來越多學校選用內地教科書有其實際需要。
但有必要指出的是,內地出版的尤其是初中階段的教科書,為了適應內地不同地區的經濟和文化水平差異,內容往往偏向簡單。同時,當同一學校的不同學習階段選用不同地區出版的教科書,而教師又忽略了綜合考慮課程的銜接問題時,一些教學內容可能就會出現不必要的重覆,學生重覆學習已知的知識,浪費了寶貴學習時間的同時,部份學生將由於缺乏新知識的挑戰,學習的積極性可能因而降低。因此,選用教科書時必須要清楚研究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否則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篇幅所限,下次續談。
圖片來源:http://news.edu5a.com/Files/BeyondPic/2008-2/26/0822618293344332.jpg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校園瑣記
文/林發欽
本文刊於2009年05月4日 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離開中學教壇快要四年了,臨別一刻,曾向學生許諾,會把我的教學周記和他們的學生周記擇優結集出版。意料不到的是,這本於我來說最容易出版的書,卻花了最長的出版時間。眼前這個排印版本已是第五版了,每次排出來都推倒重來,有時是學生的意見,有時是我自己的意見。結果是,昔日的學生都成了大學生,有的甚至已經大學畢業了。四年的時間沖淡了出版的期待與憧憬,但亦師亦友般的師生情緣卻在彼此的心間沉澱出如幻似眞的校園記憶,讓瞬間凝固出永恆。
記得有一年的班際籃球比賽,我們班打入了決賽,同學們一下子興奮得不得了。比賽當日,幾乎全班同學傾巢而出,球場上的同學全力以赴,球場下的同學搖旗吶喊,叫聲震天。那種氣勢,似乎志在必勝。見他們上下一心,並肩作戰的樣子,身為班主任的我,也熱血沸騰起來,大叫加油。賽事形勢一面倒,我班一直領先對方,到最後兩分鐘,我們還領先七分。但這時,戲劇性的情況發生了:對方在最後一分多鐘的時間裡,連追八分,最後以一分之微險勝我班。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結果,大家似乎都反應不過來,本來喧鬧的球場一下子寂靜起來。這時有女同學開始哭了,想不到的是,平時硬朗的男生,從球場回來也暗暗流起淚來。不消一刻,一班十五六歲的少年人竟圍在一起抱頭痛哭。我站在他們當中,任由他們大哭,我第一次感受到淚水可以是甜美的。
有一次,我收到學生寄來一封很特別的電郵。發信人的名稱很有個性:一個抱打不平的人。他在信中向我訴說發生在校園裏一件不公平的事:班上舉行燒烤活動,有一位女同學要報名參加,卻受到排斥,因為有些同學不喜歡她參加。那位女同學在班上的遭遇其實我早就了解到,她積極樂觀而又熱愛班級,有次還向我毛遂自薦策劃製作班級壁報。但有些同學似乎並不喜歡她過於熱心。抱打不平的人最後說:“雖然老師你很忙,但希望正視這件事,我只是她的代言人,難道你忍心讓一個如此天眞可愛的小女孩傷心嗎?”後來我介入化解了事情,並暗中查出抱打不平的人原來就是班長,那小鬼眞有意思。
學生寫讀後報吿,我盡量每個同學都給評語。有位學生交回一張近乎空白的稿紙,初時我很生氣,但後來還是克制自己,理性地在他的稿紙上寫道:“你的文章應該寫得不錯,下次期待你的大作!”文章發回給學生,第二天有另一位很可愛的同學拿着自己的文章來找我,問:“老師,我寫了這麼多字,竟只有‘選材新穎’四個字的評語,而某某交白卷,評語比我還要多,眞不公平!”我當時一下子無言以對,只知學生確實很重視老師的評語。
重讀這些故事,我好像又回到了千般依戀的中學校園。
圖片來源 :http://www.shsid.org/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教科書(一)
本文刊於2009年04月20日 澳門日報E07文化教思版
鄰埠香港將於下學年實行新高中學制,一海之隔的澳門亦受其影響。其中,教科書的改版需要購買新書,以及價格的調升加重家長負擔等,近日都成為家長們熱論的話題。
目前,澳門中、小學校採用的教科書,出版地大多為香港及內地,少數學校由於學生的升學意向等原因,高中部份學科採用臺灣地區的教科書。近年,不少小學開始採用本地出版或鄰地出版但經過本地化的教科書。除此以外,以英語或葡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則選擇一些外地出版的教科書。因此,教科書來源地學制的改變、課程改革,或者出版商更新教科書內容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澳門的學生。
一般而言,教科書的作用有二。作用之一,即為教師開展教學的輔助材料。以地理科為例,教師在講述某些教學主題時,涉及如位置、地形的分析,圖表、數據的比較時,教科書就能發揮其重要功能。很多時候,單靠教師的講述,一些地理問題是難以解釋清楚的。不少的研究表明,適當地運用地圖和圖片,是建構學生地理知識的關鍵。教科書的作用之二,則是其本身的教學功能。教科書與其他書本的區別,在於它既是知識的載體(內容),同時亦承載了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二十世紀早期的地理教科書,現在看來只能算是知識手冊,其內容翔實、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可是缺少與現實問題及學生生活的聯繫,也沒有與學生交互的活動設計。也就是說,教科書應兼具內容和教學二項功能,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教科書。
鄰近包括內地、臺灣和香港等地區,已先後建立並多次改革教科書的審查制度,如內地和臺灣由過去的統編制到目前的審定制,而香港則採用選定制,由教育局課本委員會審查列入「適用書目表」,以供學校參考選用。因此,目前澳門學校採用的大多數外地出版教科書,皆已有一套相當嚴謹的審查制度去評價教科書的內容和教學兩部份是否恰當。也就是說,目前澳門學校採用的教科書,其教學功能應該毋用置疑,問題只在於其內容是否適用和適合澳門的學生。
一套教科書由編輯到出版所需的成本甚高,因此幾乎沒有出版社願意為澳門這個狹小的市場編制教科書。同時,教科書的編制除了需要考慮該地區的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外,所選擇的內容和資訊是否合適,以至本地學校和學生文化背景的研究等,均是教科書編輯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由此可以想像,教科書本地化的問題,難以在短期內得以解決。
下次,將嘗試就選擇教科書,以及如何靈活使用教科書作一闡釋。
圖片來源:http://edu.aweb.com.cn/awebupf/Image/edu/08-4/jks.jpg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憶下環坊眾學校
本文刊於2009年04月06日 澳門日報C11文化教思版
偶遇一個十多年不見的小學同學,閒談間令我想起了我們已結束了的母校——下環坊眾學校。
母校是澳門一所百年老校,據劉羨冰校長記述,母校的前身陶瑞雲學塾創辦於1906年,由下環福德祠批出廟旁土地,即現時的校址建校,初由塾師陶瑞雲執教。辛亥革命後,改名為瑞雲小學,1941年向澳葡政府立案,1945年在中國教育部及僑務委員會立案,後於1989年由下環坊眾互助會成立校董會接辦,陳騰英女士出任校長18年,至2007年結束。百載蹣跚走來,母校由一所中國的傳統學塾逐漸演變成現代化的正規小學,她的成長與變遷,正是百年澳門華人教育最佳的寫照。
百年人事,時光跨越世紀,世界風起雲湧,澳門滄海桑田,人間塵事變幻紛紛。一個世紀以來,母校從未變改,靜靜地佇立在福德祠廟側校址,不沾世塵,默默春風化雨,年復一年地作育英才。今天的澳門,具百年歷史,由華人創辦的民間私立學校,還有多少所呢?身為下環坊眾的校友,我們為母校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而感到驕傲。事實上,我們感受得到,母校身上散發着傳統中國私塾的人文氣息,先天不足的細小校園,實際上卻拉近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係;學生人數少,實際上卻使母校一直實行小班教學,老師可以充分照顧個別同學的需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學時的同學,每次相聚閒談,總會憶起昔日的校園往事——親切的老師、小操場(實為大廈天井)的乒乓球檯、閣樓狹窄的小梯級、雨季大水倒流的情景……這些構成了我們小時候共同的集體記憶。
在下環坊眾學校讀書的日子,是我人生其中一段最值得懷念的歲月。小時候,我與妹妹一起在下環坊眾學校唸書,我們家就在母校的對面,當時家庭環境不好,放學後我會帶着妹妹走約兩三分鐘到下環街市買菜,然後回家煮飯,等爸爸媽媽放工回來一起吃午飯。有時媽媽放假,就會到學校接我們兩兄妹放學,那是很令人高興的事。生活雖然艱苦,但卻很快樂,因為老師都對我們很好,他們克盡己責,學校環境細小,我印象中,老師時時都在同學身邊,大家是那麼的親近,那麼的熟悉。
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看,下環坊眾學校充分體現了澳門教育多元化的特徵,因為她提供了多元的選擇,為每一個不同家庭環境的學生營造出幸福快樂的校園。對我而言,下環坊眾學校的結束,不是一所普通學校的結束,也不是一所百年老校的結束,而是澳門教育一個時代的結束。“沉舟側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歷史和背景,我們期望,社會對澳門個別辦學條件差的學校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圖片來源:http://gb.iacm.gov.mo/gate/gb/handovermuseum.iacm.gov.mo/2005073001/photos/large/2005073001008.jpg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不要與學生談政治(二)
本文刊於2009年03月19日 澳門日報C11文化教思版
前期筆者曾在本欄指出,目前學校課程比較忽略民主、政治等相關內容的學習,這將不利有效提升學生對澳門的歸屬感與責任,不利培養合格公民。 二月底,由教育暨青年局委託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進行的《中小學品德與公民教育專項評鑑》報吿指出:“目前本澳中小學校品德與公民教育多以道德價值課題最多,中外文化類課程為次,最少則是政治、法律、經濟和社會類的課題。”
與此同時,中華教育會教育科學研究組於3月19日在澳門大學一個社會學研討會上,發表針對高中生政治素養的調查,發現學生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程度、民主價值觀、對政治參與的態度取向等幾項因素的得分偏低。一些如“自由權”、“多元政治”和“制衡權”等取向均傾向“消極態度”。某些因素比較回歸前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情況令人憂慮。 上述二項研究,印證了學校課程中民主政治內容的缺位,對學生民主素養的養成影響甚大。如果我們認同學生民主素養的高低將影響社會民主發展,那麼就有必要提出學校社會領域課程中的各個科目,都有必要加強針對社會議題內容的學習,課堂教學也要提倡師生間的互動討論,一起探討社會現象和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促進學生的民主素養。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教育,二十世紀初形成的社會重構主義(social reconstructionism)教育強調:“學校教育應擴及社會關懷,同時課程應着重探討實際的社會議題。”代表人物之一的Rugg更據此研發學校課本,並以美國當時各種社會問題為核心,編寫成《人類及其變遷中的社會》初中社會科教科書,受到相當的矚目和歡迎。而Rugg的教科書、教學及專業領導,都呈現出一個主要特質——社會批判精神。
我比較認同Rugg的觀點,認同社會批判精神是發展學生民主素養的核心,而利用社會問題組織課程,也有利於課堂上師生的互動討論。可是不難發現,仍有不少意見認為學生年紀輕能力不足,而避免與其談論社會問題,更不應討論政治議題,這都不利學生批判精神的發展,更不利培養學生的民主素養。
在澳門,青年人需要年滿十八歲才算是法律上的公民,才有資格行使他們的政治權利。可是,擁有法律意義上的公民權利並不代表能正確行使。也就是說,青少年在接受學校教育的十多年間,是形成公民的一個重要階段,如果我們沒有把握好在此期間對學生進行民主價值教育,而導致學生不了解政治權的意義與價值,後果將不堪設想。
(上文有關社會重構主義教育的資料,參考自陳麗華主編:《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高等教育與本土關懷
本文刊於2009年03月19日 澳門日報E08文化教思版
從近年澳門高等教育發展的勢頭來看,澳門高等教育機構在本土關懷方面做得還不足夠。
國際化是當前世界高等教育機構的普遍目標,有些學校着重外語能力的教育,有些學校強調外國師生數量的比例,有些學校則主張在研究上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更多學校則兼而有之,不一而足。
澳門高等教育機構也普遍追求國際化,具體做法與外地學府大同小異。但澳門作為一個小地區,資源和實際需要與世界先進國家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必要提問,澳門的高等教育機構要追求怎樣的“國際化”?對大學而言,“本土化”是“國際化”的起點,也是“國際化”的歸宿,於澳門更是如此。即是說,只有大學具備本土特色,才能更容易走向國際化,彰顯自己的存在價値,而這一點也是檢視一所學校是否具備國際化條件的指標之一;另一方面,大學要明白,服務本地社會是她最大的天職,只有做好這個前提,才可以無後顧之憂地考慮更多其他大學的功能,而“國際化”則是完善本地大學此項天職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為“國際化”而國際化。有教育學研究者就將“國際化”視為一個過程,透過這個過程來提升大學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的質量。
要強調的是,提出“本土化”是希望本地大學具有更大的“本土關懷”,而不是要以“本土化”來排拒“國際化”,因為兩者不是二元對立的關係。
事實上,澳門許多高等教育機構旣沒有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建立起本土特色和優勢,也踏不上國際化的舞台,“內外交困”。而一些所謂的國際化,充其量是“香港化”、“海歸化”或“台灣化”,透過學術領導人員的先前經驗,來澳門痛痛快快地大幹幾年,然後無聲無息地離開,沒有給本地留下太多有價値的東西。對澳門一些高等教育機構來說,這種經歷實在太深刻了,因為每隔大約五年,幾乎就會重複相同的命運周期。所以,澳門固然需要從事澳門研究的人,以及在澳門從事研究的人,但更需要從事澳門研究,具有強烈本土關懷的本地人。
本土關懷是澳門高等教育機構安身立命之所在,這是因為,大學的“本土關懷”,不僅指短期而言,大學應當培養本地人才,研究本地課題;更指長遠而言,大學應懷抱強烈的本土意識和人文關懷,為本地區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的永續發展做出長期的規劃和部署。
學術研究不應設下國籍、地域的界限,但如果一個地區長期沒有固定的本土教學和研究人員,很難想像其學術研究能夠得到持續的發展。本土關懷不是評鑑教學和研究成果的量化指標,卻是提升教學與研究質量的源泉,如失之缺之,論文再多、奬項再多,對我們澳門這個地方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不要與學生談政治?
本文刊於2009年02月23日 澳門日報E06文化教思版
我們一再強調,鄉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期望藉著學習鄉土知識、討論鄉土議題,從而使學生更加關心澳門,進而提升對澳門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成為一個愛鄉土愛祖國的合格公民。
首先,所謂鄉土知識即包括本地區的歷史、文代、環境與社會等要素,一般可通過學習過程而習得,其核心在於使學生掌握知識。其次,教師通過鄉土社會議題,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則在於發展學生深層次的價值和態度。我們期望學生能成為一個愛鄉土愛祖國的合格公民,就課程的角度而言,則需要上述兩者的有機結合,其中尤以發展學生價值態度至關重要。在眾多的價值態度中,即包括公民素養的重要組成-「政治態度」。
一般而言,政治態度可包括學生的民主態度、公民責任感、政治功效感及政治信任感等四個層面。當中,所謂的民主態度,是指對民主體制的認同、民主價值、政黨政治和自由及平等權的保障等,是一種對民主政治之施行原則和實踐的認知、情感與行為的趨向。而公民責任感,簡單而言就是公民參與民主政治的責任感,即人民是否視參與政治為一種義務,如投票參與及公民權利與義務等。上述的政治功效感,意指個人是否有能力採取行動,來影響政府政策的一種自信心,如在公共空間討論政策、參與遊行集會表達訴求等。而政治信任感,則是指對政府決策、政治結構和規範的信任態度,如相信政府是為人民謀福祉等的信心。
回頭再看目前澳門的教育現況,比對上述有關政治態度內涵的發展似乎並不足夠,而較多的集中認識政府的組織與制度。如立法會的組成與產生、政府架構以及基本法和相關的法律的規範與保障等。我們甚少看到課堂上有與學生討論政府政策是否合理、立法會的組成是否合乎民主的原則、基本法是否仍有不足之處等較具爭議性的課堂討論。如果學生缺乏了對政治的深層次討論與思考而只流於表面的認知,就難以實現對本地在真正的意義上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更談不上成為一個愛鄉土愛祖國的合格公民。
踏入澳門回歸祖國十年,我們即將迎來三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包括行政長官選委會、第三任行政長官以及立法會選舉。我們的學生是否已具備相關的政治態度和民主素養;我們的學生未來是否真正有能力當家作主,都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問題,也是學校實施公民教育的責任,更是我們作為老師的責任。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本土知識的統整
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教育現象,依目前的進度,如果進展順利,不出兩三年,本土知識就會全面地出現在基礎教育各個年級的課程中。根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教育當局現正編製基礎教育各個階段的“課程框架”和各科的“基本學力要求”(即相當但不等同於一般人所謂的“課程大綱”),盡量將本土知識納入新的課程體系。也就是說,因應澳門實際的教育現狀,本土知識不是以獨立的“鄉土科”形式出現,而是融入到各個相關學科中。具體而言,本土知識將主要通過常識、公民、歷史、地理、社會以及其他相關學科來呈現。這是符合澳門教育狀況的做法,鄕土教育不求“學科地位”,而是着重培養學生的本土意識、地方經驗和實際能力。
這些年來,筆者或以顧問,或以諮詢,或以評審,或以實際編寫者等身分和形式,參與教育當局和一些相關機構在不同科目課程改革上的工作。我注意到,澳門將來新的常識、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社會等科目,都會加入大量本土知識的內容。這種本土知識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從無到有,說得公允一點,應該是從少到多的現象,令人欣喜,但同時又令人隱隱約約產生一些擔憂。這就是,衆多科目,不同敎育階段都“爭”着將本土知識融入其中,或會因缺乏統整而出現內容重複。本土知識雖然不是一門條理分明的學科,但在編入課程時,仍有必要以一種“整體”的視野來給予關注,即某個學科、某個年級應學哪些本土知識,必須有全盤的佈局。否則,很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小學常識科、小學品德與公民科、中學歷史科、中學品德與公民科,甚至中學地理科,都會講到大三巴牌坊,學科與學科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學習內容與學習內容之間存在重複和不協調。當然,因應學科屬性和年級,學習對象雖同為大三巴牌坊,但重點卻可能不一樣。然而,具體操作起來可能不會如此簡單,宜深思熟慮,防患未然。
顯然,只負責單科任務之人員,或只任敎一個敎育階段的老師,可能不會關心,也不會提出上述的疑問。但從整個課程改革的宏觀格局來看,我們面對的問題就非常清楚了:如何將本土知識經過統整,合理、均衡、有意義地列入各科、各教育階段?
澳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我們期待透過各方共同努力,本土知識和本土價値將在新課程中得到適當的呈現。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閱讀素養的提升
本文刊於2009年01月26日 澳門日報E6文化教思版
2009年的4月份,來自澳門45所中學、五千多位15歲學生,將進行三年一期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簡稱PISA)測驗,並以學生的閱讀素養(Reading Literacy)作為本次評估的主要研究領域。PISA測驗的目的並不在於個別學生的能力評量,而在於地區性整體表現的探測,並企圖為各國教育甚至社會狀況找出問題,作為設計教育政策的參考。
依據PISA定義的“閱讀素養”,指的是“以開發知識、潛能和參與社會生活為目的,對閱讀材料(或文本)理解、運用和反思的能力”。任務的範圍包括:找到或重新發現特殊的資訊,以證實自己對文本的全面理解,解釋文本,反思文本的內容和特點等。文本將包括非結構性的散文,以及其他不同類型的文檔,如表格、曲線圖和圖表等。
鄰近的香港,“從閱讀中學習”成為課題發展的四個關鍵專案之一。香港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博士強調:“閱讀和語文能力,是學會學習的重要工具,教育不單是要培養‘看得懂的能力’,還要培養‘思考能力’。”她認為,閱讀是教改最為關鍵的能力。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香港學生參加PISA的成績由2003年的第10位躍升至2006年的第3位,取得了僅次於韓國和芬蘭的驕人成果。
回看我們澳門的學生,閱讀素養的表現似乎並不理想,比對鄰地香港更是南轅北轍的不進反退,成績由2003年的第15位下降至2006年的第21位,且僅僅達到57個參與國家地區的平均值。其中澳門學生對“非連續文本(Non-continuous texts)”中的曲線圖和地圖,以及開放式的問答題表現最不理想,情況令人憂慮。
有意見認為,閱讀素養的發展是語文老師的責任,但上述的表現說明,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至少在PISA測驗),單靠語文老師的努力並不足夠,其他學科亦必須作出配合。例如在討論地理議題時,地理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和圖表,讓同學從中進行概括和詮釋,以加強學生閱讀圖表和地圖的能力。一些澳門本地的環境和社會議題,亦應透過類似的方法融入課堂與學生共同討論。
曾有老師在座談討論會上,抱怨目前本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相關的資料、圖表等資料欠奉或不全,針對本地的研究零散和缺乏管道獲得,鄉土教育因而難以推行。可見,推動鄉土教育的發展單靠前線教師的力量並不足夠,一些教學材料和資源的支援看來也是未來需要加大力度去拓展去豐富,鄉土教育才能得以落實。
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愛國愛澳教育
本文刊於2009年01月12日 澳門日報F6文化教思版
上述一段文字,引自我2003年寫的一篇專題論文〈推展鄉土歷史教育,培養愛國愛澳公民〉。我近年一直大力倡導鄉土教育,其中一個原因是,深信鄉土教育是愛國愛澳教育的基礎。所以,每次談起愛國愛澳教育,我總會重提上述的文字。
澳門主權回歸後,因應新的政治形勢,有越來越多社會人士呼籲加強愛國愛澳教育。這本是合理而又可喜的現象,可惜最近幾年,“愛國愛澳”已被一些人政治化,甚至將之扭曲成維護既得利益的政治工具。所以,我近年已很少討論愛國愛澳教育的議題,下月有一教育研討會,主辦單位囑我談如何推行愛國愛澳教育,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個人非常擔心,有些人根據自己的“愛國愛澳”標準,將澳門人分化成兩種類型,即是與非。這樣的結果,會造成社會對立和分化,更使年青人感到困惑,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國愛澳呢?個別自詡愛國愛澳的人士,或要反問自己,除了維護自身旣得利益外,還做了些甚麼?社會再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的價值觀該當如何伸張?
愛國愛澳,推而廣之即愛祖國愛家園,應是人類一種高尚而又與生俱來的情感,如同愛父母愛親友一樣,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告訴別人,你有多愛國愛澳;正如沒必要告訴別人,你有多愛你的父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最希望的是“愛國愛澳”回歸“平凡”。這種感情的確是偉大而神聖,但卻沒有專利,無須申請。
除鄉土教育外,從更廣闊的教育理想來看,培養學生愛祖國、愛故鄉乃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因應澳門目前複雜的社會情況,推行愛國愛澳教育的應依循以下三個步驟:第一,設法令學生明白:誰的國?誰的澳?何謂愛?如何愛?怎樣的愛才是真愛?學生只有弄清這些問題,才能明辨是非,判別真偽,愛得光明磊落。第二,通過平時的教學和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愛國愛澳的價值觀,使愛國愛澳的純潔情感昇華,並由認知轉化為日常生活的行為。第三,公民、國文、歷史、地理、社會、鄉土風物等課程是推行愛國愛澳教育的主要科目,這些科目應有相應的教學要求。